•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中美日农业生产性能源消费对比研究

    时间:2021-02-01 20:00: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对比分析了中美日三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及农业生产性能源的消费情况,发现美国和日本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均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土壤退化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吸取美日的经验教训,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发展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从而避免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生产性能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5-238-02
      1研究背景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根据舒尔茨的观点,“完全以农民世代传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可称之为传统农业”,也就是说,传统农业的投入要素以传统的耕地和劳动力为主。那么,农业现代化作为与传统农业对应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将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方法应用于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化”的农业,即资本、技术和能源密集型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通过投入现代生产要素,如化肥、农药、灌溉、良种、农业机械、电力等物质技术,替代以畜力、人力、土地及水等为主的传统生产要素的过程。
      在全球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有两种典型的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美国模式主要是指在人少地多、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凭借其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以机械替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经营面积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而日本模式则是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贫乏的背景下,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化肥与农药施用水平,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均表现为对能源要素投入的高度依赖。
      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费可以分为直接能源和间接能源[1],直接能源主要用于三方面,第一,农业机械操作,如拖拉机、播种机及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在田间的耕作,其消耗的能源以柴油为主;第二,小型设备如灌溉设备、喷雾器等操作,其消耗的能源以柴油或者电力为主;第三,市场运输,如购买农业投入品和销售农产品的运输,以消耗柴油或者汽油为主。而间接能源的使用主要是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和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及杀菌剂等),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原材料以能源为主,如化肥的原材料是天然气,农药的原材料是天然气和汽油。我国化肥和农药的生产成本中,大约60%是能源成本[3-4]。
      2中美日农业能源消费概况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得较早,由于耕地规模大,因此,农业生产性能源的消费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979~2000年,美国农业生产性能源的消费量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但是2000~2006年,快速提高,之后,农业生产性能源的消费量又有所回落。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后,农业就成为大量消耗能源的生产部门[5]。与美国相比,日本的农业现代化起步晚,且耕地少。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生产性能源的消费量以年均22.5%速度增加,农业生产性能源的消费量在全国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也从1.5%提高到3.5%。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农业生产性能源的消费量开始逐年减少,在总能源消费量中的占比也随之下降。农业生产性能源消费主要是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5]。
      我国在1949年首次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内容,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做出了重要扩充。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我国的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农业生产性能源的消费量在1979~1985年较低,1986年之后开始大幅提高,甚至都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就农业生产性能源消费量在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上看,我国农业生产性能源消费的占比最高,在1971~2006年,农业生产性能源消费占比在3%~4%,尽管2009年该比重已下降到2%左右,但是仍然高于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的农业生产性能源消费占比高于美国,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低于美国。
      2.1中美日直接能源消费对比
      美国地多人少,劳动力短缺,因此,农业机械化对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尤其重要。早在1840年,各类农业机械如播种机、脱粒机等就开始规模化生产,此后,农业机械被广泛采用。1914年,拖拉机的数量已达到1.7万台,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已经普及了拖拉机耕地。1959年,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脱粒及清洗就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6]。因此,美国的直接能源消费以机械化燃油消耗为主,主要是柴油和汽油。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农用柴油消费量大幅上涨,年均增幅在10%左右。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用柴油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电力同样是美国农业直接能源的主要消费构成,主要用于畜牧业的加热及冷却设备,农业灌溉设备等。2007年,美国7.5%的农地及草地实现了灌溉,2010年,12%的玉米种植进行了灌溉。2001~2011年,由于相对稳定的价格,电力消费量也比较稳定[2]。
      尽管日本国土面积仅有37.78万 km2,但是人口数量却有1.26亿,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5%,也就是说,人均耕地面积只有400 m2。此外,日本是山地岛国,土地较为分散,地块小,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小。日本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先是改良土地,如对水田、旱地及草地进行改良,将坡地变平地,小块地变大块地。在土地改良的基础上,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开始发展,但是由于土地规模小,农业机械化进展较慢。之后,日本大力发展适宜山地的小型农机,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农业机械化得到普及。到了20世纪70年代,农业机械化就已经全面实现[7]。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日本农业生产中的柴油消费量大幅提高,20世纪80年代末,柴油的消费量高达近30万亿J。除了柴油之外,原油和电力也是日本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直接能源消费构成。

    推荐访问:美日 能源消费 农业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