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心中的“大毛球”:大毛球

    时间:2020-03-28 07:32: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绕着大毛球飞行》   作 者:[美]戈登・麦肯齐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湛庐文化策划   定 价:39.80元      【 悦读推荐 】
      贺曼贺卡公司“创新悖论长”戈登・麦肯齐以他30年另类职业生涯的经验,用诙谐的故事、真实案例,为读者解读如何在公司中保持创造力天性。组织的发展过程就像用一根毛发又一根毛发缠成的毛球。毛球是政策、是程序、是规矩、是顺从、是刻板、是屈从现状;绕轨道飞行则是独创、是打破规则、是不墨守成规、是实验和创新。要想接通创作力,你必须飞出毛球,绕着大毛球飞行。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在不落入循规蹈矩窠臼的同时,把企业引力变成一种有用的资产,避免飞进遥远太空吞噬一切的虚空。
      
      不管我们自己承认与否,在目标和利润的指引下,管理者们一直从内心里就在追寻一种所谓的“终极解决方案”,而这种心态往往让我们陷入了对问题思考的片面性,从而让组织变得僵化
      
      在接到编辑部派给我“写书评”的任务时,正赶着要从公司去机场出差,匆忙中只能从主编抱着的一摞新书中挑一本“最抢眼”的,这本就是――《绕着大毛球飞行》。
      老实说,我对这位叫戈登・麦肯齐的作者并不熟悉,吸引我也不是封底上的广告语――30多年的异类轨道、24则野性创意、12个故事和100多张精彩手绘,13年稳居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的“异类圣经”。
      这年头,会吹的多了!但正真第一眼就打动我却是这本书的装帧――两百多页的小书拿在手中,几乎就是一件工艺品。随手翻开书中每一页都有精心设计的漫画、奇形怪状的字体,以及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都将作者那一份不愿墨守成规,永远追求新意的热情表露无遗。
      我自认为是一个“爱书”之人,尤其是打心眼儿里追求一种“凝神翻书”的感觉,而这本《绕着大毛球飞行》恰恰能满足我内心的这一需求。
      没有哪个场合比在封闭的机舱里看书更让人感到惬意了,一个极为封闭的空间,一大群素不相识的人,却朝着同一个城市飞去。人们之间既相关,又毫无联系,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只有你和你手上的书可以毫无障碍、超越时空地沟通、交流。
      由于当过十几年的报、刊编辑,我看书的速度可谓“超人”。为此,有不少朋友怀疑我“不认真看他们写的东西”,直到我把他们长篇大论中的所谓“精髓”一一道来,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我个人的见解时,他们才不得不叹服我读书的效率。但在接近两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里,《绕着大毛球飞行》这本不算厚的书我却没有读完(依照以往我读书的速度,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原因很简单,这本书让我很“纠结”!
      作者一开始就给读者写了一封信――你的心底住着天才吗?信里讲了他亲历的一个故事――作者每次去学校演讲时,总是先介绍说自己是个艺术家,然后环顾四周,问小朋友们“这间屋子里有多少个艺术家?”而每回的情形都是这样的: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举起了手,恨不得蹦起来够到天花板;二年级的小朋友一半举起手,但都老老实实;三年级的小朋友三分之一举手,而且扭扭捏捏;到了六年级,没有人举手了,小朋友们左顾右盼看哪个不正常的会举手。
      这个小故事让我很震撼!在作者看来,这就是我们不断被所谓“毛球”缠住的过程,无论是职业发展甚或人生,都遵循着同样的道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原本都住着一个傻瓜,一个急躁、傲慢、轻率、鲁莽、放肆、笨拙、失检点、欠克制、不怕死的傻瓜。可是,在驯服傻瓜的同时,我们也把天才五花大绑地关进地下室了。
      在作者的眼里,“毛球”是政策,是程序,是规矩,是顺从,是刻板,是屈从现状。组织的发展过程就像一根毛发又一根毛发缠成毛球。绕毛球飞行则是独创,是打破规则,是不墨守成规,是实验和创新。要想接通创作力,你必须飞出毛球,绕着大毛球飞行。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在不落入循规蹈矩窠臼的同时,把企业引力变成一种有用的资产,避免飞进遥远太空吞噬一切的虚空……
      或许是在飞机上看这本书极容易产生“通感”的缘故吧!我把目光从书上移向了机舱外,看着窗外一大片一大片的云朵,心里想着地球上的现实社会是否也是一个束缚我们的“大毛球”,而我们这架飞机正在“绕着大毛球飞行”……
      本书的作者戈登・麦肯齐曾长期担任世界最大的贺卡公司贺曼贺卡的创意总监,他就如何在官僚体系内保持创造力办起了摸索研讨班,提出了无数稀奇古怪却又流传广泛的新鲜概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毛球”。
      我想,他提出这个概念的初衷是想“为读者揭示了如何在公司中保持创造力天性的法门”。但令我纠结的是,创新力的产生的确需要打破成规,但效率的产生仅仅需要独创就够了吗?管理在体现艺术效能的同时,其科学的特性会不会因为作者“毛球”的描述而被抹杀?追求“绕着大毛球飞行”的我们与“毛球”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某种“引力”(我称之为“文化”,包括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而是一种“有形的东西”(我称之为“制度”、“流程”)那么,当我们“绕着大毛球飞行”的同时又会不会正在一圈一圈地像绕毛线球那样,把“大毛球”变得更大?
      或许正是这本有些“不靠谱”的书,让我这个一向崇尚逻辑思维的人心绪也如同“大毛球”般地杂乱起来。记得,上次我在飞机上看《思维导图》可没像看这本书那么让人“思绪不宁”。我想,这或许也是作者想给像我这样的读者的一种“体验”吧!
      于是,我合上书,闭上眼睛,《心经》中的一段话浮了上来――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不管我们自己承认与否,在目标和利润的指引下,管理者们一直从内心里就在追寻一种所谓的“终极解决方案”,而这种心态往往让我们陷入了对问题思考的片面性,从而让组织变得僵化。我们一味追求“对与错”,只知道向过去的成功找答案,迷信所谓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中,企业组织为了实现其既定的战略目标,唯一手段是强化组织职能的管理,让组织内部的职能体系分工更加明确,流程更加清晰,管控更加有力,以期望达到组织效率的提升。但是,精心架构起来的组织在日益变化的时代,真的能适应这种变化吗?
      在全球化的今天,有多少企业的领导者站在自己千辛万苦发现的“蓝海”边扼腕长叹:自己组织能力无法支撑日益显现的市场与商机,并成为阻碍创新的最大障碍,甚至对组织内部的创新与变革出现了 “排异”现象!
      如果抛开我们以往的思维定式,你会发现,《绕着大毛球飞行》的作者并不想给你“终极答案”,甚至他在这本书里几乎没说你“应该怎么做”。他给予读者的是另一种思维模式,另一种“启发”,他甚至在书中警告那些一味追求个性与自由的人们,不要忽略企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愿景,要在“毛球”的引力下飞翔,从而避免飞进遥远太空,被一切的虚空所吞噬!
      作者主张,在“毛球”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个性化的工作,既使员工身心愉悦,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双赢模式。或许有读者会说,作者的经验在一个以设计创造价值的企业中能实现,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企业呢?对这个问题,戈登自己举例说,广场上的钢铁雕塑无法用大理石做出来,那不意味着大理石没用,只能说明处理这两种材质需要不同的手段而已。他继续说,“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从贺曼贺卡转到另一家公司,我会调整我的方法和风格,以便跟上这种媒介的变化。为什么不把你所在的组织,当成是一种让你有机会施展创造力的独特媒介呢?”
      没错,“毛球”是不同的,所以绕着“毛球”飞行的方式也需要职场中人自己去把握与调整。飞行,是一个技术活儿!但更重要或许是,不要让“毛球”钻到我们内心里,让我们心乱如麻,无所适从!而摆脱这些的关键是,我们要清楚――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要飞行?我们要去哪儿?
      
      【 点评人 】
      
      傅强
      智囊传媒总裁,《新智囊》杂志、《智囊悦读》杂志、中国管理传播网出品人和总编辑,传媒与管理咨询专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2006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评为2005年具有影响力“中国管理咨询专家500名”。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领域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特聘导师。

    推荐访问:大毛 心中 心中的“大毛球” 猫耳朵大毛球 我的爱好打羽毛球5o0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