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音乐教育家陆费如珍艺术生涯] 中国教育家学会 假的

    时间:2020-03-14 07:24: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陆费如珍(公元1925至今),副教授,是建国后河南省第一代音乐教育家,也是河南省享有盛誉的音乐艺术家,对河南省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在来到河南之前就读于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的理论作曲系,师从于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陈洪先生及斯洛斯基(俄籍)、玛珂斯(犹太籍)二位先生,钢琴师从马思驹、陈洪先生的夫人、卢碧伦及阿萨科夫(俄籍)、考斯特维切(意大利籍)等先生,接受了当时最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不仅在钢琴演奏技巧与教学领域里造诣很强。
      关键词:陆费如珍;钢琴教学;视唱练耳教学;节奏训练法;口型音准训练
      ABSTRACT:LuFeiRuZhen,an associate professor,is on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usical educato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C in Henan province.
      She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music education career and is the prestigious musical artist in Henan province. Before she came to Henan province, she studied the composition in the first professional music college of our country, that is the precursors of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e is instructed under Mr.Chenhong, a well-known Chinese musical educator, Slowski from Russia and Marx from Jew. She aslo learned piano from Ma Siju, LuBiLun, Asakov from Russia,Kauskavachel from Italy etc. Through the study, she accepted the most advanced concepts about music education which are good for the performance skills and teaching broad. As for the solfeggio teaching, she has a kind of unrivaled clarity and insight as well. From the aspects of piano teaching and solfeggio teaching,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of LuFeiRuZhen. the author describes her artistic career, which is, up till now, the most complete expression of her career.
      KEY WORDS:LuFeiRuZhen,piano teaching,solfeggio teaching,embouchure consonant training method,adjustable teaching order
      
      绪 论
      陆费如珍(公元1925至今),副教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学校的理论作曲系,现已86岁高龄。作为建国后河南省第一代音乐教育家,来到河南以后,将毕生所学致力于河南省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是河南省享有盛誉的音乐艺术家,对河南省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她在河南省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早就该有人给她编书写传,然而竟没有。但是,据笔者目力所及,在相关“河南省近现代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下,关于陆费如珍老师个人和其教育体系研究至今着实还是个空白,只有百度百科里的一个对其人简短粗略的介绍,以及流传于世面上的视唱教材一本。现在86岁高龄的她已经左眼失明、大小便失禁,身体情况每况日下,对她的艺术教育成就进行抢救性整理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笔者对她的艺术人生的描摹虽然粗略,但已经是目前所知最完整、最系统的记述了,这本身就是一份研究成果。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理论研究就是要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抛开任何偏见,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对待研究对象,这是学术研究的最基本准则,也是对艺术家和观众应有的尊重。笔者对陆费如珍本人及其家人做了多次的实地采访,以期对其本人的艺术生涯做客观的描述和整理。但遗憾的是,接触陆费如珍时间尚短,要将其人、其事探究的透彻清晰,自觉力有不逮,而且这样将远远超出本文的篇幅,所以只好留待将来了。
      第一节 积淀
      一、童年时期的音乐情缘
      陆费如珍,1925年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生活在上海市区的英租界内,家里四子二女,陆费如珍排行第五,家庭条件还算比较宽裕。受身在中华书局工作的父亲的影响,求学是姊妹六个的人生方向。
      1.中国曲目的积累
      陆费如珍与音乐的联系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生活之余建立起来的。作为最早被打开的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无论从经贸方面还是从文化艺术方面,一直是中国备受瞩目的先锋城市。1936年左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吁声在上海相当强烈,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应运而生了许多抗日救亡歌曲和抗日救亡社会团体。就在陆费如珍童年的时候,二哥和同学也组办了一个歌咏社,定名“嘤求”①。“嘤求”歌咏社的成员就是二哥的同学们和同在一栋楼里同龄的孩子们。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的几年里,像“嘤求”歌咏社这种性质的团体经常组织各种慰问演出和教唱歌活动。陆费如珍自幼爱唱爱跳,11岁的她也是这个歌咏社的成员,而且她还凭借她突出的歌唱能力,成为了“嘤求”歌咏社的演出主力。据陆费如珍回忆讲述,在上学之余,陆费如珍每周都要跟随这个歌咏社要去难民收容所,不但演出而且教大家唱歌。除此之外,也去给民主人士唱歌。陆费如珍还清晰地记得,曾经去给滞留在租界内的一路军队演出。当时英美租界的一些外国人将当时守卫四行准备库②的19路军的将领保护在了租界内,以防他们再受到攻击。陆费如珍就跟随“嘤求”歌咏社还专门一起去给这只队伍慰问演出。
      在“嘤求”歌咏社里,陆费如珍与成员们一起演出过两部话剧、一个歌剧以及很多抗日救亡歌曲,令她记忆最深刻的歌曲就是《松花江上》。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独唱歌曲的创作逐渐成熟,并且以抗日题材居多,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就是一首既为音乐界接受,也为人民群众欢迎的佳作,哭诉性和歌曲高潮的哭腔式旋律使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间广为传唱。这首歌曲似乎激发了年仅11岁的陆费如珍的爱国热情,使她至今仍然记得当时演唱时声泪俱下的情形。这些活动一方面使爱国、报国的信念在陆费如珍的心田里开始生长,另一方面锻炼了她的演唱能力,增加了她的中国歌曲的积累,这也正是她最早接受的中国作品的熏陶。
      2.外国古典音乐的熏陶
      对外国古典音乐的吸收,最早是从她的堂哥那里学到的。陆费如珍的堂哥对外国古典音乐非常喜欢,经常给陆费如珍听很多著名的交响乐,如《命运》《悲怆》等交响曲。起初阶段,陆费如珍并不知道在堂哥那里听到的曲子是什么,但却是非常喜欢。之后,这些古典音乐的主旋律和曲调的哼唱,经常伴随着她的茶余饭后、放学回家的路上。这些经历极大地丰富了陆费如珍脑海中的音乐元素,为今后的艺术人生之路做了铺垫。
      陆费如珍的外向和音乐能力很快就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在看到陆费如珍这么喜欢唱唱跳跳的之后,疼爱她的父亲虽然未能买得起钢琴,但还是给酷爱唱歌的她买了风琴。有了这样一件乐器之后,聪颖的陆费如珍就经常自己摸索弹八度或一些简单的分解和弦,自弹自唱。
      陆费如珍对音乐的热爱日渐增多了起来。更加幸运的是,陆费如珍的同学的父亲是当时上海一家剧院的老板,而且这位同学的家跟剧院相连。就这样,每逢演出,陆费如珍就从同学家里直接进入剧院演出大厅,站在过道上认真地观看每一场演出。陆费如珍就是在这个黑暗的过道里观看了大量的歌剧、舞剧、交响乐等,这些都潜移默化的熏陶了陆费如珍。
      终于,陆费如珍心中的音乐热情被完全激发出来了,她渴望走她的音乐之路。于是在陆费如珍初中毕业之后,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音乐。当她把自己想以唱歌的特长考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想法告诉家里人以后,遭到了严厉的父亲的反对,坚定的陆费如珍就去向中华书局的两位叔叔求援。叔叔们以学习理论专业就跟他们搞文字工作的性质一样的理由说服了陆费如珍的父亲,才使他最后同意了陆费如珍的音乐求学要求,从此,陆费如珍才正式踏入了她的专业音乐学习之路。
      二、坎坷的音乐学习经历
      1.考学
      当陆费如珍开始走专业音乐学习之路时,距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入学考试仅剩两个月时间了。陆费如珍利用这仅有的时间跟一位老师上了八节和声课之后就直接去应试了。
      在陆费如珍去参加考试时,当时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教导主任陈洪先生正好是主考官。在听音考试中,陆费如珍不但能哼出音高而且还能唱出音名,她的这种优秀表现引起了陈先生的注意。当得知陆费如珍才仅学了两个月八节课时,陈洪先生对陆费如珍即将参加的作曲理论考试表示出了担忧。为了不放弃优秀生源,陈洪先生就写信举荐她考外教的小提琴技巧类专业。丝毫小提琴技巧没有的她依然靠出色的听辨能力在小提琴外教考官那里脱颖而出,鉴于这样的情况,外教老师也一方面没有拒绝她的考学要求,另一方面也鼓励她不要放弃参加作曲理论专业的笔试考试。
      出人意料的是,聪颖的陆费如珍在参加作曲理论专业的笔试考试时,充分调动她脑海中的音乐元素,巧妙地运用加花、疏密结合等手法完成了笔试中的三大道题(根据高声部配低声部;根据已有低声部编写高声部;根据已有四部和声扩展写作),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短暂的校园学习生活
      1941年,16岁的陆费如珍终于踏入了她向往的音乐院校――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校园,师从于陈洪先生。陆费如珍非常珍惜这专业音乐学习机会,显示出来了非常勤奋、主动的学习状态。
      当时,学生的主课是一周上两次课,可是勤奋好学的陆费如珍几乎达到了每天都上课的状态。她每天先自己看书学习,晚上回家继续写习题,第二天一早就拿过去给陈洪先生看,并向老师请教。陈洪先生就应陆费如珍的要求,看完她做的习题之后就给她讲解知识点。当时的和声课用的是陈洪先生编写的教材,教材都是陈洪先生手写然后油印的,很有趣的是,聪颖的陆费如珍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能通过学习填补一些和声教材中印刷不清楚导致的空缺,而且最后也都在陈洪先生那里得到了认证。
      陆费如珍的技能课程也很优秀:每一节视唱课,陆费如珍都是陈洪先生表扬的“标兵”,一方面,不得不说,陆费如珍童年时期的音乐积淀起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陈洪先生的视唱教学理念在陆费如珍身上也得到了成功实践;钢琴方面,陈洪先生安排了马思琚(马思聪的妹妹)给陆费如珍上钢琴。除此之外,陈洪先生还给陆费如珍提供了每周在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观摩他们的排练和演出的机会……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积累,使她的音乐能力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
      在作为音乐教育家的陈洪先生的熏陶下,陆费如珍形成了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在作为音乐理论家的陈洪先生的教授下,陆费如珍积淀了丰厚的音乐知识;作为普通教师的陈洪先生在生活上慈父般的关怀,使陆费如珍也懂得了要在学习上对学生认真负责、在生活对学生也细心关怀对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这些都对今后陆费如珍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3.乱世之中的音乐学习
      1941年11月陆费如珍的父亲去世,12月,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也停办了。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停办没多久,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就重开了学校,改名叫“国立音乐学院”,李惟宁任院长并兼任教务主任,办学历时三年。
      父亲的去世意味着经济来源的中断,陆费如珍的生活从无后顾之忧变成了拮据;雪上加霜的是,战乱又令陆费如珍的学习转入不稳定阶段。仅仅在学校上了三个月的课,陆费如珍就不得不开始坎坷的学习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陆费如珍的学业开始转到陈洪先生家里。陈洪先生只收了陆费如珍很少的一部分学费,但是不但教的科目很多,而且还另外请夫人教她继续学习钢琴。陆费如珍说:“在陈洪先生家里学习的一年半时间里,比在学校学习的科目更加多,仅书本就有六七本,比如对位化和声、音乐史、曲式等等”。
      “国立音乐学院”成立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招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停办前的在校学生回去。由于抵触“汉奸学校”,陆费如珍和其他同学一样,拒绝重回学校。陈洪先生告诉他们只有回学校才能拿到学历毕业证书,才能不枉费这几年的专业学习,最后在陈洪先生的再三说服下,陆费如珍等一批学生于“国立音乐院”办学的第二年回到了学校去。鉴于那时那境,像这样在陈洪先生家里这段时间的知识的集中积累就画上了句号。
      汪精卫当权的时代,学校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学术氛围,从事了很多与学术无关的事情。在陆费如珍印象里很深刻的就是,学生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忙于给汪精卫祝寿排练节目。而且经常时不时的停课去干其他事情了。因此,除了少数的上课时间,陆费如珍在学校待的时间就非常的少了,陆费如珍总是借口身体不好,躲避那些跟学习无关的所有活动。在这个阶段,虽然知识的积累没有那么集中,但是陆费如珍也并没有间断音乐学习。
      除了上一些公共大课、跟外教老师上和声课以外,陆费如珍还自己额外交学费、找到当时学校里第一流的钢琴外教老师考斯特维切她自己的钢琴学习。自从父亲去世后,经济拮据的陆费如珍在学习之余经常去做家庭教师的工作,挣来的钱用来负担钢琴的课时费和平时练琴时的租琴费等。在这一点上,陆费如珍始终认为就算学费贵一些,也不能马虎应付学习,而且学习就要找最好的老师,直到后来不得不停止学钢琴也是因为经济原因。
      4.在时局变迁中的发展
      在“国立音乐学院”,面对“汉奸”的不思报国、社会的不健康状态,热血的陆费如珍根本无心在学校上课。在保证不违反学校的常规的考勤纪律的前提下,陆费如珍一直都没有回学校。时逢学校上下都在为汪精卫祝寿而排练节目,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的课程都不上了。陆费如珍在借身体不好的理由躲避参加这个活动。眼睁睁的看着学业、追求都将化成泡影。迷茫的陆费如珍前往安徽投奔她的三哥,希望可以找些事情做。经由三哥友人帮助,将陆费如珍介绍到这位友人所在的某税局工作。由于没有正式毕业,陆费如珍在那里工作了几个月后就又不得不回学校上课了。
      上课、找借口躲避活动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国立音乐院”时代结束,国民党前来办学。学校又从“国立音乐学院”更名为“临时大学” ,校址从爱文艺路迁至江湾。陆费如珍在“临时大学”才又重新回到了吸取知识的积极学习状态。陆费如珍于一年之后从“临时大学”正式毕业,拿到了“临时大学”的学历证书。
      陆费如珍毕业以后,年芳20岁,正直热血沸腾,满腔抱负。社会的发展,陆费如珍年龄的增长,现今又耳濡目染恩师陈洪先生的爱国情节,童年阶段在陆费如珍心中就沉淀下来的懵懂的救国、报国的信念愈发清晰。此外,在父亲去世以后,三个哥哥都到外地去了,家里的生活都靠陆费如珍的大哥维系。由于嫂嫂对生活饮食的分配不公,使陆费如珍和她的母亲经常挨饿,作为大女儿的她还曾经勇于跟嫂嫂争取利益。坚韧从不向困难低头的她一向都敢作敢为、独立担当。陆费如珍在这次家庭纷争之后,毅然决定要出去自立。
      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课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公共学生休息室。无论年级高低,同学们在课余都去到那里休息、娱乐、交流,不分年级高低的他们都建立的良好的友谊。其中有一位同学,比陆费如珍高五届的刘育和(刘天华的女儿)就跟陆费如珍关系很好。陆费如珍在决定自己出去闯荡之后,首先动身去北京找了刘育和。在刘育和介绍下,赵梅伯(时任音乐系主任)所在的学校接收了陆费如珍在学校工作。在那个政治动荡的年代,国家政权不稳定,国家和人民都受欺凌,陆费如珍打心眼里痛心,恨国家命运不堪的陆费如珍还去参加过游行等人民群众的活动等等。陆费如珍逐渐开始思量,在赵梅博的学校的工作,从事的全都是音乐的纯技术教学,跟政治抱负完全脱离关系的,不像小时候的“嘤求”歌咏社那样还可以为社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没多久,陆费如珍决定离开学校,准备回上海投身革命
      当时的上海有一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都能加入的一个人民群众革命组织。陆费如珍回到上海以后,本着报国的信念,放弃了去上海音乐学院教学的工作机会,参加了这个人民群众革命组织。陆费如珍还曾跟随这个组织扛枪上街,参加了保卫上海的一些活动,亲身经历过近在咫尺的前方的同志中弹身亡,就倒在自己正前方。在陆费如珍回忆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看到一丝一毫的恐惧,她的眼神和表情中流露的更多的是坚毅和自豪。
      陆费如珍加入这个组织之后,先后报名要参加前去解放台湾、解放福建等活动。这个组织的同志们因考虑到她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同志而都拒绝同意她去前线,还曾经多次劝导陆费如珍,让她去上海音乐学院③教学,干回她的本专业,陆费如珍都坚定的拒绝了。
      就在陆费如珍想去前线报国受阻、救国梦再次被压抑之际,河南日报社前来上海招募人才,陆费如珍立即报名表示愿意前往。跟前几次一样,同志们又意欲劝阻。陆费如珍当即表示:“台湾、福建路远,而且还要打仗,所以你们不让我去,可是河南路近,还不用打仗,又是在报社工作,如果我连这样的地方都不能去的话我干脆回家当老百姓好了。”④就这样,决意报国的陆费如珍于1949年来到了河南日报社(当时的河南省政府还在开封)。
      第二节 在河南省的日子里
      陆费如珍来到河南日报社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乡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反霸复查,紧接着又去参加下乡土改。两次下乡后才开始正式回到日报社工作,陆费如珍被分配到了资料室工作。之后没多久,河南日报社社长余大申在翻看当时从上海招回来的包括陆费如珍在内的这一批――30个人的简历的时候,注意到陆费如珍竟然是一位从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从事了五年音乐学习的专业音乐人才。当时河南省的音乐教育事业刚刚起步,恰逢河南省(当时的省府在开封)于1949年成立了开封艺术学校⑤,正是需要专业音乐人才的时候,社长余大申当即决定让报社资料室工作的陆费如珍从事自己的本专业,投身音乐教学活动。
      一、从教与艺术经历
      在艺术学校成立不久后,陆费如珍就进入了艺术学校开始了她的音乐教学活动。当时的艺术学校是个中专,据陆费如珍本人回忆,她刚刚参加艺术学校工作的时候,领导是谢孟刚,还有有殷晋德、王寿庭等老师,陆费如珍当时则是之中最年轻的老师。另外还有一个学校有一个音乐研究室,成员都比较年轻,他们虽然都是教音乐的,但都不是音乐学校出来的,均是本着对音乐的热爱和一定的特长而从事音乐教学的,比如武秀之、张彬、张书申等等。
      进入学校之后,作曲理论专业毕业的陆费如珍不但担任了钢琴这门技能科目的教学,而且还缓解了担任了视唱练耳课程的老师,直至师资扩充,陆费如珍才得以开始只进行钢琴的单项教学。
      1954年,河南省的省府迁至郑州。陆费如珍的爱人工作的文联也跟着去了郑州,她就跟随爱人来到了郑州,她所工作的开封艺术学校改为了普通师范。刚到郑州的时候,陆费如珍到被分派到一个初中去进行了两个礼拜左右的教学,紧接着陆费如珍又调到幼师工作。
      没多久,省府在郑州成立了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改名为郑州艺术学院),抽取原开封艺术学校的优秀师资前来教学,原开封艺校的剩余师资则留在了那个被改成的普通师范。于是,陆费如珍又就被调回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从事钢琴和视唱教学。
      从在开封艺术学校到郑州艺术学院,陆费如珍的生活平静而不平庸、平凡二而绝不碌碌无为,本本分分、勤勤恳恳的教学,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1957年上半年,陆费如珍和殷晋德、王寿庭还曾合办了一场音乐会,陆费如珍担任钢琴伴奏。
      学校于57年引进了一批师资,分别在天津、北京、广东三省个招收了三个、共九个应届毕业生的青年教师,添加了新生教学力量。这一批进的9个青年教师就有林剑辉、李��等。
      历史的前行、社会的发展,给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陆费如珍的心坎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学校勤恳工作之余,于1956年陆费如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她正处于考验期的1957年,她的积极表现和在“鸣放”中的直言不讳、大胆提意见,都为在1958年被划成右派埋下隐患。与其他同龄人一样,这段历史是她刻骨铭心的。1957年的时候,陆费如珍在文联工作的老伴被划成了右派。加上陆费如珍的老伴,这一批共划了十四个文联干部的右派。令陆费如珍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鸣放的时候,她的老伴正在鲁迅故居――绍兴体验生活本人根本就不在场,以至于后来在给她老伴平反的时候没有依据,就不得不把平常学习的一句话随便拿来做平反之用。另外还有一些是本人虽在现场但是根本就没有发言,也都被划成了右派。在老伴57年被划成右派之后没多久,紧接着,她就接到要她写检查的通知,紧跟着,58年上半年,陆费如珍也被划成了右派。被划成右派之后,生活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的工作不能干、原来的可以参加的演出活动也都不可能有。与之相伴的就是开始参加劳动,一切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完全都没有了。
      等到五十年代末政府开始准备给少数人平反,其中就有陆费如珍的爱人,同时学校也开始准备相关给陆费如珍平反的事宜。在此之前,郑州艺术学院也已经历了变故更名,但是陆费如珍一直就隶属于这个学校,没再离开过。但几经时代变迁,郑州艺术学院由于种种原因停办了,政府也正是在准备给少数人平反的同时,决定把部分优秀师资力量先储备到开封师范学院成立的艺术系(河南大学的前身)。这部分师资就包括陆费如珍。
      于是,陆费如珍服从组织安排,被调遣至开封师范学院成立的艺术系(这就是后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继续从事钢琴和视唱练耳教学。作为优秀师资的陆费如珍在周围群体的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右派分子,虽然还未能脱掉右派分子的帽子,但是在去开封教学之前,陆费如珍已经是第一批平反之列了。所以,到了开封师范学院成立的艺术系以后,陆费如珍不仅恢复了教学,而且对于学校里的演出、伴奏什么的,专业技能较强的陆费如珍都已经开始踊跃参加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正是陆费如珍去到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学,又碰上原郑州处的领导换届等事由,使陆费如珍失去了及早平反的机会(她的老伴就是在这一批平反的),直到最后一批才与所有的人一起平反。
      期间,陆费如珍在领导的安排下,接手了因病不能上课的李��的那份视唱教学课。陆费如珍为了更好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还将刚接手的这一个三十个学生的视唱教学班分成三个教学班,以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陆费如珍在这一阶段身背右派的头衔,依然勤勤恳恳的在河南省音乐教育的路上教书育人。
      这之后,陆费如珍的人生没有了大的变化,但是确实日复一日的潜心教学和钻研。
      刘诗召在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陆费先生是我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艺校读书时的老师,她教授钢琴和视唱练耳,当时我曾受教于她的门下。她教学认真、严格、有方法,我从她那里接受了严格的节奏和音准训练,为我日后的音乐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当时很年轻,钢琴弹的很好。我的小提琴老师殷晋德先生每有演出或录音,钢琴伴奏者一定是她。我常常聆听他们的排练和演出,优美的琴声,默契的配合,使音乐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常让我陶醉其中流连忘返。”⑥
      现河南教育学院教师李红在写给我的关于陆费如珍老师的回忆材料中写道:“陆费老师在学习上从不迁就学生,就因为这种严格、严谨,经常给学生上课超时,只要她觉得还可以做的更好而学生还没有做到的时候,她就会不厌其烦的一点一点处理…在生活上,陆费老师要求学生平时不许化妆,不追求穿贵重的衣服,从各方面引导我们要勤俭节约。由于八十年代里,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是太好,于是她经常叫学生去她家里吃饭,给我们改善伙食、提高营养……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陆费老师都像一个严格又亲切的妈妈一样,以至于私下里学生们都管她叫陆费姨。”
      除了在钢琴教学领域兢兢业业以外,在视唱练耳教学上,先加入了音程训练的教学方法,1967年又加入了口型训练,后又提出并实践了她的速成调的顺序的教学。
      二、退而不休 心系明天
      1985年,陆费如珍退休以后,依然在家里继续进行钢琴和视唱练耳的教学,尤其是致力于幼儿钢琴教学,着重研究开发儿童智力与素质培养,积累了很多关于幼儿钢琴教学的经验,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映,很多家长都纷纷把孩子送到陆费如珍老师那里去学习钢琴的或者巩固练习基本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逐渐不太好了,陆费如珍老师现今已左眼失明、大小便失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她还正在给两个孩子上钢琴课,在采访过程中,陆费如珍曾经说过:“我想写一篇文章,关于钢琴对于儿童智力开发的,就是我眼睛看不见了,脑子也不够用了……”⑦
      除了直接教孩子们钢琴以外,陆费如珍还认为,无论是视唱还是钢琴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应该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那些教娃娃们的幼儿园老师将会起关键作用。依然终日不停的在对未能接受正规视唱练耳训练的音乐事业从事者担忧,并致力于为他们编写视唱教材,并在着手培养幼儿园老师的视唱素质。在一次采访中,我跟陆费如珍老师谈到她的视唱教材的时候,她说:“我的一个视唱学生,是个幼儿园教师,在跟我学这本书的时候,就说以前就觉得自己视唱不好,觉得可难了,没想到自己也可以唱三个升号的调了,他还说,‘陆费姨啊,学完您这本书,我就能直接去唱外国的歌剧了,教孩子们那岂不是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啊……’”⑧说到这陆费如珍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为了帮助没有机会受到系统训练的音乐事业从事者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一定的视唱技能,还专门编写了《速成视唱教程》,第二本面向更多受众的视唱教材也正处在出版前的收尾工作中。
      不管经历了多少岁月的动荡,陆费如珍在河南省的音乐教育工作方面的贡献始终没有停止过。就连退休以后也还在家里进行教学,数十年如一日、严谨教学,一干就是一辈子!
      结 语
      本文以陆费如珍激昂澎湃的音乐人生为主线,从童年时期的中国曲目的积累到外国古典音乐的熏陶,从在几经变迁的前上海音乐学院的学习积累到在河南省动荡的岁月里的教学实践,做了简短阐述。她经常跟我说:“我没什么好写的呀,说白了我在教学上就是严格,就是呆板,也没有得过奖,不能给后人什么帮助的……”试想,一位经过严格的音乐学习的、在艺术生涯上实践了一辈子、桃李满天下的老师,就算没有功名利禄的花环,难道她就不能成为专家了吗?她将她所学的专业音乐知识从河南省音乐教育事业一片空白的年代开始实践、钻研并传道解惑至今,她的贡献又岂是一句“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篇文章、一面锦旗、一个荣誉称号等外化物所能代表?
      现今已经左眼失明、大小便失禁的她自弹自唱原调的《我的太阳》,让我跟她一起做手拉手翻身运动,在医院里将我带去的水果礼品拒之门外,教育对妈妈翻白眼的学琴孩子,耗尽全身力气亲自进行视唱教材CD的录音……等都让我感动,这就是活生生的、平易近人的、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我省音乐教育事业的质朴老人――陆费如珍。年轻的我们不能忽略陆费如珍其人其事的时代性,我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这位老专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位老专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用客观的语言描摹,以期还原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人物。
      在这里,为这位谦虚的老专家祈福!愿我们的老专家健康、长寿!
      
      注释:
      ①访谈时陆费如珍亲口所述,她表明对这个歌咏社的名字
       记忆深刻,没有模糊的痕迹,因此本文直接引用。
      ②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银行机构。
      ③改名后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④引自2010年12月15日访谈。
      ⑤这是这是1953年成立的河南艺术学院的前身,河南省第
       一所音乐院校。
      ⑥刘诗召博文《我的老师――陆费如珍先生》
       http://blog.省略/s/blog_572c8fcb01000a4y.html
      ⑦2010年10月15日采访录音;
      ⑧2011年2月28日采访。
      
      参考文献:
      [1]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北京:春风
       文艺出版社,1994.
      [2]陈家海《赵�与河南高等音乐教育》[J],《人民音
       乐》,2007�02;
      [3]韩新利《对河南省高师音教专业现行培养模式的思
       考》[J],河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4]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
       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1995年10月的杂志《老人春秋》
      [6]河南大学档案馆,陆费如珍档案
      [7]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钢琴教师张琼自述材料
      [8]海南大学张黎的回忆材料
      [9]河南省电台何婷婷回忆材料
      [10]河南省合唱协会理事王萍的书稿推荐信
      [11]学生马涵博家长的回忆材料
      [12]刘诗召博文《我的老师――陆费如珍先生》,
       http://blog.省略/s/blog_572c8fcb01000a4y.html
       ……以及相关采访录音资料
      
      

    推荐访问:教育家 生涯 艺术 音乐教育家陆费如珍艺术生涯 音乐教育家陆费如珍 音乐教育家刘德昌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