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贾平凹【贾平凹“不巴结”的姿态】

    时间:2020-03-12 07:30: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不在乎市场怎么样,就按照我想的写。”在《古炉》的后记中,贾平凹对自己的写作态度直言不讳。   这样的态度令人惊异。在网络文学风行天下的今天,很多著名或不著名的作家在小说第一页就让人看到其巴结读者的态度。“他们太知道故事可以改编成电视或者在市场上销售好的原因,反而扭曲了自己写作的姿态。”阎晶明说,贾平凹的写作态度让处于快餐文化之中的人们重新回归对传统文学的思索。
      《古炉》深陷官司,“因为不懂”
      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一女二嫁”的版权风波自今年1月该书电子版上线后,便纷纷扰扰,没有定论。10月10日,因人民文学出版社起诉网易侵权并索赔200万元,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
      今年年初,贾平凹耗4年之功完成的长篇小说《古炉》,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引发了一场风波:人民文学出版社签下了《古炉》的传统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版权,贾平凹“因为不懂”,又将数字版杈以少许的钱卖给了网易。
      网易读书频道推出的《古炉》电子版定价是全本8元,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纸质《古炉》则售价53元。而贾平凹表示,对数字版权“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因为我自己不上网,也不会上网,当时有人说把作品放到网上,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情。版权费少得很。别的情况就不了解了。”
      作为提起诉讼的一方,原告人民文学出版社诉称,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8年与贾平凹签订的《古炉》出版合同约定,人民文学出版社享有纸质出版以及数字化制品和网络版的版权,即对《古炉》一文享有独家完整的专有出版权。
      “被告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及其北京分公司无视原告两次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的致函,在其读书频道发布公告,并推出《古炉》全文电子版,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的专有出版权,给原告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起诉要求被告立即删除在读书频道上的《古炉》电子版全文,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200万元。”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自已列为被告,网易北京分公司认为“很委屈”:“我们与本案并无关系。我们的经营范围仅限于电子产品的开发以及互联网维护技术,不经营网络,也没有法人资格,所以不应成为被告。”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看来,自己所主张的“专有出版权”包括被网易侵犯的网络传播权,“合同上的专有出版权涉及作品的数字化制作和网络版的版权。原告至今没有放弃该项权利”。
      但是网易则对此有不同看法。“人民文学出版社只是获得了纸质版的专有出版权,并没有获得数字化制作和网络版的版权。”广州网易总公司负责人委屈地说。
      不为市场、不为读者
      不为市场、不为读者的写作似乎是纯文学作家一贯秉持的原则。贾平凹曾就自己的新作《古炉》发表尖锐看法:“在写作过程中,我一般不考虑市场、读者,这话可能听着不好听,但我觉得作家不光要适应读者,还要改造读者,让读者跟着你来阅读。”
      “有人说我在写作过程中脑子里不装读者。我写作确实不装着读者,我就是把作品按照自己的要求写,某种程度上,作家是为自己写。”贾平凹说,人的一生确实干不了一两件事情,有时候一生干一件事情也干不好。
      从十几岁进入文坛,如今已是文坛大家的贾平凹仍旧不甘心被淘汰掉,希望自己作品写得有一点突破。他说自己会为突破想很多办法,但是突破又特别难。“《古炉》出来以后我接到好多外界的电话,说这种写法特别有意思。”
      评论家雷达说,《古炉》的整个节奏是缓慢的,他写出那个年代中国人的血液灵魂中最深藏的东西,即所谓真正的中国经验、中国情绪,中国人是怎样的活着。这是贾平凹一贯的作风。在贾平凹的作品中,生存状态是第一位的。他写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也在写真实、写灵魂,肩负还原生活本身的自在性、完整性、复杂性、多义性和纠缠性。
      中国现代馆副馆长吴义勤认为,《古炉》在思想上达到“非常高的高度”。一是传统小说描写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二是叙事的能力高超。正由于贾平凹的这种叙事经验,让我们看到中国乡土小说叙事的传统在今天被超越的可能性。这是贾平凹特别重要的贡献。
      评论家贺绍俊则把《古炉》看做对读者阅读习惯的挑战。在当下文坛,小说创作的整体趋势越来越追求故事化,越来越追求好读好看,特别是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平凹在后记中声称他不是为好读而写的,我看成是他有意对这种阅读习惯进行挑战。如果抱着读一个非常好读、顺畅的故事的话,我们会失望,假如我们调整一下阅读习惯,也可能从中间会读到一些别样的东西。”
      《古炉》重得让人翻不动。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坦率地说。挑战的不是读者的智力而是耐心。“贾平凹今日的写作路数与其说是传统的,不如说是代表先锋实验性质的,他把所有让叙述流畅起来的惯常通道堵死了……这可能是让人感觉阅读困难的一个原因。”
      “他能如此贴着地面行走,土得掉渣又老实巴交,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能说,这才是高妙之处。”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说。
      且看中国“病人”
      迄今为止,贾平凹出版的作品数量之可观与质量之过硬,在当今中国文坛都是少有人可与之比肩的。尽管试图批评或诋毁贾平凹创作的大有人在,但对当今中国文学有基本的了解、对现代以来的文学发展潮流有公允认知的人,都应该对贾平凹的创作给予-定程度的正面评价。
      尽管贾平凹因为《废都》遭遇了群体性的批评,但是2011年,人民文学为贾平凹出版的《古炉》开印20万册,此番魄力和信心显然是建立在对“贾平凹”这个名字的信念之上。
      博士生任瑜撰文称:“就内容而言,《古炉》主要写的是一个乡村的日常生活形态在上世纪60年代的变与不变。在那个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舞台,上演着荒诞变幻的超验剧情和恒定不变的俗世生活,展示的是宽泛更深刻的内涵。”在她眼中,《古炉》将掀起一番传统文学的热浪。
      在贾平凹写实的笔下,《古炉》道出了在“打倒权威”的那个年代,人伦被彻底颠覆,人性深处潜伏的魔鬼被突然释放的巨大毁灭性。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原本正常、安静的村庄开始变得疯狂,恶毒与喧嚣至上。人们互相无休止而阴毒地猜忌、无情地揭发与恶毒地攻击,最终残暴到大打出手,争斗终于没有了规则、失去了控制。
      “那个年代的争斗不休只是因为病。”任瑜说,“人们身上潜伏着各种各样的病,既有由贫乏穷困导致的落后、卑微、粗陋,也有人性中本就存在的残忍、自私、暴戾。每人都使强用狠、惊惊恐恐、争吵不休。”贾平凹用了“踏雪无痕”的手法,使得《古炉》成为一种“无动于衷”似的旁观姿态进行客观记录,但看似平静的“过日子”式的写实像极了“风暴前异样的平静”。
      然而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这也是贾平凹在文末最明亮的一抹,例如人的生存本能和生存智慧。不管如何争斗与吵闹,人们最关心而又时刻脱离不开的,始终是吃喝拉撒的“过日子”。所以不管是“榔头队”掌权还是“红大刀”占上风,都会先解决“吃”的问题。
      “让人欣慰的是,在本能和欲望的传承之外,传统文化和人伦道德也保存了自己的力量,善人、婆、狗尿苔、杏开等人身上所有的善良、坚强、淳朴、包容、宽厚、仁义,这些可以被归结为人性中善和美的东西,就像激流下的深水,在喧嚣之后积淀下来,对这个爆发过恶的年代进行着力所能及的恢复和修补。”
      编辑 丁华

    推荐访问:巴结 姿态 贾平 贾平凹“不巴结”的姿态 不巴结的句子 贾平凹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