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领略形象 穿透形象,领略底蕴

    时间:2020-03-02 07:23: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好的作品往往比较含蓄,意在言外。要全面、准确地领略它的意蕴,则必须仔细朗读、揣摩、品味形象化的语言,揭开面纱,穿透形象,由表及里,由外到内,走进语言深处,掌握弦外音,理解潜台词,明白双关语,达到穿透形象悟底蕴的目的。
       一.吟哦讽诵,揭示本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优美的形象化语言,不妨来个吟哦讽诵,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读中悟,悟后读,读后思,把感悟、理解、欣赏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品味出语言的精妙之处和深刻内涵,揭示出蕴藏在形象背后的本质。《鼎湖山听泉》中写道:(鼎湖山)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般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处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如果仅停留于字面的话,那理解显然是肤浅的,不到位的。我要求学生放声朗读,采用集体读、小组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边读边悟,鞭辟入里,抓住“身心了无杂尘”和楹联等关键处。通过吟哦讽诵,学生穿透形象揭示了本质,悟出了这段话的真谛:清澈透明的自然环境,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令人身心俱净,冲走污垢,消除各种私心杂念。
       二.联系背景,领会实质
       有的形象化语言,学生假如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那就如同雾中看花,透云望月。冥思苦想,到最后还是模模糊糊。在遇到这种困境时,教师要适当补充材料,联系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让学生思有方向,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领会形象化语言的实质。《林中小溪》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树根之间坐了下来,紧靠在树干上,举目望那和煦的太阳,于是,我的梦魂萦绕的时刻翩然而至,停了下来,原是大地上最后一名的我,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句中“最后一名的我”、“百花争艳的世界”等势必会让学生犯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到莫名其妙。于是我给学生补充了相关背景材料――普里什文写作《林中小溪》时的心态:他在国外求学时失恋,心中异常痛苦。不久回到祖国,作为一名农艺师只身一人长期生活在俄罗斯原始森林之中,远离人类文明社会,孤独、寂寞不时袭上他的心头。这一补充使学生茅塞顿开:看到了小溪勇往直前、周边景物生机勃勃的情景,作者摆脱了孤独感、失望情绪,融入了社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三.归纳提炼,悟出意蕴
       对于题目、中心句中的形象化词语,关键段中的形象化句子,要善于整体感知,找出文中的对应处细细咀嚼。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总结,悟出意蕴,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所在。《飞红滴翠记黄山》这一题目中的“飞红”二字该怎样理解呢?我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找到与此相呼应的地方,如“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鱼贯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在黄山群峰中,那些高高低低,争相崛起的巧石,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结合”。通过归纳、提炼,同学们意识到“飞红”与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男女老少的登山活动,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人类智慧的精心点化、外在美等相关。“飞红”两字内涵丰富,应指人的活动、人的精神、人的意志、人的非凡的审美能力。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只不过是构建出黄山的原始情貌,黄山的美,还有待于人们的精心装点,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发现。
       四.斟字酌词,挖掘内涵
       要善于扣住形象化语言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词,斟字酌句,细细品味、揣摩,由点及面,在此基础上全面挖掘出整段文字的深刻内涵。《故乡》结尾处写道:“我只觉得你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陷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悲哀。”我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三个关键词进行推敲。“高墙”即无形的墙,在这里指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隔膜。“气闷”并非指呼吸困难,而是指悲伤、难过。“模糊”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在中年闰土身上再也看不到少年闰土的机智、勇敢、活泼、可爱,对于眼前的那个中年闰土感到异常陌生。理解了关键字词之后可谓水到渠成,迎刃而解。同学们很自然地挖掘出了整段文字的深刻内涵:我对故乡现在的情形和故乡人的生活现状感到失望,离开故乡时既伤感又悲哀。
       “作文贵在曲”,好文章往往采用形象化语言,留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语文教师要多渠道、多方式引导学生拨开那层若隐若现的面纱,读书得间,掌握其精髓,领略其底蕴。
      
       吴振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吴江。本文编校:左晓光

    推荐访问:底蕴 穿透 领略 穿透形象 领略底蕴 穿透形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