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什么是主体间性 浅析张�性本体论

    时间:2020-02-27 07:28: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张�哲学的逻辑体系中,性与太极同为宇宙本原。把“性”作为宇宙本体论的基本范畴,这是张�与程朱、陆王等理学家的不同之处,体现了张�哲学的特色。性包括人性和物性,性先天纯粹至善。认为人与物本于一,差别在于所禀受的气不同。
      【关键词】张�;性体;气用;性善
      
      张�(1133―1180),字敬夫,又字钦夫、一字乐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张�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他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在主持岳麓书院时,奠定了以性为特色的湖湘学派在理学阵营中的突出位置。
      
      一、性为万物根抵
      
      张�继承其师胡宏的性本体论。他说:“有太极则有物,故性外无物;有物必有则,故物外无性。”在张�哲学的逻辑体系中性与太极可以互换,性即是太极,太极即是性。性与太极同为宇宙本体,只是从不同角度的两种不同提法而已。有太极则有物,也就是性外无物;太极或性产生万物,在性与太极之外,当然就无所谓物了;万物都是有其本质的,没有不包含性的物。性就成了一个标志宇宙本体论的最高哲学范畴,性成为宇宙天地万物的本体。它是“人与物之所资始也” 、“万有根焉” 。
      物同人一样,也具有性。人与物有着共同的本原,那就是性。性就成为人物、天地相沟通的桥梁。儒家的“天人合一”就有了中介,进入无障碍境地。
      孟子认为“性”为人所独有,董仲舒把性划分为三个不可逾越的等级,这都阻断了天与人相沟通的桥梁,那人与社会的和谐自然也就失去了基础。张�认为性是人与物所共有的,事事、处处都含有性,“性无乎不在也” ,而且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善,“物之始生,亦无有不善者。” 有了性善这座桥,天与人、人与物就能相互顺畅地达到彼岸。同时,也为封建伦理纲常上升为“天意”、“天命”、“天理”等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
      
      二、性气关系
      
      张�摒弃了其师胡宏的性无善恶的观点,提出天地之性“纯粹至善”之说。张�认为,从本原上讲,性是渊源纯粹的。性,不管是人性还是物性,本身只含有善,而没有一丝恶的因素存在。既然人与物都有着共同的本原――性,又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善。那又是什么造成了人与物的差别呢?现实社会中又怎么会有不为善的人呢?同一本体,却产生了万殊的差别,张�不得不回答这一问题。
      (一)性气不离,性体气用
      张�继承了二程的性气不离的思想。他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质料,不同的气构成不同的事物,但所有的事物又都统一于同一本体――性。张�进一步阐释性气为体用关系,气是性的派生,是性的流行发见和功用;性是气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性为体,气为用,性气的体用关系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可分割而独立存在,割裂两者的关系,只会造成体用不明。所以张�说:“盖论性而不及气,则昧夫人物之分,而太极之用不行矣;论气不及性,则迷夫大本之一,而太极之体不立矣。用之不行,体之不立,焉得谓之知性乎?” 只谈性体而不讲气用,就不会明了人、物之间的区别,及人性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只讲气,不谈性,就会导致宇宙的本源不明,性这一本根将被否定,事物本善之性也将不被得到承认。
      (二)人禀精气,物受繁气
      “太极动二气形,二气形而万物生,生人与物俱本乎此者也。原物之始,亦岂有不善者哉,其善者,天地之性也。” 太极动而形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人和万物,人与物的本原来自太极或性。所以,人和万物“岂有不善哉”,这种纯粹至善的性就是宋儒们常常所说的“天地之性”、“天命之性”。
      “人物之所禀,有万之不同焉”,“人禀二气之正,而物则其繁气也。” 虽说“人与物均本于天” 、“本之一也”,但所禀受的气却有不同,有“气正”和“繁气”之别。“论性之存乎气质,则人禀天地之精,五行之秀,固与禽兽草木异。然就人之中无清浊厚薄之不同。” 人与物的区别在于“气质”,人是“禀天地之精,五行之秀”而生,禽兽草木却由“繁气”、昏浊之气构成。所禀受的气不同,产生了人与物的不同。
      张�还进一步论述了人、物的本质区别。人具有“能推”这一理性思维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而万善可备,以不失其天地之全” ,故“人为万物之灵,其虚灵知觉之心,可以通乎天地之理,故惟人可以闻道。” 而物受昏浊之气,而使性不能全然显现,有偏蔽不全,“然而隔于形气而不能推也”,物没有理性思维能力,就造成人与物的本质区别。
      (三)性初无偏,气禀有偏
      张�以性为本,性包含了人性与物性,但其理论的真正着眼着仍是在“人性”上。因为“人性是联结、沟通‘天’、‘人’的枢纽,是宇宙论到伦理学的关键。不是宇宙论、认识论,而是人性论才是宋明理学的体系核心。”
      1、性静情动
      “然人之有不善,何也?盖有是身,则形得以拘之气,得以汩之欲,得以诱之而情始乱,情乱则失其性之正,是以为不善也。” 由于人身体拘于气,陷溺于物欲,为外物所诱惑而使情乱,情乱而失去了“二气之正”,所以表现为恶。只要消灭了情欲,保存了本然之性,善就自然显现了。
      “自性有动者谓之情,顺其情则何莫非善,谓循其性之本然而发见者也;有以乱之而非顺之谓,则为不善矣。” “性”是寂然不动的,是静态的,就显现出“纯粹至善”的本质;但当性流行发见时就产生情,“情即性之发见也” 。情顺、情正就直接明了的体现性本善;如不顺其性,气就会偏离正气,那善的本性就会受到蒙蔽。性动产生情欲,恶就是因为“为私欲所动,而逆性故耳。” 性静则全然至善,“静者,性之本然也。” 性动就产生情,产生各种欲望,动中就有产生恶的可能。
      情、欲皆为血气之性,非性的本然之性,张�说:“夫血气固出于性,然因血气之有偏而后有不善,不善一于其偏也。故就气禀言之,则为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则可;即其本源而言之,则谓不善者性之所不为,乃所以明性之理也。” 各种血气之欲,统而言之为“气禀”。气禀是善恶混杂之性,是通向恶的中介。若气之恶归于性,那么恶也来源于性了,这就与张�所主张的性先天本善的观点相�牾了;若恶不源自于性,那是否在性外还存在着其他的物质呢?如果是,这又将会导致世界本原二元化或多元化了,也就瓦解张�的性本体论的哲学理论体系了。那张�如何解答此问题呢?张�说:“谓恶亦不可不谓之性者,言气禀之性也。” 善固然是性,恶也不可不说是性,“盖气禀有善恶言也” ,气禀之性包括善恶两方面。张�认为不包含恶的绝对善的性叫天命之性,“天命之性纯粹至善,而无恶之可萌者也。” 有善有恶的叫气禀之性,“或谓有性善有性不善,此以所禀为性者也。” 一个本体中包含了两个方面,即先天至善的天命之性和包含有恶的因素的气禀之性。那是否就要得出性善恶相混论呢?张�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他从 “天命”和“气禀”两个角度来解析善恶产生的原因。“不善”只能叫“气禀”,恶只与气禀有关。
      从广义上讲,善就是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反之,恶就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从中可以看出,善恶其实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从道德角度上讲,善恶是指符合或违背统治阶级意识的观点、行为等。我国古人所述的性之善恶都是从道德层面上进行论述的,轻视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把后天的封建道德律令强说成人的本质属性,把人的社会性尤其是道德性当成人先天的本质属性,这是古人在论述人性论问题上的普通现象,张�也没能逃脱先验人性论这个桎梏。
      2、循本性可化气禀之偏
      张�说:“气禀之性可以化而复其初,夫其可以化而复其初者,是及性之本善也,不可不察哉!” “气禀之性”可以“化”而恢复到原来的本善状态,不受“气禀”影响的途径就是“循其性之本然”。
      “众人与圣人本同然也,而其莫之同者,以众人失其养故也。”
      人皆有着共同的性善本质,却有着众人与圣人之别,在于圣人不失其养,圣人能“克其气质之偏,以复天性之本。” 众人缺失对本性的涵养,受到血气之诱而失其本性。张�曾以牛山之木为喻。牛山本有美木,由于日日砍伐,日夜无息,无雨露润之,所以牛山失其美木。人同此理,如果人没有每日的主静持一、反省内求,也会失去天生的“美木”。“故夫无所为而然者,性情之正,及所谓善也;若有以使之,则为不善。” 由此可见,所谓“循其性之本然”,就是保持性之本来面目而不施加任何外来影响,不受于物欲。“无所为”的人,性情就正而无偏,就是善的;反之,如“使之”就是非善的。要人们“无所为”,也就是要安于自己所处的地位,不能逾越现存的封建等级,不能有“犯上”的非分之想。要处处遵守封建伦理纲常,尽自己臣、子的义务。故又称为“无所为而然者”,没有所为就显现了性之本善。若“为气所使” ,就会流于物欲,失去人本善的天理。显然“循其性之本然”实质就是要人们摒除“人欲”,正性情。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张�为维持封建伦理秩序说教,把外在的封建伦理说成是人们的先天的内在要求。
      
      三、性善为天生具有的仁义礼智
      
      我们一直在讲性本善,那究竟何为善呢?张�说:“所谓善者,盖以其仁义礼知之所存,由是而发,无人欲之私乱之,则无非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矣。” 张�认为所谓善的人是因为其具有仁、义、理、智这“四德”,由这“四德”向外扩充,就表现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就不会有物欲而乱其本性。人性善的原因是人具有仁、义、礼、智这“四德”,张�让仁义礼智这种封建伦常成其为善的内容,可见,张�是继承了孟子的先天性善说的,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别。孟子论人性善时,“从四端之心这个地方讲”。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由于这“四端”扩展为仁、义、礼、智这“四德”,从而证明人性本善。张�则不然,他以仁、义、礼、智这“四德”为性,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四德”的体现。简而言之,孟与张在“四端”与“四德”何者为根本方面恰好相反。在孟子那里,“四端”比“四德”重要;张�却认为“四德”是“四端”之本。这样的差异,有其明显的时代烙印。宋朝时,理学家们都严格区分性与心的差别。张�受其师胡宏“性体心用”观点的影响,(后来张�修正此观点为心主性情)性是寂然不动的,是未发;心是性的发动,是已发。心是性的体现,性比心更为重要。在张�眼里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自然就不如仁义礼智重要,前者只是后者的体现而已。
      张�说:“仁义者,性之所有,而万善之宗也。人之为仁义,及性之本然……若违乎仁义,则为失其性矣。” “仁莫大于爱亲,义先于尊君。” 显尔易见,张�所讲的仁义就是封建伦理纲常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弟关系。“此孝弟之所由立也。尽得孝弟,则仁义亦无不尽。”既然仁义即性,失仁义则失性,显然,“性”就是封建纲常道德,亦是普遍道德精神。以性为体也就是封建纲常为体,封建纲常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宇宙的源,于是封建伦理纲常就哲学化,提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封建纲常自然也就永恒不灭了。这种人性理论,为“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提供了哲学理论依据,说到底,张�的性本体论哲学体系还是为封建伦理纲常服务的,旨在证明封建伦常这一权威的合理性,哲学只他论证的工具而已。
      
      【参考文献】
      [1] (宋)张�.张�全集[M]王蓉贵,杨世文校点.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季雪飞(1979.5--),女,重庆,汉族,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2007级研究生,宋明理学

    推荐访问:本体论 浅析 浅析张�性本体论 论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经典精神分析流派和客体关系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