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绿玉竹缘,一路风雨】墨玉竹青绿

    时间:2020-02-13 07:34: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史上,嘉定竹刻被视作中国竹刻最大的流派。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美好的涵义,在诗词书画中寓意为君子与隐士,那么,以竹为材质的工艺品也一直受人青睐。明中期后朱氏祖孙三人开创了刻竹结合绘画的技术,有清一代,封锡禄因竹刻而入选皇宫的造办处,造就了嘉定竹刻显赫名声。但今天嘉定竹刻的传人寥寥无几,这门“非遗”正面临着失传的威胁。
      中国文化的顽强生存,总给人意外的惊喜,竹刻也是如此。6月10日,在嘉定竹刻博物馆举办一个名为“竹缘”的作品展上,我就感到了这份惊喜。琳琅满目的展品出自两位青年竹刻家之手,他们是一对夫妇――蒋玉铭和苏玉蓉,在生活与艺术的道路上相扶相携,一路风雨,殊为不易。
      建国初,嘉定竹刻的传人潘行庸曾创建一个竹刻工艺室,收了七八个徒弟。几年后,潘行庸去世,工艺室自行关闭,徒弟们只得转行,刻起了玉石、象牙。只有一两个徒弟留在嘉定,刻一些实用品谋生。后来嘉定博物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的建议,组建了一个竹刻组。但在市场经济启动之时,一切从头再来,连工资也发不出了,竹刻艺人面临着自谋生路的唯一抉择。
      90年代初,蒋玉铭就在那里学艺,他以前是一名美术老师,学过篆刻,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了本土的竹刻,从此结缘,不离不弃。蒋玉铭的师傅叫王威,在嘉定博物馆工作,靠自学研究出了一套竹刻技法,接上了嘉定竹刻的文脉,成为这门绝技唯一的传人。1990年,嘉定教育局组织一些教师学习竹刻,请王威来讲课,蒋玉铭拜在他门下,还因此结识了同班同学、他后来的妻子苏玉蓉。后来竹刻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王威耐不住寂寞,终于下海做生意去,这对夫妇却在竹刻的园地里守望着。
      为提高作品品质,蒋玉铭下刀的竹料不用二手货,他到江苏、浙江挑选最好的竹子,刻竹的刀具在市场上买不到,就自己做,或请人打制。两个人还有分工,蒋玉铭专攻留青书法竹刻,苏玉蓉尝试留青陷地刻法,把传统刀法与当今留青技艺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为了复兴竹刻这门濒临灭绝的艺术,蒋玉铭在1995年毅然辞去教职,专事竹刻。亲戚朋友都说他疯了,蒋玉铭的父母责备他不该砸了铁饭碗,只有同样痴迷竹刻的妻子仍然理解他,甘愿与他相濡以沫。事实上,此时苏玉蓉已处于留职停薪状态,靠自产自销来维持生计。后来,两人光靠竹刻果然无以举炊,蒋玉铭就开了个照相馆,以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计。
      进入新世纪后,时来运转了,收藏市场持续火爆,竹刻也成了一种可玩可藏的工艺品,价值被重新发现。同时,政府也觉得有扶持本土竹刻的必要,本地竹刻艺人的生存现状开始受到关注。
      付出自会有回报。2003年,蒋玉铭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金奖。蒋玉铭获奖后,作品销路通畅,小夫妻盘出照相馆,建起了工作室:“绿玉轩”。
      2004年,蒋玉铭荣获共青团中央颁发的“青年文化名人”称号。2006年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夫妇俩合作的《龙飞凤舞》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银奖,蒋玉铭的竹刻《爱莲说》获银奖,苏玉蓉的作品《清境东塘畔》获铜奖。后来,蒋玉铭结识了申窑的掌门人罗敬频,罗敬频向小蒋建议,多观摩其他艺术门类大师的佳作,可触类旁通,增加文人气息。小蒋从此往罗敬频的申窑跑得很勤,并开始设计原创作品,他所擅长的留青竹刻果然不拘传统刀法,敢于创新,富有文人气息,而且还渗透了时代精神。现在,嘉定区成立了竹刻协会和竹刻博物馆,不少青年人也建起了工作室,嘉定竹刻迎来了一抹复兴的曙光。

    推荐访问:玉竹 风雨 绿玉竹缘 一路风雨 绿玉竹缘 雨为缘纷纷为缘分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