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本体模型构建软件【基于本体的高校网络资源共享模型构建】

    时间:2019-05-15 03:14: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1)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山西高校资源整合利用研究(SSKLZDKT2011058);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基金项目(XS2011005).
       作者简介:任菊香(1971-), 女,山西朔州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管理硕士。 赵文娟(1983-), 女, 山西平遥人, 硕士。
       【摘要】高校网络资源的共建旨在实现资源的共享,文章从当前网络资源共享的意义和现状出发,提出了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并以本体构建了网络资源知识框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资源共享模型。
       【关键词】资源共享;本体;高校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006-02
      1 引言
       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的发源地和承载体,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图书馆就是这一资源的载体。高校网络资源共享模型的构建实际上就是基于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共享模型的构建。为了完善和顺应学校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都积累了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资源除了学科和专业的参考书外,更多的还有一些励志、综合性等读物。知识等电子资源的发展非常迅速,任何一个学校图书资源的发展都不可能赶上电子资源的发展,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信息需求,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提出了一定区域内高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共享模型。共享模型的构建是图书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
       本体作为共同认可的、可共享的知识,通过对概念的定义和概念间关系确定了本体概念的精确含义,通过定义共享和通用的领域知识,帮助人和机器间的明确交流,支持语义交换。本体研究更加宽广的空间,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构建顶层概念框架,本体更加突出知识共享的功能,更加着眼于给出人类认识事物的领域知识总框架。本体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相关领域概念的严格定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概念的精确含义,从而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达到知识的共享和重用,使该领域内的不同系统、模型间能够进行互操作。因此,将本体应用于共享模型的构建,可以保证模型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2 高校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及意义
       高校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前典型的高校图书馆共享工程有[1]:管理中心设在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上海松江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南京江宁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等等。
       虽然,高校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工程在各地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体制上各自为政,各图书馆缺乏有效沟通机制,馆藏网络资源建设没有统一规划、资源的完整性难易保障。其次还是观念方面的不重视。理论上各单位都认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实践中更多的一些图书馆只热衷于共建,不太情愿共享。结果是一方面使得一些特色图书馆演化成“信息孤岛”[2],另一方面一些小的图书馆不重视建设,而寄希望于共享。再次,网络资源建设技术的不统一。各高校各自为营,建设图书馆系统,使得共建系统衔接困难,成本高,另外各图书馆录入格式的不统一,也给共建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高校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共享模型的构建在节约社会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方面既必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资源共享是该模型构建的主要目标。一定区域内图书馆网络资源的联盟,使得各个馆的资源能够在更大的空间更广的范围内被更多的用户使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
       (2)共同编制图书目录。馆藏网络资源共享的前提是共建。这就要求区域内所有的图书馆联合起来。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共同合作,使用共同的知识框架和图书目录。共同知识框架和图书目录的使用,提高了共建的效率,减少了资源的重复建设。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共同采购。区域内各高校图书馆可以合作购买一些网络电子资源,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资源的重复购买,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分布。
       (4)合作建设专业网络图书馆。各高校根据自身专业和学科的特点,在购买网络资源时可以有所侧重。如,医科类大学可以主要负责医学生物类资源的购买和建设;理工类大学可以主要负责理学和工学类资源的购买建设;财经类大学可以主要负责经济、财务管理、会计等方面资源的购买和建设等等。区域内的省图书馆或主办方图书馆可以在中间做协调和补充,以保障共享网络资源专业和综合的兼顾及完整。
       (5)网络技术的共享和共建。区域内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一个共同的网络平台,这样可以促使各馆的技术力量合作建设,实现技术人员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提高了技术解决的能力,也减少了技术人员工作量。
      3 基于本体的知识构建
       3.1 本体: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称为本体论、实体论或存在论,是对自然存在及其本质的研究,其反映的是事物本质的、科学的内涵。对于本体的概念,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被人们较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美国Stanford大学的知识系统实验室的学者Tom Gruber在1993年给出的定义,即“本体是概念模型的明确的规范说明。”后来,Borst在此基础将本体定义为“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规范说明”。提出了本体定义的4层含义:明确性、形式化、共享性、概念化。
       明确性(explicit):指本体所使用的概念及使用这些概念的约束都是有明确的定义。
       形式化(formal):本体的表示形式应该是计算机可读的。
       共享性:(share)本体中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
       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本体是对客观世界中的某些现象的抽象模式,该模式定义了现象间的相关概念。
       本体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相关领域概念的严格定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概念的精确含义,从而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达到知识的共享和重用,使该领域内的不同系统、模型间能够进行互操作。
       本体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重用,本体的分析澄清了领域知识的结构为知识表示打好了基础,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使得知识共享成为可能。领域本体的构建为人和人之间以及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通讯提供了共同的词汇;在不同的建模方法、范式、语言和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映射,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集成。
       3.2 框架本体的构建:本体是概念和概念关系的集合,它构建并确定了某一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并提供了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构建本体的目的就是实现一定程度的知识共享和重用。本体的重用,避免了重复的分析某一领域知识,本体的分析,清晰了领域知识的结构,从而为知识表示和知识工程化处理打好了基础。另外,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使得知识的共享成为可能,为不同人之间、不同组织之间的通讯提供了共同的词汇,而且也使得不同建模方法、范式、语言和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映射成为可能,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集成。如何获取领域本体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组织、形成概念体系是构建汉语框架网络本体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
       文章采用一种半自动的本体构建方法,以FrameNet作为本体构建的理论框架,以菲尔摩的框架语义学为基础,充分利用FrameNet本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其专家知识来推导出本体间的基本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建立与其他本体的映射,实现本体间的重用和共享。
       汉语框架网络本体的获取是基于学科的,在构建学科框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叙词表、分类表及其他知识分类体系等现有的知识本体,采取本体学习的策略,通过机器学习从领域语料库中抽取等级关系和相关关系为本体构建人员提供参考,将专家的自顶向下和机器学习自底向上的结果相结合构建本体,识别领域内外相关的概念及关系创建新的本体,最后将已有的本体与新建本体进行融合。
       3.3 高校图书馆知识本体框架的构建:文章以学位作为顶级本体,学位种类作为二级本体,学科作为三级本体,专业作为词元,将整个图书馆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本体框架构建。构建结果如表1:
      4 基于本体的资源共享模型构建
       4.1 资源的共享模式: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的提出是为了实现各馆网络资源更好的共享和互利互惠。各图书馆各自为个体按一定模式组织起来,构成一个网络,遵照共同的协议和统一的标准实现共享模式联合体,如图1。
       书目共享是图书馆网络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前提。这就要求区域内各参与馆合作选出一个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心馆,根据构建的本体统筹书目规划,并将标准化后的书目存储在中心馆服务器上,各其他成员馆辅助中心馆书目建设,并共享建设好的书目信息。
       联机编目共享是为了提高图书馆网络资源共享的质量,是实现共享模式的重要环节。各馆藏单位要共建共享,必须实行统一的编目,依据构建的本体框架实现编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馆藏共享的实现既保障了图书馆联盟资源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又避免了资源的重复购置,提升了各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各馆各司其职,使得网络资源逐步扩充完善而不增加成本。
      
      在这个过程中, 参与共建共享的所有组织包括各高校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的一些情报机构的电子资源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行, 实现一站式服务。
       4.2 资源共享模型的构建:参与建设的各馆资源间有着各种不同的数据模式[4],共享模型的构建就是要屏蔽这些差异,为用户提供一种统一的检索平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工作原理就是不同数据库都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查询界面,系统将用户查询请求转化为针对不同数据库的查询表达式并将检索结果以统一的格式汇总后呈现给用户。
       共享模型主要包括用户模块、中间模块、数据访问模块和控制模块。
       用户模块针对用户的检索需求而设计。用户可以在此模块自由选择要检索的数据库和检索条件,提高了检索的查准率并缩短了检索时间。检索结果按相关度由大到小排列返回给用户。
       中间模块是处理模块,针对用户模块提出的请求数据进行解析,转化为各数据库所需的检索语言。用户提出查询请求时不需清楚知道每个数据库接口的语言,只需提供界面信息即可,中间模块通过查询解析器自动转化为各数据库所需要的检索模式。
       数据访问模块将中间模块提交的数据转化为数据库检索语言,并从数据库中提取检索结果数据。
       控制模块负责对整个系统的安全保护。主要通过加装防火墙及服务器,实现数据服务器的安全。
      5 结语
       信息时代的今天,再大的图书馆也无法单独拥有用户所需的全部资源,而且各图书馆的重复建设必然也造成了数据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浪费。图书馆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晏红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高校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2011,8(4):45-48
      [2] 邹晓蕾.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对信息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几点思考.2011,21(23):83-85
      [3] 王显燕.黑河学刊.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探析.2011,8(8):178-179
      [4] 龙国华.图书馆学刊.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2011,8:52-54
      

    推荐访问:本体 资源共享 构建 模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