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4-06 03:14: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到实践中验证、到生活中运用。这样,学生对知识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各方面的素质也会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中重要的不仅在于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学生是怎样获取知识的。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得到发展,学生是否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这就让小学生面临巨大的困难。动手操作可以搭起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数学知识的桥梁。下面谈一下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能力的。
      一、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主动探索、主动思考,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全部思维过程。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找图形的循环规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多媒体演示。学生看过后只是在脑中形成表象,过了一段时间表象就会消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律的变化,我买来了和书上颜色一样的彩纸,裁成小正方形,发给学生。让同桌一起摆一摆“头变尾”的循环规律,再摆一摆“尾变头”的反循环规律。然后又让四个同学演示两种规律的变换。最后学以致用,用自己得到的规律设计出喜爱的图案。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他们设计出了许多新颖别致的图案,比如数字、符号、汉字、图片等。学生动手操作,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观念是指几何形体在人脑中的视觉表象,它是学习几何的一种必需的思维和能力。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很弱的,我们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其中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在大脑中形成各种表象。如在教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图形的模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它们的特征,能够在大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最终形成表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发展了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三、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思维的操作。数学课堂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面对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独创性。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可以请学生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小剪刀,先作一条“高”,然后沿着“高”剪开,再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高”,经过剪、拼都可以拼成长方形。通过让学生操作,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也鼓励了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加强探究性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探究性操作,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再现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现数学规律的操作性训练。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形成科学认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让学生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材料自制圆柱,然后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发现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关系。再通过把装满圆锥形容器的沙子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盛的沙子总是圆锥体容器的三倍”。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当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操作,教师首先应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展开探索的兴趣;其次,还应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地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发现过程。要避免使课堂活动成为少数尖子生的表演场所,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半平分”这节课的巩固阶段,我让学生整理抽屉里的贺卡、橡皮、笔、玩具等,运用“对半平分”的知识将这些东西平分在两个抽屉里,由此再教学抽象的概念“一个数可以对半平分成几和几”。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为了确保操作活动的实效,我们要合理地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及时抽象和概括,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
      [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中要 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