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江淮盐业研究综述|80年代老式大江淮卡车

    时间:2019-04-03 03:16: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江淮盐业研究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越来越受到学者及地方政府的重视,研究者多从史学、经济学的角度关注与盐业相关的盐商、盐政盐务、盐业经济、盐官、盐民等,但对江淮票盐及盐业文学的论述不多,并且相关研究论文多而学术专著极少。
      关键词:江淮盐业;研究综述;盐商;盐政盐务;盐业文学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2)02—0052—11
      江淮盐业自唐代以来就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不仅是国家的经济支柱,而且与地方社会关系紧密。但江淮盐业的研究相对于川盐、陕盐而言,起步稍晚,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兴盛起来,本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盐业理论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领域也扩展到盐业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盐商、盐政盐务、盐业经济、盐官、盐民等,时间上则以明清为中心。江淮盐业研究整体状况仅见于刘庆龙、蔡建《近20年清代两淮盐业研究述评》(《盐业史研究》2005年02期),另外何亚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盐业史研究综述》(《盐业史研究》2004年02期),陈锋《近百年来清代盐政研究述评》(《汉学研究通讯》2006年02期),吴海波博士《二十世纪以来明清盐商研究综述》(《盐业史研究》2007年04期)、《20世纪以来中国私盐史研究述评》(《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2008年)、《百年中国盐业史研究发展历程》(《南都学坛》2011年05期)也有涉及。本文拟从盐商、盐政盐务、盐业经济、盐官、盐民、私盐、票盐以及盐业文学等方面详细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江淮盐业的研究成果。
      一、盐商研究
      盐商是盐业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会特殊群体,他们经营着国家的盐业经济命脉,其经营结果的好坏往往对社会经济起到非常大的影响,而盐商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对社会文化消费等方面也有重要影响。江淮盐商研究同样也涉及了他们的社会影响、社会贡献、经营策略及对文艺创作的影响等方面,是江淮盐业研究的重中之重。总体而言,江淮盐商研究多以明清社会为背景,尤以徽州盐商在扬州的活动为主。
      (一)盐商文化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研究
      这方面研究着重在盐商的消费观、价值观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淮扬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观的影响。如王振忠教授在《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三联书店,1996年版)一书中就“徽商的社会流动及其影响”以及“徽商与东南文化变迁”做了详细讨论;萧国亮《清代两淮盐商的奢侈性消费及其经济影响》(《历史研究》1982年04期)初步探讨了盐商奢侈性消费对盐业生产以及对扬州商业发展的影响;王振忠《明清两淮盐商与扬州青楼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认为盐商财力的如日中天,使“千家养女先教曲”成为扬州城市的普遍风尚,青楼文化流风余韵;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论述了盐商曾在扬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的巨大影响,如资助寒士、营造扬州园林、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吴海波《清代两淮盐商的生活形态与社会变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则讨论了富裕后的盐商将大量钱财耗费于穷奢极欲的奢侈生活,或通过捐输、报效、科举等方式寻求新的社会变质;蔡建、张渊《试论清代两淮盐商的消费取向及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盐业史研究》2006年02期)论述了两淮盐商消费取向的诸多特色,对清代扬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居民生活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类研究中还有探讨盐商独特的“儒商”文化现象的文章,主要从官、商一体的角度来探讨盐商文化价值观对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如李建萍等《从清代扬州务本堂看徽州盐商商儒价值观的内涵》(《安徽史学》2010年06期)讨论了徽州盐商“利”、“义”契合的经营价值观的确立和业儒弘儒的人文精神的践行;于海根等《试析明清徽州盐商独特的文化人格现象》(《盐业史研究》1994年02期)认为徽州盐商贾而好儒、商而兼士,是集商、官、儒于一身的特殊阶层;严勇等《浅析明清两淮盐商的“入仕”情结》(《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则关注了具有“儒商”气质的两淮盐商在我国历史上曾创造过的惊人辉煌,其灵魂深处有极其强烈的“入仕”情结。
      (二)盐商经营状况研究
      盐商的盐业经营状况也是江淮盐商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经营时间到经营策略,再到经营的保护伞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汪崇筼《明清徽商经营淮盐考略》(巴蜀书社,2008年版)。此外,如汪崇筼《徽商经营淮盐最早时间不晚于西商》(《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范金民《明代徽州盐商盛于两淮的时间与原因》(《安徽史学》2004年03期)等,论述了徽州盐商经营淮盐的时间;汪士信《乾隆时期徽商在两淮盐业经营中应得、实得利润与流向试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03期)、蒋朝军《从清代小说看扬州盐商的经营状况和盐业政策》(《盐业史研究》2008年04期)、张海鹏《徽商在两淮盐业经营中的优势——“明清徽商与两淮盐业”研究之二》(《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1994年)三篇文章则从盐商的经营模式、经营策略上来探讨了徽商在淮盐经营中的优势;朱宗宙《明清时期扬州盐商与封建政府关系》(《盐业史研究》1998年04期)、曹爱生《试述清代对两淮盐业的政策保护》(《盐业史研究》2007年04期)、唐焱硕士学位论文《法律视野下的徽州盐商——从万历至道光》(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2008年,指导教师:赵元信)等,探讨了封建政府在盐商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获得高额的经济税收以满足各项开支,政府不仅制定了有利于盐商的特殊政策,甚至成了他们的保护伞。
      (三)盐商与明清文艺创作关系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盐商对戏曲的热爱,其“崇雅”风格极大地影响了江淮地区的文艺创作。如郑志良《论乾隆时期扬州盐商与昆曲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杨飞《两淮盐商的衰落与扬州戏曲中心的嬗变》(《中华戏曲》2008年01期)、朱宗宙《明清时期扬州盐商与文人雅集》(《盐业史研究》2001年02期)、张传藻《淮盐文化与海州五大宫调》(《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等,从戏曲角度来论述盐商爱听戏甚至养戏班子的精神文化活动对地方戏曲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而石艳艳《论清代文艺传播活动中的扬州盐商》(《求索》2007年10期),李正爱等《徽州盐商与扬州城市文化艺术》(《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杨贤宗等《扬州盐商与板桥风格》(《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黄俶成《十八世纪两淮盐业与扬州学人》(《盐业史研究》2001年01期)等,则从盐商的“崇雅”习性角度来探讨盐商在文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研究则倾向于明清文艺作品中对盐商的描写,盐商是明清小说中着力刻画的群体之一,有代表性的研究如周薇《明清小说盐商的特征性描写与两淮盐业的现实指向》(《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03期)、汪崇筼《〈儒林外史〉中以盐商为背景的落伍文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蒋朝军《从三组小说的改写看明代小说家的扬州盐商情结》(《盐业史研究》2007年01期)、李洪甫著《稗海流韵:明清小说与连云港人文》(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等。研究指出小说家在虚构故事的同时,通过对盐商这一群体的描述实际上也在不同程度上再现了明清江淮盐商的真实生活状况。

    推荐访问:盐业 江淮 上世纪 综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