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课堂在线 让“沂水春风”再现课堂

    时间:2019-02-06 03:29: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恰恰为平等对话教学提供了基础。教师在课堂应积极架设师生,生生,师生与教材之间的沟通平台,生成自由对话的学习氛围。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共享彼此的思考、得失,达到思维共振、理解共鸣,从而实现超越。
      关键词:和谐;交流;互动;超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88-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实质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探索过程,教师的任务仅仅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但随着“对话”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一种“畸形”的对话方式产生了。近年流行的“对话”教法,只是变改了形式的“灌输”法。而平等的对话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那么,怎样才能让“沂水春风”再现语文课堂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真正的“平等对话”的自由并让课堂成为平等对话的舞台呢?同时这一过程又应该主要处理好哪些关系呢?
      一、师――生:和谐相处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做到以下两点:
      1.做一个忠实、友好的听众。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走进一座座知识的殿堂。教师倾听的品德也可以让学生受到感染,也学会倾听他人。同时教师关注的不应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2.做一个出色、热情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教师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自己少说,让嘉宾畅谈,而不是主持人夸夸其谈“满场飞”。这意在让同学感到课堂并非是禁口不可言的地方,而是阐述自己观点、敞露心扉的地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的意见。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其心态才能开放,并充满创造力。
      二、生――生:交流互动
      ��“平等对话”离不开生与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最能激发创新。在此提倡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1.互相讨论 引发共鸣。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如我上《陈奂生上城》时请同学探讨你身边熟悉的人中有这样的人吗?这样的人他平时是什么样的?你怎么看这样的人?多数学生说“有,我的……”让我印象最深的也让我和全体同学最感动的是一位同学说“我的妈妈,她到学校来看我的时候,我们去小店吃饭,那粗糙的面巾纸她总是要拿一些揣在兜里……但我还是爱她”她并不优美却诚恳的语言打动了所有人,为她的勇气为他的真诚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之后同学们就带着一份既怜且爱的情感去看此文了。
      ��2.共同体验 集体创造。语文教学应当是与生活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我在上《客至》一诗时,请同学们对颈联和尾联之间以独幕剧扩展,同学们的热情来了,甚至有的同学还以二人的身份作诗赋句。他们展现了各种各样的“酒宴”,这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师生――教材:自我超越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讲授,忽略学生主体意识。“对话”要求教师既用好教材,又超越教材,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1.让学生融入、探究教材。为了不断地让学生对教材有新鲜感,教师应树立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教师导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观念转变,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身来感受一个失明的人,是如何生活的?然后突然给他三天光明,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最想看到什么?这一过程尊重了学生阅读个性化行为、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课堂成为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舞台。
      ��2.让学生发现、拓展教材。“惟书”是传统教学对学生思想和精神的禁锢。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只惟实”。如教《荷塘月色》时,有学生说文中对荷花的描写明明是“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为什么插图上的花却是红的呢?虽然幼稚,但这种能够并敢于质疑的前提是对文章的认真阅读和深入探讨,更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而且认真仔细的学习精神。
      �在“让课堂成为平等对话的舞台”这一过程中,身为“首席”的教师还必须把握好课堂,掌握好分寸。绝不能为了“平等”而放弃“学习”,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就绝对是教学的失败了,更是教育的悲哀!因此,在对话中教师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师生之间。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沟通等理念。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伏尔泰说过“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师生可以不同意他的见解,但一定要尊重他的想法。尤其是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
      2.结论与过程。传统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考试分数的结论。此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把语文教学庸俗化到无须感悟,只要听、背就能获取高分的地步,这是与对话原则相背的。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话文本的兴趣,至于结论,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悟。面对各不相同的感悟,也无需强行统一。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恰恰为平等对话教学提供了基础。教师在课堂应积极架设师生,生生,师生与教材之间的沟通平台,生成自由对话的学习氛围。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共享彼此的思考、得失,达到思维共振、理解共鸣,从而实现超越。

    推荐访问:再现 课堂 沂水春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