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审美移情 [如何认识审美心理中的“移情”说和“心理距离”说]

    时间:2019-02-04 03:29: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流程。“移情”说和“心理距离”说是其两大主流,在审美的美阈中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1)“移情”说。“移情”说是审美活动认识发展到近代才出现的学说,源于德国,美学界给其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大发现,被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第一次明确提出“移情”观念的是德国学者罗伯特・费尔和其父弗列德里希.费尔,而真正发展,论证了“移情”而使之成为“移情”说的乃是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里普斯(1851~1914)。
      里普斯在他的《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一文中写道:“移情作用是指,不是一个人身体的感觉,而是某种感情即某人自己,进入审美对象之中。”审美过程就是由物我对立通过移情作用而达到物我交融(或称之为物我互赠)和物我同一(即天人合一)的境地。其他的审美心理学说大多认为审美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主体和客体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它们只是找到了物我统一的契合点,有点相似珍天的无痕焊接技术,并没有使物我对立的成分完全消失。而立普斯则认为,人之所以产生美感,不是对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产生反映,而是人主观精神的外射,是“向我们周围的现实”,“注入生命的活动。”也即是说,在移情心理发生的瞬间(或较长时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已完全消失而合二为一,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相似于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和佛教“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指试,莫使惹尘埃”的境界。当然还达不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但它们都属于唯心主义体系。)里普斯举例说,人们欣赏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多利安式石柱,是因为它显示出一种男性的雄壮美。站在石柱面前静观它的形象,会感到一种内在的“扩张”,连心也在“扩张”着,有一种特殊的在内部发生的特殊感觉,仿佛石柱在进行着挺拔向上的凝成整体的运动。在他看来,人所感受到的石柱运动,不过是移入石柱中去的人的自我运动。这样通过移情,人与大自然就由对立走向同一,已分不清是我没入了大自然,还是大自然没于我了。
      这种移情的物我现象,在中国理学和道学以至文学创作中依然存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度物,寄情于景”。如吴乔所言:“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夫之说:“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刘勰也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话来表达过这种物我合一的思想。而文学创作则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物理来化景物为情思。例如,苏轼《水龙吟》的下阕写道:“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掇。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秦观《江城子》中写道:“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再如毛泽东《虞美人枕上》:“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些都是审美心理中物我合一的再现。
      通过上述例证,可以得知,“移情”现象不是无根水,它来源于人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当审美主体和客体达到物我同一,物我交融时,主体会沉浸于客体,处于一个无我的境界,而客体也与生命律动的主体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活力,有生气的生命体。而这移情的产生,不仅是主观感情的随意“外射”,而是与审美经验的丰富性和多变性辩证地和谐一致的。
      (2)“审美距离”说。审美距离是21世纪初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于1912年发表的《心理距离》一书中提出来的。“审美距离”说的特定内涵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否则,美感不会产生。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是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之一。“距离是通过把对象及其所生的感受与一个人自己自我分离开而得到的,是通过把对象放到实用的需要和目的考虑之外而得到的。”朱光潜先生曾在他的《文艺心理学》一书中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心理距离”说。他是用海上的雾来说明的。乘船的人们在海上遇着大雾,是一件最不畅快的事。呼吸不灵便,路程被耽搁;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船的警钟,水手们手忙脚乱,乘客不安的喧嚷,时时令人觉得仿佛有大难临头似的,使人心焦气闷,茫无边际的世界中没有一片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命运之神摆布。但是换一个观点来看,却又得到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你不去想海雾耽误了你的程期以及给你带来的不舒畅和危险,你若聚精会神地去看这种现象,这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平谧如镜的海水,许多远山和飞鸟被它盖上一层面网,现出梦境般的依稀隐约,海天相连,梦幻无限,仿佛一伸手你就可以握住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四围全是广阔,沉寂,秘奥和雄伟,真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这不是极愉快的经验吗?
      诚然,以此例来说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有其不足之处,诸如将审美中的知觉特征绝对化,完全排斥审美中功利和认识的因素等。但“心理距离”说确有其价值之处。在美产生的学说中就有“距离产生美”之说,近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朦胧派的发展,它的理论根源也可能来源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至少也是受到它的启示和影响。
      审美的“心理距离”说,对我们审美活动开创了一种方法。它虽然现在还没有被严密的现代科学实践所验证,也没有得到心理学的分析所认可,但这恰好说明了它的广延性和供研究的价值。
      总之,“移情”说和“心理距离”说同属于审美心理的范畴,共同服务于人们的审美活动,为提高人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供理论性的指向。

    推荐访问:心理 说和 移情 审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