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游走在实然与应然夹缝中的高校学生评教] 应然与实然

    时间:2019-01-16 03:24: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学生评教是高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学生评教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学生对“有质量保证的大学教育”的应然诉求使学生评教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高校应该以积极措施和态度来妥善处理学生评教,使其成为学生权益保障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学生评教;实然分析;应然诉求��
      
      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使得教育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由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基本上促使各高校确立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各项制度得以完善,其中学生评教就是重要一环。学生评教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即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价值满足学生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价值增值的目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评价过程中信息链条的完整性及信息的对称性,从评价信息的确认、沟通渠道的建设、信息失真的控制到信息利益人的权力消解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扭曲,都会使学生评教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学生评教有多种方式,如网上评教、座谈会、问卷调查、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网上评教充分利用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势,节省了传统手工操作的成本。多数情况下,网上评教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而基于保护学生的设计,教师本人通常是所教课程结束之后才看到评教结果,对课程教学的进程难以起到调控作用。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由于人力、时间及物力所限,也难以取得实质效果。相关文献和高校学生评教的实际情况表明,学生教学信息员这种形式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即以此为主要评教方式进行分析。�
      
      一、学生评教的实然分析�
      
      学生教学信息员基本上由各班的学习委员担任,但并不排斥其他学生反映问题。尽管高校都注意到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学生教学信息员来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评教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得到所有管理人员的支持,尤其是二级教学单位的负责人。�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信息员反映某教师上课时放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电影,三学时的课不是提前下课,就是以做习题的方式打发时间,有时会以某些理由不上课。按照例行程序,接获信息的工作人员将此信息反馈到教学单位,由于教学单位主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不在,信息转到该教学单位主管学生工作的某负责人手中。很快就有一份包括两个班学生签名及他本人签署的关于前述教师与信息员信息针锋相对的意见送到教务处。该负责人的意见是:如果是教师的问题,分院将严查;如果是信息员的品质问题,请教务处严查。与此同时,信息员打电话给教务处工作人员要求撤回信息单。教务处做出快速反应,一边做信息员的安抚工作,并向前信息员了解情况(学生干部有变动,所以信息员也变动了),一边紧急约谈该教师。调查的结果是:信息员的描述基本属实,但由于他在描述的同时,夹杂了个人感情色彩,使得事情复杂化了。该教师解释了学生联名信的缘由,她接到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的电话,要求她拿出能证明她不是信息员所说的证据来。于是她直接给两个班的班长打电话,由班委会组织了这起签名给她证明的事件,由此造成了信息员的巨大心理压力,迫使他想撤回信息单。�
      
      (一)信息链分析�
      信息传递及处理路径如图1所示�
      评价教师的信息从学生信息员那里产生后,被传送到教务处的工作人员手中,然后被转呈给教师所在的教学单位的负责人并要求其对信息进行核实,但负责人直接将信息告知教师本人,教师本人动员其他学生为其辩护,学生的辩护信息连同教学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再反馈到教务处。在这个链条中,教务处作为教学工作管理部门,既是制度的设计者,也是制度的维护者和冲突的裁决者;二级教学单位本身就肩负着自身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理应配合教务处更好地进行质量保障。在这个链条中,初始信息是信息员发出的,但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对信息员来说是未知的。由被评教师、教师所在教学单位及同级同学所发出的压力也是信息员一开始未曾预料到的。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最终演变成权力角逐,信息员的合法性被消解。�
      
      
      注:初箭头表示初始的信息传递路径,细箭头表示信息处理路径。�
      
      (二)信息质量的检验�
      在信息传递链中,教务处是一个关键角色,接收到信息后,没有直接组织相关人员对信息质量进行检验,而是由教学单位自己来核实。作为教学单位,不能说其对所辖教师的基本情况不清楚,作为二级教学实体的分院,出于种种考虑,以消极态度对待学生评教,人情顾虑是其中之一;另外的考虑则与分院的利益直接挂钩,在实行目标考核管理的高校中,分院对“加分”与“减分”是相当敏感的,担心学生评教会损害其局部利益。这里就暴露了一个缺陷,即教务处作为一个职能管理部门,在制度的制定上和推行上有其优势,但在制度执行力及监控上,就显得相对软弱。由此可见,信息质量的检验不能指望教学单位来承担,而应该有其他途径。�
      
      (三)信息不透明对权力的放纵�
      案例中的教师在明确得知信息员的信息基本属实的前提下,仍给班长打电话,要求其他学生证明她的“清白”,这一行为本身就宣示了教师权力感与优越感以及教师本人的傲慢。也许可以理解为只是教师的一种本能保护,但与教师职业道德操守却不相符。教师清楚无误地知道如何利用信息员的信息不对称劣势进行补救,在师生角力中,管理部门尽管明知学生评教的重要性,但在利益主体的平衡关系中,常常只能避重就轻,根本性的制度缺陷并没有得到改变。这些信息通常只在小范围内处理,对非当事人来说,仍是不透明的。这种不透明的处理方式并没有给权力的约束带来影响,相反放纵了权力。因为信息员固定由学习委员会来担任,教师很容易发现是谁反映了他的情况,信息员的评教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以上案例深刻地反应了学生评教所处的复杂情景,围绕评教所产生的权力角逐、信息不对称所潜伏的风险,以及制度设计缺陷给学生评教带来的巨大压力。尽管学生评教存在各种困难,但其必要性却是不容怀疑的。�
      
      二、学生评教的应然诉求�
      
      前面谈到,学生评教是一种价值评判活动,它与评价主体的个体需求密切相关。高等教育的转型――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精英教育时代,决定权在供求方――高校,大众化教育时代,决定权不可逆转地转向了需求方――生源方。生源数量与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高校是继续发展还是逐渐萎缩,直至消亡。因此有远见的教育学者和教育管理者无不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以什么机制来确保学校的发展而不是消亡,尽管高校在中国目前仍是人们戏说的“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但市场竞争却毫不含糊地深刻作用于高校的发展,每年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的新生没有到校报到就是一个明证。需求方对大学的渴求已不再是有书读就可以了,其所要求的是“有质量保证的大学教育”。�
      “有质量保证的大学教育”促使大学管理者认真面对来自市场的压力,思考给需求方提供一个可以信赖的、有保障的大学教育。围绕高等教育是否是消费品,曾有过许多争论,但仍未达成共识,但有些人比较认可“教育是一种服务,学习是一种消费”。应该说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以“服务”与“消费”来衡量各自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就可能出现偏差。这种观点主导下的学生评教,容易导向人事管理目标,即评价结果对教师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可能成为人事部门对教师进行奖惩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人际紧张,加剧人际关系的不信任感和恶化工作环境。因此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从相关的文献来看,抨击学生评教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反对以市场关系来定义师生关系,以维护教师尊严。因为教育毕竟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服务业只须按照行业标准确保服务规格,让消费者“物有所值”,就实现了服务的目的。但教育是一种严肃的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生命成长息息相关,它注重的不是当下的“消费”,而是长期的“濡化”,及“濡化”的附加值,它的神圣性非任何一种“服务”可比。因此,衡量或评估教师教育教学价值,就不能简单地套以“服务与消费”的操作流程,在对待学生评教上,我们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
      学生评教的价值历来为学者所称道,也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因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对教学现场有着深刻的认知,他们的意见对于教师的成长与专业进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亦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与成熟,学生评教是确保“有质量保证的大学教育”的有力手段。在这一点上,任何否定与排斥学生评教的思想及行为均不具有可获得支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郑丽君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学生评教中潜在的一些法律漏洞,如实体问题、程序问题及学术自由问题等,为学生评教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意义的见解。�
      
      三、学生评教机制的完善�
      
      (一)对教学信息员进行培训�
      在高校担任教学信息员的基本上是学生干部,他们的身份具有合法性。但是学生信息员对于信息的选择和采集则需要一定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在信息中反馈不掺杂个人情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尽可能与同学们多讨论。只要学生的评价范围限制在描述教学活动而不带个人情绪时,这些信息具有相当高的效度。�
      (二)对教学信息员进行有效保护。信息员被推到旋涡的中心,与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保密机制不健全或操作不当有关。处理信息时,隐去信息员的一切个人信息只是粗浅的操作性问题,更深层的保护既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也需要有制度来给予强化,明确指出教学信息员受学校保护,任何人不得滥用权力,妨碍教学信息员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
      (三)另辟渠道加强信息验证与监测�
      教学信息员容易受到波动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信息链过于扁平化,信息始终是在线性环境中流动,教学单位承担信息验证的风险就是直接危及教学信息员。因此应该在教务处、教学单位之外另设信息验证与监测机构,由第三方来对信息进行核实与仲裁。其结论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又克服了把教学信息员置于冲突中心的危险。�
      (四)重新审视政绩观。在现代大学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部分高校里,表面上的稳定即学生不出事、不闹事就是一种政绩。这种企求表面稳定的政绩观很容易忽视影响教学质量的深层次因素,也极易忽视学生对“有质量保证的大学教育”的正当诉求。高等院校是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机构,真正的政绩应该是给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学生评教则是通过促进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来确保学校的稳定。因此,大学的政绩观必须以学生的正当诉求为核心重新进行审视和加以定义。��
      
      参考文献:�
      [1]高鹏.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品头论足”[N].中国教育报.2007-7-3,第4版.�
      [2]邓菊香,姚利民.学生评教与学术自由之思考[N].高等农业教育,2004,(7):15-17.�
      [3]李世美.从市场供需理论角度对学生评教制度的批判[J].成都大学学报,2007,(1),19-21.�
      [4]潘艺林.“学生评教”信奉什么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27-31.�
      [5]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9.�
      [6]郑丽君.法律视野下的学生评教[J].江苏高教,2007,(2):82-85.�

    推荐访问:夹缝 游走 高校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