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从“婉约”走向“豪放”] 婉约与豪放的区别

    时间:2019-01-08 03:22: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不仅是“美”的理念与“术”的技能载体,而且是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反映着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态度、个性、教养、智慧、爱心等人文特征。
      多年来,在美术课堂中,过多地在“术”字上下功夫,用“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应该这样画”,“不应该那样画”。这里我姑且把它称之为“婉约派”的教学方式,这一“范例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更为严重的是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真正的美术教育应该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与对话”,人对自然的主观认识和想象,也就是我个人认为的“豪放派”的教学方式。二十一世纪的教学活动应该更多地体现开放性与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在设计与决定美术教育的方向、内容和形式时,我们才能重新确立美术教育的价值能力,更多地体现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促进人格发展的综合素质的教育。
      一、淡化结果,注重学习进程
      多年从事基础美术教育,我注意到儿童绘画中包含着一些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我们成年人是无法想象得到的。而教师和家长总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去“制造”一些小画家、小天才,殊不知过于功利,过于注重结果的想法,阻碍了学生天真的自然发展,初中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训练,我们不可能打造出那么多的美术天才,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接受美术训练的过程中获取了什么。在教学中,是否也会更多地体现“启发”和“引导”,而不是“规范”和“指责”呢?
      如我在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怎样通过作品来表现主观的情感”一课时,让学生自由发挥。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幅画面用笔稚嫩、随意,有点粗糙,更无技巧可言。他画了四个太阳,分别为绿、蓝、黄、红色的太阳,用笔大胆,色彩丰富,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请这位同学上讲台给大家谈谈他的创意,他的回答更让我惊讶,四个太阳分别代表四季的阳光,绿太阳是春天的太阳,绿色阳光催的大地吐绿,万物复苏;蓝太阳代表夏季的太阳,因为老师说过蓝色是冷色调,能给人带来凉意;而黄色当然是代表收获的金黄秋天;最后他希望冬天的太阳是红彤彤的,照得大家暖洋洋的。我除了给他的创新思维和美好爱心予以大大赞扬之外,又怎能苛求他画得像不像,画面是否完美呢?
      二、发展与完善个性,以虚求实
      学生,或者说人类,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朦胧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与歌舞。因而,对于他们的教育与引导,最好的方法不在于急着传授技能技巧,而在于“唤醒”和“鼓励”――唤醒他们对事物的敏感,感受生活,提高审美能力,鼓励他们的创造精神,因为没有创造就缺少艺术的生命力。
      美术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它的价值功能在于:它对个性空间的要求更为广阔,对于孩子来说,它真正的意义在于用绘画这一特别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是一种纯真的行为、独特的语言。对于那些能够成长或有志于成为美术专才的学生,他们的训练又应另当别论,而对于更多的对美术有着最朴实热情的孩子,教师是否应该更宽容呢?绘画原本是他们充实生活,表达感受的一种轻松的享受。
      美术课堂教育当然不能完全让“婉约”一派下课――摒弃美术技法的传授。如若这样学生在作画时就会手足无措、不得要领,但这种传授不是教条的硬灌,应该是“授人以渔”,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取得对事物的直接经验。应让他们逐步学会:首先,发现:利用各种手段去发现,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自己的美术欣赏、美术创作准备好素材,训练一双具有鉴赏力的眼睛。其次,交流:学会相互交流、发表见解,更学会利用获取的信息、经验来提高审美情趣和绘画水平。再次,表现:用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在画中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意愿,画自己想画的、真实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去临摹,那种“复印”式的过于循规蹈矩的绘画会扼杀他们的个性。
      我在接手一个七年级新班时,同学和班主任都向我推荐一个“小画家”。打开她一本厚厚的画集时,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格式化的儿童形象,还有几幅经过过多修饰的风景、静物画。她的画精致、熟练,但又那么千人一面,失去了孩子应有的童趣。我首先赞扬了她技法的娴熟,然后又委婉地问她是否觉得这些画太雷同?是否有点缺乏鲜活的生命力?她十分诧异,因为没有人跟她讲过这些。我对她说:“如果你想成为画家,你就应该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心灵去画,画有生命的属于自我的东西。”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些学生作品更多的是体现了成人的意志行为,而不是学生自发的情感本性的流露。保护他们良好的个性,培养他们对艺术热烈的情感,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有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探索精神。
      三、海纳百川,培养开放式多元化的文化胸襟
      全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美术教育的功能绝不仅仅是“教会他们如何用笔画画”,而是在于关注生命、启迪智慧、提升情感、完善人格。我们不能轻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他们虽不能理解凡高的渴望与悲怆,但喜欢那些跃动的笔触和眩目的色彩;他们也不能读懂毕加索那怪诞的语言,但热爱画面上活泼的绘画符号,对于孩子来说,这就足够了。
      教师应该接受学生对于一个命题及材料的多样理解和多种表现形式,可以让他们选择水彩画来表现,也应该允许另一个同学用铅笔去描绘,甚至利用纸贴、泥塑。只重视学生技能上的表现能力,以能画一张老师教的、老师满意的画为荣,而忽略学生对生命的感受与热情,这不是真正的美术教育。当学生们对某些事物、人物、音乐、舞蹈乃至服装、建筑等有了别具一格的理解、感受之后,教师就要鼓励他们继续追求,以别样的视角去探究,要知道美育的文化内涵是在生活中孕育的。
      对人或事的评价是主体意识的一种本能,扩展到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一样,绘画作品的“优劣”本无标准答案,而只是获取信息、开拓眼界、完善自己作品的一种方式,无论对于名师大家的作品,还是身边同学的作品,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应让他们自己准备图片、资料,让他们带着不解的疑问、不同的见解、迥异的审美情趣,有备而来、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底蕴及民族、地貌等特征进行探讨,即便是小伙伴的“大作”,也可以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让他们小小的心灵能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采众长,这对于培养他们多元化的文化胸襟,拓展创造性思维,甚至影响人格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学生所获得的美术知识,取得的成绩不是自然生成的,是教师在新观念、新教法的指导下施教的结果。从“婉约”走向“豪放”,把画笔还给那些自在飞翔的心灵,留给他们一片自由想象、自由创造的天空。我们应让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回归即让学生在作画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活跃思维,释放心灵,完善人格。

    推荐访问:婉约 豪放 走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