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深化钳工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素质精良的专门人才|采掘电钳工如何提升自身素质

    时间:2019-01-07 03:27: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目前全国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有钳工专业,但各校钳工专业因地理环境、学生素质、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的不同而使有钳工专业的职业学校在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中职钳工专业因为教学成本底、实践耗材少、就业口径宽而深受学生家长的青睐,也因此而深受职业学校和社会的欢迎,尤其是工业发达省份对钳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旺,追求的层次更高。我校地处江苏南京江宁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长期以来,众多企业与我校建立联姻关系,对优秀钳工专业毕业生求才若渴,但是近来我校钳工专业毕业生在接收市场标准检验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作为钳工专业教师,为了能培养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钳工专业人才,我对钳工专业的教学现状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钳工专业相关教学现状分析
      1.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目前钳工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专业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专业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弱,不能灵活运用。二是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意学习。
      2.课程体系陈旧。
      在大力倡导课改和开发校本教材的今天,我们还没有开发出符合地区培养要求、地区学生基础特征和学校资源相配置的钳工系列校本教材,仍然沿用高教版教材。这样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最终的培养层次都是一个瓶颈。
      3.专业教师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大力提倡用双师型教师来提升学校培养优秀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方向没有错,很多学校近几年确实把双师比例提高了,可是没有多少真正具有高技能。另外,大部分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机械,给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带来很大的制约。
      4.技能大赛评价导向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现在中职校每年都有各级钳工技能大赛,而且上级把大赛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样往往导致学校的教学重心就是培养为数不多参赛人员,从而忽视对大多数同学的培养,因此出现真证书假技能的情况,这样迫使企业进行再次培训,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以上几方面说明现行的中职钳工专业教学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导致中职毕业的“中级钳工”与生产企业所需的“中级钳工”在操作技能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使企业难以接受这样的“中级钳工”,由此会带来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不好的评价。
      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培养目标
      1.重构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厘清基础课功能,强化服务专业,精减部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较远的理论教学内容,加强文化素质和科技文化类课程,将新时期思想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文体社团等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规划课程时应在遵循认知归律基础上(从专业意识建立到职业岗位能力形成)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3)构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将源于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转化为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确保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紧密关联。即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资深专业教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对从企业获得的多个项目工作岗逐一进行分析,分析被加工零件、涉及到的工艺装备、工艺编制流程、零件的技术要求等,将相同的工作项目归纳在一起,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形成专业课程。
      2.重构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现行岗位群分布及专家归纳,工科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可分为从新学徒到普通技工、再到高技能人才的三个递进阶段,按此规划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框架,并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培养目标特点安排合适课程,使校内学习阶段与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相对应。即按新学徒特点、普通技工特点、高技能人才特点分别制定入门学习阶段课程、专项学习阶段课程、综合提高学习阶段课程,形成从入门学习到专项学习,再到综合学习的课程体系框架。其中,入门学习阶段要完成入门知识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专项学习阶段要完成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学习阶段要完成综合技术和技能训练。对于同一阶段内各课程,既要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又要兼顾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均衡使用,还应按专业教学要求,调整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钳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这样的课程体系,能把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便于工作经验的积累;能把显性的人文素养培养和隐性的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辅以基础课程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三、改革钳工专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
      1.传统的钳工专业教学模式。
      传统的钳工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采用“教师按教课书教,学生按教课书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这种模式注重的是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专业教学的体系,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容量大,但是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其结果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与实习操作及实践应用脱节,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重任。
      2.丰富钳工教学模式,提高钳工教学效益。
      (1)实物教学
      传统的理论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展示自己深厚的知识功底,对一些直观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或不屑一顾或条件不充分,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实行“一体化”教学后,课堂教学可以展示多样的实物教具,并配以适当操作形体演示,提高听课的效率。如:讲刮削,老师进教室的时候拿着长长短短的各类刮刀,学生就开始议论:“这是什么?”注意力也就集中了。老师讲课时做示范动作,学生不由自主地比划,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接受情况良好。这种方法使教师面对实物讲得透彻、确切,学生面对实物看得清楚、听得明白。
      (2)分层教学法
      学生素质有差别,体质有强弱,接受能力也有快有慢,因此,要区分层次,根据学生的体能、素质的不同,制订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让体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让体力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吃得了”,调动和维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比如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适当降低标准要求,要求体能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加大钳工量、提高钳工精度,等等。
      (3)行为导向教学
      主要内容是:根据钳工技能(及钳工职业技术鉴定考试)的要求,选择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课题讲解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结合实操训练展开学习,巩固知识。例如,以锉削“铸铁件”为实操课题,除讲解“锉削与锉刀”知识,同时围绕主题讲解“百分表”、“万能游标量角器”等量具知识,复习巩固(或加深理解)平行度、垂直度等公差知识。“课题式”的教学方式将几门课程或一门课程的几个部分融为一体,相互渗透,让学生跟着课题,边学边用,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训练。
      (4)“一体化”分组现场教学
      “一体化”的分组现场教学与传统的“分组现场教学”是有区别的,从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与实习操作完全同步、完全融合,即将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又讲操作要领,安全注意事项;从教学过程上,一个或两个老师交替讲解,或一个老师讲解与操作结合。“一体化”分组现场教学,“分组”使每个学生能够更好地看清老师每个示范动作、机床结构、刀具角度等,能够更好地听清老师的每一句讲解。“现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克服一般现场教学的走马观花、理论与实际两层皮。这种教学方法我在“钳工常用设备”(钻床、砂轮机与钻头刃磨等)的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钳工案例教学模式
      由于钳工工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运用被加工工件经常出现的错误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钳工工艺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钳工实习时加工的工件出错误很普遍,教师可通过归类讲解,这样运用实例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就案例进行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6)钳工技能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模拟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钳工教学可以使钳工技能与理论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互动更加活泼有效,课堂教学效益更加明显。钳工多媒体教学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运用电脑、电视录像进行教与学,二是多媒体技能演示教学系统的开发利用。
      (7)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课题形式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互动式教学。例如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和方法后,让学生根据图样要求和学过的知识与加工方法,设计出更多的加工工件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对那些正确可行的方法加以肯定,对那些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搞“小制作”、“小发明”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工具、家用工具、玩具等。这样,既能巩固、提高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并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对所学知识变通性的发展和独创能力。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灵活选择方法穿插教学,很容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去体会理论,检查理论,以实现学生较快的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及钳工工艺相关理论,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三、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确实提高学生培养素质
      一个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往往直接反映在教师的层次上,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反映更为明显,因而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要求尤为重要。
      1.结合教学安排,努力培养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通过提升教师的水平去提升学生的水平。具体做法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教师一体化统筹。按照教学要求,“一体化教师”应是“双师型”的,即除了应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持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专业理论教学时是教师,在传授操作技能时是“师傅”,是能工巧匠,能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对教师、学生的培养是双赢。
      2.改革师徒结对考核标准。以前的师徒结对更多地强调徒弟听多少课,最后上一堂汇报课,现在考核改为把师傅指导的结果评价放在徒弟上课的标准上,并且直接和师傅津贴兑现。这样师傅指导的得法与否,指导的多少与否,将直接反映在徒弟的业务水平上。
      3.创新教学活动安排,激励教师深层次提升。我校近几年一改以前的活动模式:教研活动采用同课异上比赛、编制导学案、举行评课比赛等形式,通过几轮下来,老师提升很快。
      4.在课务安排上,考虑教学梯队的建立。以老带新能继承传统,促进创新。这样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四、加强钳工专业学生素质建设,培养素质精良的专门人才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对学生素质要求也有新的内涵和标准。特别是在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重视并采取方法得当的措施加强学生的素质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也是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必由之路。
      1.转变传统观念,牢固确立素质教育意识。
      传统重知识观念尚存,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已经不亚于普高,营造的重知识重能力的氛围也很浓厚,但社会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认识上仍有偏差,从而导致学生职业目标和市场需求目标脱节。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推行素质教育,突出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自控力、创新力和社会适应性等各方面综合职业能力。
      2.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全方位提升素质。
      在加强学生常规德育素质培养时,还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专业素养的培养。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同时结合专业实践课程让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增加感性认识,提高技能水平。这样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学校人向职业岗位人的身份转变。
      从教师的内涵抓起、课程体系的优化、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纠正技能大赛中的不当做法,着力提升地区学生的整体水平,一定会达到素质精良的人才标准,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钳工 教学改革 精良 深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