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高中四个均值不等式 应用均值不等式常规方法巧解竞赛题

    时间:2019-01-06 03:23: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均值不等式试题是历年竞赛题的热点内容,利用均值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创设应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配合一定的转化、变形、构造技巧,这样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赖常规方法,转变解题思维,竞赛题也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 均值不等式 常规方法 巧解 竞赛题
      
      江苏省一级刊物《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年第九期《美妙的构造技巧――对偶法》一文,让人耳目一新,感叹其构造之精妙,思维之独到。文中涉及问题多是竞赛题,作者通过构造对偶式的方法,使问题轻而易举得以解决,给人启迪。历年全国乃至世界级竞赛题中涉及均值不等式的试题较多,考生上手比较困难,正确率低。为帮助考生解决竞赛中的实际困难,提高竞赛得分率,下面我用均值不等式常规方法巧解竞赛题中均值不等式试题。
      定理(均值不等式):若a>0,b>0,则有≥。
      推论1:若a>0,b>0,且a+b=L(其中L为常数),则有ab≤(当且仅当a=b时,取得最大值)。
      推论2:若a>0,b>0,且ab=L(其中L为常数),则有a+b≥2(当且仅当a=b时,取得最小值2)。
      由此可见,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其成立的条件,即“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均值不等式及其推论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它的证明比较容易,这里不再累述。
      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其理解和把握总感到困难,究其原因有三:第一,学生对均值不等式理解、掌握不到位,不能正确使用均值不等式;第二,由于许多能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的问题往往比较抽象,学生想不到,没有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问题的意识;第三,往往能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竞赛题,通常需要转化、变形,甚至构造,而这些对学生基础要求很高,需要丰富的想象能力,这使得大多数学生望而却步。
      然而,一旦构造成功,即使是基础一般的学生,也可以看懂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的问题。所以,利用均值不等式解题又总是让人着迷。
      例1:(第26届独联体奥林匹克试题)
      求证:对任意实数a>1,b>1都有不等式+≥8。
      分析:原式左边在a>1,b>1这一条件下,有a-1>0,b-1>0,所以可看成是两正数之和,而右边是常数,从而想到使用均值不等式。
      证明:∵a>1,b>1
      ∴a-1>0,b-1>0
      ∴+(b-1)≥a①
      +(a-1)≥b②
      ①+②得+≥8
      当且仅当=b-1=a-1,即a=b=2时,取等号.
      例2:(第24届全苏竞赛题)
      已知a,a,…a∈R,且a+a+…a=1,
      求证:++…+≥。
      分析:由于a,a,…a∈R,且a+a+…a=1,而所要求证的不等式右边是常数,由已知不难发现=,从而对左边施行均值不等式。
      证明:∵+≥a①
      +≥a ②
      ……
      +≥a n
      ①+②+…+n得++…+≥成立,
      当且仅当a=a=…=a时,不等式取等号.
      例3:(亚太地区竞赛题)
      已知a,a,…a∈R,b,b,…b∈R(i=1,2,…,n),且a=b,
      求证:≥a
      分析:由于a,a,…,a∈R,b,b,…,b∈R,不等式左边每一项都可以看成正数,从而联想到使用均值不等式。
      证明:∵a,b∈R
      +(a+b)≥a
      从而有≥(a+b)≥a
      又a=b
      从而≥a.
      点评:本题的证明联想到均值不等式,注意到左边每一项都有分母,从而考虑利用均值不等式去分母,使问题得证。
      例4:(第36届IMO竞赛题)
      设a,b,c∈R,且abc=1,
      求证:++≥
      证明:∵a,b,c∈R,且abc=1
      ∴==
      同理:=,=
      又+(+)≥①
      +(+)≥ ②
      +(+)≥ ③
      ①+②+③得
      ++≥(++)=(bc+ac+ab)≥=
      从而原不等式成立(当且仅当a=b=c=1时不等式取等号).
      点评:本题在此仅提供利用均值不等式的解法。
      例5:已知x,x,…,x∈R且x+x+…+x=1(n∈N,2≤n)
      求证:+++…+≥。
      分析:由于已知x,x,…,x∈R且x+x+…+x=1
      所以(1-x),(1-x),…,(1-x)均为正数,可以考虑利用均值不等式,去分母来证明。
      证明:∵x,x,…,x∈R且x+x+…+x=1
      ∴x∈(0,1) (i=1、2、…、n)
      ∴+≥①
      +≥ ②
      ……
      +≥ n
      ①+②+…+n得
      +++…++≥
      从而:+++…+≥成立.
      (当且仅当x=x=…=x=时取等号)
      例6:若α、β、γ为锐角,且cosα+cosβ+cosγ=1
      求证:cotα+cotβ+cotγ≥
      分析:这是一个关于三角函数的问题,如果采用三角函数去化简,变形,问题将难以解决,但如果注意到α、β、γ为锐角,不难得出:
      sinα+sinβ+sinγ=2,故构造平均值不等式加以证明。
      证明:∵cosα+cosβ+cosγ=1
      ∴sinα+sinβ+sinγ=2
      又设M=cotα+cotβ+cotγ=(++)-3
      又:+sinα≥3①
      +sinβ≥3 ②
      +sinγ≥3③
      ①+②+③得++≥
      从而M=cotα+cotβ+cotγ=++≥.
      (当且仅当cosα=cosβ=cosγ=时取等号)
      点评:本题得以证明的关键在于巧妙地构造+sinα≥3①
      +sinβ≥3 ②
      +sinγ≥3 ③
      运用均值不等式,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7:(1990年日本CMO代表第一轮选拔题)
      设x、y、z∈R且x+y+z=1
      求:++的最小值。
      分析:本题解法很多,但均值不等式的使用,使问题轻松解决
      解:∵x、y、z∈R且x+y+z=1
      ∴++=(++)(x+y+z)
       =14+(+)+(+)+(+)
       ≥14+4+6+12=36
      当且当y=2x且z=3x时,即x=,y=,z=时,++取得最小值36.
      例8:(1998年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
      解方程:x=+。
      分析:本题可采用对偶法解决,这里我给出一种简单常规解法。
      解:设A=,B=,
      则A+B=x①
      A-B=x-1 ②
      A-B=1-③
      由①+③得2A=(X-)+1
      从而2=(x-)+1,即(-1)=0
      ∴=1
      解得:x=,x=(舍去).
      以上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常规方法,可见,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以通性、通法为主,追求一种朴实的作风,让学生感到不偏不怪,让学生感到亲切,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加强对通性、通法的研究,这无论是对指导教师教学,还是对培养学生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不等式 常规 均值 方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