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思考】

    时间:2018-12-28 03:35: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经济常识思考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情况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没有农业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地位。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农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均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其次,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最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3.发展道路、方向。
      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就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道路。加快农业发展,一靠政策,即坚持和稳定农村经济政策;二靠投入,即逐步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靠科技,即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切实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四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五是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当前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关键措施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六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
      4.农村经济结构。
      (1)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①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
      ②农业内部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效益差,表现在农产品结构(种植业与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比例)、产品质量(优质、安全)、区域结构(布局单一)等方面。
      (2)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巩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关键措施,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如何进行
      ①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牢牢把握住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加工转化水平上下功夫。
      ②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
      ④农业结构调整要依据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
      5.增加农民收入。
      (1)意义
      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
      ③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④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怎么样(措施)
      ①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把农业工作的重点由增加产品产量转移到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走“两高一优”之路,科技兴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
      ③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中的第三产业,推动农村城镇化。
      ④既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⑤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⑥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和教育,注重对农民的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二、哲学常识思考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是正确的意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指导作用。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根据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农民的小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小康。
      3.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要依靠“三农”自身的努力,是内因,是根据;国家的惠农补贴政策是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4.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情形。
      事物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可以引起质变。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果、农产品结构可以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当重点来抓,解决好9亿农民的利益问题应该是重中之重。
      
      三、政治常识思考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关要认真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等,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着力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三农”问题。
      3.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4.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参考文献:
      [1]程树礼.思想政治一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汉云.思想政治二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全会 三中 思考 十七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