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对梁任公先生的“热心肠”深层次解读_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热心肠

    时间:2018-12-26 03:42: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的梁任公是位“热心肠的学者”。关于“热心肠”,文章试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层次解读:一是梁任公待人热情,体现在演讲的准备工作、演讲的内容、出席演讲的风貌、演讲的影响方面;二是梁任公做事积极的性情,体现在演讲的内容上。如:引用的《桃花扇》的部分内容、杜甫的诗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引用的古诗《箜篌引》以及梁任公自号为饮冰室主人等方面。
      关键词: 梁任公《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箜篌引》饮冰室主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刻画了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沉稳、幽默、潇洒、睿智,既谦逊又自负的学者形象。课文结尾时说梁任公先生是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梁任公先生的“有学问,有文采”的性格特点很容易理解,在文本中很容易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内容。至于“热心肠”的特点,学生即使找到相关内容,理解也很浅显。而“热心肠”正是体现梁任公高贵而难得的人品,是文本的亮点也是文本的难点。但是,有不少教师在教授此点时,往往引用的是文本中以外的梁任公先生的生活故事加以说明。笔者认为这样不好。虽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不能紧扣文本,无助于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文本中有足够的内容来说明此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悟文本感受梁启超的“热心肠”,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热心肠”在辞典中的意思是“待人热情,做事积极的性情”。“待人热情”体现在梁任公积极帮助青年人方面。青年人是国家前进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的未来。只有青年人的发展道路正确了,国家前进的方向才会正确;只有青年人前途无量,国家才会有锦绣前程。可见,青年人的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而梁先生积极帮助青年人、启迪领导青年人,不仅体现了他“待人热情”的一面,更能体现他对国家的热爱之情。首先,从演讲的准备工作上看,“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从这句话不仅可以看出梁先生的治学态度严谨,而且还体现了梁先生对启迪青年人的那份热情。其次,从讲演的内容上看,引用的古诗有:《箜篌引》、《桃花扇》、杜甫的诗歌等等,不仅体现了梁先生博闻强识、旁征博引,还体现了梁先生对青年人情感的引导启迪。关于这些内容,笔者将在后面的阐述中详述。此外,从出席演讲的风貌上看,一个稳健、潇洒、精悍的学者形象,也可见梁启超对这次演讲的重视。一出台就是精神抖擞,良好的精神风貌更加振奋人心。最后,梁先生的演讲给青年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都是从侧面描写体现出来的,如:“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任公“待人热情”的一面,对于引导启迪青年人可谓是用心良苦。
      “热心肠”还有一点是“做事积极的性情”。梁先生一生都在积极地做事情,从戊戌政变到组织护国军反袁以及到各地讲学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等。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柱,那就是爱国之情。梁先生的爱国在文本中也有体现,只是涉及的课外知识多,比较难以理解。但是,这恰巧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文本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现:
      一、引用的《桃花扇》的部分内容。关于此点,学生能找到文本中相关的内容,但是,学生一般理解为梁任公演讲感情投入深,感情充沛而已。那么,梁先生为什么演讲到此处“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呢?文本中引用的《桃花扇》部分内容是“左良玉在听到崇祯帝上吊而死”的消息时悲痛万分而唱的一段曲词。崇祯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生前也曾有过远大的抱负。他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希望改变明朝的命运,但是当时明朝已经内忧外患,最后只能是以失败告终,而他自己也悲惨地上吊而死。当讲到这儿时,梁先生想起了命运相似的曾经被寄以厚望的君主光绪帝。曾几何时,梁启超等人和光绪帝发动戊戌政变,君臣一起策划美好的未来,希望借此改变国家命运,使国家强大起来。但是,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光绪帝被软禁,抑郁而死,一切终成泡影。于是乎,说到崇祯帝上吊而死时,梁先生“不能自已”“痛哭流涕”。既有对光绪帝的怀念,又有着对国家命运何去何从的担忧,不是爱国深切怎能体会得了呢?
      二、当梁先生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高兴地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这句诗写于唐朝基本上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当杜甫听到朝廷军队已经收复了部分失地,此时已经收复蓟北时高兴的“欲狂”之状。梁先生讲到此时就好像看到朝廷割让的土地一一收复回来,祖国大好河山就好像完全收复了一样,不禁“张口大笑”,这其中只有心系国家、内心满怀着深厚的爱国之情的梁先生才能切身体会其喜其“欲狂”。
      三、引用的古诗《箜篌引》。这首诗歌说的是一位看守黄河渡口的士兵子高,一早出去时看见一位狂夫,披发提壶,步行要渡黄河,结果渡河而死,他的妻子阻止不住,也坠河而死,死前鼓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回来后,子高告诉其妻丽玉,丽玉非常感动,作了《箜篌引》,从此广为传唱。诗写一位狂夫不顾家人所劝渡河而死,实际上所表达的是一种疯狂的人格力量。是抗争的极致,也是一种执着地追求理想至死不渝的精神。讲到这儿,梁先生想起了昔日的战友――谭嗣同,谭嗣同是为中国政变牺牲的第一人。正是执著的追求――追求国家富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驱使着谭嗣同坚定不移地像《箜篌引》里的狂夫一样奔赴死地!谭嗣同如此,梁任公先生也是如此。
      四、梁任公自号饮冰室主人。“饮冰”源自于《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后人用“饮冰”比喻重任在身内心之忧虑。梁先生自号“饮冰室主人”,就是把国家的前途、朝廷的任务、人民的命运当成是自己的重任,无人逼迫,无人强压,恰是梁先生内心真挚的爱国情感促使着他主动担当这个重任,并且为之日夜难寝,内心焦虑,痛苦万分,一生奋斗,死而后已!
      我们知道,梁先生在那个生灵涂炭的岁月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挫,但是他并没有气馁,反而越挫越勇,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是深厚而真挚的爱国之情,是他一生奋斗的支柱。而今,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对祖国的热爱却是亘古不变的。我们要让今天的学生、明天的“希望”牢牢记住这份情感,并且世世代代相传,延绵不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授,笔者发现这篇课文教学目标不仅要实现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等写作技巧,还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孔尚任原著桃花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版.
      [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高中语文教师用书(第1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庄子.中华书局出版,2007.

    推荐访问:热心肠 深层次 解读 梁任公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