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语文课堂中“教与学”的快乐:有创意的语文教学游戏

    时间:2018-12-24 03:23: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体验“教与学”的快乐为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能使师生在四十分钟内拥有轻松快乐的教学心情,而且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项坚持”
      
      1.坚持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就是相信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能力,老师就要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细心勘探,发现深处的宝藏,把它们开发、挖掘出来。有了老师的信任孩子们定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投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相信学生,就是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平时我们听的一堂低年级学习生字时,老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或与同桌一起讨论怎样记住它们。学生往往会想出了许多很好的记字方法,而这写方法往往是我们老师没有办法事先在备课的时候预测到的。
      有了相信学生的思想,就会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交流讨论的时间和动手操作的时间。
      2.坚持人人平等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地教与学,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
      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全班学生完全平等,没有“好生”、“差生”之说,观念上我们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3.坚持尊重个性
      尊重个性,在教学中主要是尊重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创新精神。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个知识的掌握,可以有多种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个鼓励: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相互争辩;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
      提倡争论,生与生、生与师之间都可以进行辩论,只有在这样的民主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自主学习”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种渗透”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教育其实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可以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1.坚强意志的渗透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军神》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刘伯承)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2.灵活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比如《跳水》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所蕴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保持积极情感的渗透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苦柚》中浓浓的思乡情,《少年闰土》中的少年友情,《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子情,《秋天的怀念》的母子情,《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爱国情,《再见了,亲人》中的国际主义情谊,等等都是极好的范例。
      4.自我调节意识的渗透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这样,个体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证心理健康,发挥心理潜能。因而,语文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比如调控情绪、自塑性格、主动磨炼意志等等。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就应该注意这一点。可以先指导学生找出廉颇绪变化:不服气→佩服→惭愧,继而讨论廉颇情绪变化的原因。学生在接受语文训练的同时,懂得了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实现了提高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目的。
      
      三、语文教学中的在教学中的“五个结合”
      
      1.教与学的结合
      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课上,教师要善于把问题、困惑摆在学生面前,“激”他们出学法,出思路,出智慧。教师要为学生让时空,把尽量多的时间、 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让舞台,把尽量多的表现机会留给学生,激发教学的活和课堂的活。
      2.学与练的结合
      知识要靠一定的练习转化为能力。练的策略:精练、巧练、活练,以一当十地练。不搞题海战术,不搞重复练习,不靠家长帮练。通过练习训练思维,使学生从理解、巩固、运用,形成技能技巧的训练过程中启发思维。
      3.学与评的结合
      学生学的情况,经常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这些评价会不断激发学生取得新知识的兴趣和决心。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评价,引导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金三角”:方向:比昨天、定今天、促明天。方式:师评、自评、他评。方法:知识、态度、能力(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4.“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
      要使课堂上将教材、教案、教法、学习环境四者和谐同步,并呈现出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四者和谐发展的运作过程,就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把学生的自学劲头鼓动起来,变“要我学”“教我会”为“我要学”“我会学”。
      5.知识学习和情感交流的结合
      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的过程。在这中间,洋溢着师生情感的交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促进教学相长。
      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语文课堂中我们逐渐做到“三项坚持”、“四种渗透”、“五个结合”,将使课堂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能凸现师生教与学的快乐,能取得语文教学和心理教育的双赢。

    推荐访问:语文课 教与学 堂中 快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