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城乡联动,区域协作

    时间:2021-07-17 08:01: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体育教研活动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规模和档次高的有两年一届的全国和省级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但对于广大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来说,参与的机会不多。参与更多的还在于县市级教研室策划组织的基层体育教研活动和校级教研组活动。但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诸多不便和弊端,存在低效、无效的形式化现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为此,近几年我市推出了“城乡联动,区域协作”体育教研活动模式,成效显著,现就我市体育教研活动操作模式和经验与大家交流,以求共同促进体育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一、对传统体育教研活动的审视
      每学期初,县市教研室体育教研员都会制定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确定研修主题,安排1~2次全县体育教研活动,各校体育教研组也会根据上级教研室的要求落实布置校级体育教研活动。但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不良现象和问题。
      1.“看热闹”现象
      所谓看热闹现象是针对部分学校的校级体育教研活动来说,如今许多地区的学校由于规模小,班额少,相比其它学科来言,体育教师在学校里又是“弱势群体”,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配备少,师资力量又比较薄弱,基本无法独立开展教研活动,只能把体育学科的教研活动融入到包含着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综合组之内。虽说各学科间的教育教学都有共性之处,但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专业性的技术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相差甚远,各学科教师在一起听课、研讨,犹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收效甚微。
      2.“独角戏”现象
      在县市级体育教研活动中,体育教研员一般都挑选具有培养潜质的、教学功底和教学能力较好的青年教师来上研讨课或展示课,从选课、备课、磨课到上课都给予全程指导和培训。这对于参加上课展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佳的锻炼提升的机会,但对于其他前来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来说,所能得到的仅是观摩和旁听而已。虽说教研员在活动通知中也要求前来参加活动的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研讨内容进行准备,要求他们根据研修主题进行备课、试教,但整个县市有好几十所学校,百十来位体育教师,县市教研员很难进行有效管理,不可能对他们一一进行有无准备、有无试教的检查,许多老师只是应付性地上交千篇一律的教案和虚假的课后反思。
      3.“一言堂”现象
      每次研讨观摩课后的探讨交流环节中,我们往往见得最多的是执教老师对该课的回顾和所得所思的阐述,以及教研员、个别骨干教师的点评,绝大部分的教师都只是忠实的听众,有的甚至在私下拉家常。终其原因,其一是在县市级的教研活动中,由于参与人数多,不可能让更多的人有现场发言交流的机会;其二就是大多数教师由于没有对研讨内容的深入实践准备,肚里无货,也就无话可说;其三就是一部分老师觉得自己资历与水平不够,在这样大的场合羞于出口,不敢亮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以上种种不良现象,导致教研活动步入形式主义,严重制约着体育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影响着广大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教研水平和专业成长。
      二、“城乡联动,区域协作”教研模式的实施
      近几年,笔者所在的奉化市体育教研室推出“城乡联动,区域协作” 系列化主题教研模式,即由一所教研氛围浓厚,业务能力较强的城镇中心小学联合某一区域内的若干所农村学校,互相协作开展系列化主题教研活动。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研活动形式,扩大了活动的辐射面,促进了城乡学校间的交流,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在体育教研活动中探索出一条合适的研修新路子。
      1.划分教学协作区域
      市教研室根据各乡镇的行政区域位置,按照“就近组合、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相互带动”的原则,在全市19个乡镇学区成立4个教学协作区,各协作区大约由6、7所学校20位左右体育教师组成,每个协作区指派一名体育名师或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协作区负责人,全面负责协作区内的教研工作,市教研室将教研的重心下移,将研究的门槛降低,重点关注薄弱学校的发展。
      2.确定研修主题,制定协作区工作计划
      学期初,各协作区负责人(组长)结合市教研室提出的研修主题,先组织协作区内所有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理论资料进行自学,一周后组织各校教研组长进行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研讨、汇总,对主题作一次更深入、更全面地剖析,并讨论制定了施教内容、展示上课教师、集中展示地点和个体实践时间与形式,最终形成学期协作区研修计划。上学期我们协作区的研修主题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一般每学期计划安排两轮研修活动,每轮有3所学校3位教师进行课堂实践展示。
      3.分配落实任务,进行校级个体研究与集体备课
      各体育教研协作区确定了学期研修主题和研修计划后,以市教研室的名义下发文件至各校,要求各校根据区域协作组制定的施教内容和研修主题,进行每位教师的个体实践研究和集体备课研讨。各校在个体独立备课、上课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研讨,实施二次备课,反思实践得失,形成共识后修改教案,最终形成校级实践教案。
      4.同课异构,区域展示交流活动
      根据学期初协作区体育教研计划,安排一天时间在某所学校进行集中同课异构区域展示教学研讨活动,来自不同学校的三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展示。课前,每位上课者把教案发放到每位观摩者手中,让听课者在课前对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有个基本了解。
      (1)分组观察人人参与
      为了改变听课教师只需听课评课,真正参与度不高的现象,组织者把听课老师分成四组,分组对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例如上学期我们第一协作组在《仰卧推起成桥》一课的同课异构观摩中,第①组重点观察教师的语言,包括教师的讲解、口令、提问、评价语、导入语等等;第②组重点观察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强度;第③组重点观察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应用;第④组重点观察课的目标达成和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这样做能够使协作组每位教师都能带着任务和思考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边记录,边思考,经历与自我的对话,与同行的对话,与理念的对话。
      (2)反思评课提供选题
      反思和评课,如果没有指向,就容易堕入琐碎,牵扯细节。因此,我们根据各小组的观察记录,设定了四大块选题,供每位老师选择性深入思考。
      ①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哪?教学中有否突破?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目标达成度有何关联?
      ②三节课教师的教学语言有何特色?采用的课堂导入有何差异?不足和失误之处在哪?原因在哪?如何改进?
      ③技能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哪些困难和错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效果如何?
      ④学生在课中练习密度和运动量是否适中,练习兴趣如何?出现了哪些欠缺?其原因究竟在哪里?有何对策弥补?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课后的研讨交流环节,先由执教老师简要谈谈对课的理解和设计,反思课后的得失,然后分组由每位老师就不同选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思考。由于在课前参与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再加上针对性的记录观察和思考,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每位老师都有话说,都能直言不讳地讲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不同学校的老师把不同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方法进行激烈地碰撞,使研讨交流更为专业,更有深度。
      (3)专家引领提高认识
      名师、专家、教研员的参加是区域协作开展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每次活动我们都尽可能邀请市教研员或名师、专家前来指导,通过他们的讲座、点评、参与研讨等形式,及时提炼和总结,使大家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能初步形成几点共识。在与专家的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中,及时请教教学疑难问题、热点问题,从而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升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推荐访问:联动 城乡 协作 区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