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体育新课程视野下学生差异资源的价值取向与教学策略

    时间:2021-07-14 12:00: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学生差异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资源,它有利于多样化、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进,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相长。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接纳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并注意研究和运用适应学生差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新课程;学生差异资源;教育教学价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4-0001-07
      
      王崇喜,1946年1月出生,山东省济南市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1972年起在河南大学体育学院任教;1992年起先后被评为教授、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在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主持完成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主持完成国家体育总局项目1项,主持编写国家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球类运动——足球》2部。获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2项;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曾任河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现任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河南大学体育教育科学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兼任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河南省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体育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实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部2003年4月颁布实行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了符合大多数学生发展需要的基本目标,设置了适合部分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在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适应学生个体需要,关注个体、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相应地得到充分的发展,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回答。
      
      一、学生差异是一种教育资源
      
      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资源是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类别。其中人力资源构成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而这一主体又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层面。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学生本身是课程资源四要素之一,是课程生态环境构建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这一课程生态环境主体的认识。
      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们的体质,增进人们的健康,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作为文化和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归根结底是要满足人们的健康和文化的需要的。体育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生态资源主体的学生,其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同个体由于其遗传因素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学习风格、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不同,都会产生学习中的差异。学生个体差异,可以从个体本身差异和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理解。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是指,学生个体内部各因素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如学生所具有的兴趣、能力、素质、机能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生是力量素质较好而协调性较差,有的学生则协调性较好而力量素质发展较慢,有的学生身高发展快但肌肉发展相对慢等。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领会能力、刻苦程度、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运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如有的学生喜欢动,有的学生则喜欢安静,有的学生喜爱表现性的运动项目,有的则喜欢对抗性的运动项目等。另外,也有人将个体差异分为习得性差异和非习得性差异。非习得性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人的各项身体素质的遗传系数是不同的,如柔韧性、爆发力、有氧耐力等运动素质分别受身体形态、红白肌纤维类型比例、最大摄氧量等因素的影响,遗传系数较高;习得性差异主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教育环境加以影响和改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影响学生,并使他们的健康状况向良性方向发展。也有人根据人们思维品质的“准确性”和“迅速性”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敏捷而踏实(快而准)、敏捷而不踏实(快而不准)、不敏捷而踏实(不快而准)、不敏捷也不踏实(不快也不准)四种类型。
      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回避的。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人们一直期望控制和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被控制的对象不仅存在着多种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人们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在这些可能性中进行选择,才能控制事物的发展。“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可能性空间,这种可能性空间是由事物的差异性决定的,也可称作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发展的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不能回避的,试图通过一种途径、采用一种方法将存在着多种差异、有着无限多样性不确定性的学生培养成一个标准的人,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在体育教学中,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一种方法、一种要求对待存在多种差异的学生也是违背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
      根据预期的目的改变条件,使事物沿着可能性空间内的某种确定的方向发展,就是我们常说的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过程是根据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进行控制的过程。控制要在教育对象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某种发展方向的选择,这种控制的过程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我们要认识任何教育对象都有一定的可能性空间,而且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可能性空间,这种可能性空间是由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的;二是要了解教育对象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可能性空间是什么;三是在可能性空间中选择某一状态作为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四是控制条件变化,施加教育影响,使教育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向既定目标转化。因此,在体育课程建设过程

    推荐访问:新课程 价值取向 视野 差异 教学策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