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探析

    时间:2021-07-14 08:01: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把语言比作种子,则文化背景则是大地,只有大地的孕育,种子才能生长。语言离不开文化背景,因此,语言教学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在应用英语时,不论交际、学习、生活,都要以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为前提,否则会出现让人误解的情况或者不理解实际情况的状况。同时,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增长见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虽然在英语教学大纲做出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应规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迫于应对考试的压力,学生并没有真正重视这方面的学习,教师也只是在某些重要问题上一点即止,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仍需加强。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二、加强对整体文化背景的理解
      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例如,在中国,询问对方的个人情况属于礼貌,而在英语国家,询问对方年龄、收入、体重等个人情况是十分不礼貌的,英语国家的人十分重视隐私的保护,即“privacy”。比如在英国,常以天气情况、问候语等展开对话。在日常教学中,可多添加语境教学法,并让学生欣赏英语国家文化视频,让学生真正了解语句的应用。另外,当受到表扬时,中国人通常会表现地谦虚;而英语表达时,应表示感谢或者认同。
      除此之外,应对英语国家的政治情况、宗教信仰、历史地理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还应注意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 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 话题的选择, 禁忌语、委婉语, 社交习俗和礼仪, 等等。
      三、加强对词汇的文化背景的理解
      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含义也是不同的。在应用英语时,应首先考虑在英语国家中的含义,例如,数字“4”在中国是十分不吉利的数字,因为,“4”与“死”同音;而在英语国家中,数字“13”是不吉祥的数字,有很多楼层、门牌号都会直接跳过13,12之后直接是14,或是用12A代替13。这与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关,如. 最后的晚餐中的13门徒,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也成为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另外,西方有迷信说:如果葬礼中有13个人出席,那么其中一人会在第二年死去。这也是“恐数字13症”的一种由来。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背景来说明“13”这个数字的不吉利,因此在应用中要尤为注意。
      四、加强对社交礼节及习俗的理解
      社交礼节是指某文化或成员在特定类别的交际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则与习惯,英汉社交礼节因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 也不用“please”,如此等等,不是语言本身的字字翻译,而是文化的信手拈来。
      五、重视阅读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如果对这些文化背景缺乏理解,没有理解课文所需的图示,那么读者就很可能误读整篇文章。因此,文化背景知识的解码(decoding)是提高阅读水平的一个关键。The Invisible Poor这篇文章创作于1963年,文章详细分析了二战后美国社会存在的贫穷现象。在大部分中国学生的心中,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的、繁荣的国家,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人处于贫困状态呢?如果对这些背景知识不了解或不够了解,就很难理解这篇文章,这需要教师在课文讲解前详细地介绍文章写作时美国的实际情况,需要我们把文章放到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解读。读懂马丁?路德?金的文章I Have a Dream,了解文章写作时的文化背景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查阅了有关作者、种族隔离、美国民权运动等方面的资料,为课文的理解做好了准备。
      六、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如何激发学生探究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兴趣?这是长期困扰英语教师的一个问题,原因有二:其一,课堂时间有限,假设完全依赖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篇阅读材料进行背景知识解码,既费时又费力;其二,学生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解,那么要将文化背景知识内化到他们自己的认知图式中,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通过高级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发现,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去主动探寻文章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例如,当My Friend,Albert Einstein这篇文章提到贝多芬和莫扎特时说,贝多芬“创造”了音乐,而莫扎特“发现”了音乐。作者之所以这样比喻,是想要告诉读者莫扎特的音乐是简单的、自然的,是天籁之音,爱因斯坦的生活就像莫扎特的音乐一样也是简单的、自然的。为了让学生对两位音乐家的经典音乐有一些直观的了解,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两位音乐家的音乐,在课堂上边读边听,既可以了解两者音乐的差别,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也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使学生原来的认知图式得以调整、补充、丰富和修正。当然,在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时候,不能搞盲目崇拜,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各自的特点,适时地鼓励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作者单位: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辽宁省艺术学校))

    推荐访问:探析 英语 文化背景 教学 知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