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高职院校生涯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1-07-13 00:01: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应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传授与其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所需的特殊体育知识、技能,即生涯体育教学。为了使学生能适应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需要改变原有的传统课程模式,开设生涯体育课程,增加与各种职业相应的体育教育内容,为准职业人的健康素质打下扎实基础,引领终身体育。本文阐述了生涯体育教学的基本模式,选用两个专业学生进行生涯体育教学改革试点追踪调查,旨在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涯体育教育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易丽萍(1971- ),女,江西临川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江西南昌330013)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19-02
      
      一、生涯体育教育问题的提出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与要求,体育课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各学校的自身特点,对高校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验研究。这些模式都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引领“终身体育”为目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是根据“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育人为本,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健康第一”、引领“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素质的现代教育观,积极创设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结构,在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和培养体育素养的同时,积极推进创新生涯体育教学模式。生涯体育教学就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第一职业的特点与需要,培养与未来职业人职业技能、身体、心理有关的体育知识、一般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生体育锻炼能力,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二、生涯体育教育的作用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涯体育教学要完成的任务,不是仅仅以技能为中心,而是以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在内的全面教育。通过体育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拼搏精神、文明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改善学生的神经系统机能,提高神经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灵活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体育运动健与美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因此,生涯体育教育是把德、智、美、劳有机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2.培养学生职业体育素质。每个专业都有明确的职业能力要求,不同的专业在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社交能力、礼仪服务等方面要求不同,高职院校生涯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各种职业体育素质的培养和拓展,有效地减轻工作倦怠和亚健康状态。
      3.学校体育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体育课程结构与内容应进行改革,要把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内容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把课内和课外体育联系起来,把现实目标与未来目标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特点,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在学生成长的黄金期,使他们养成体育兴趣,掌握运动技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健康。
      
      三、生涯体育教学模式
      生涯体育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学生身心条件和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设计并实施的体育教学过程和内容模式。
      1.教学目标。生涯体育教学必须配合育人的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和德育、美育、专业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创造条件达到体育课程“校内外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注意体育能力的提高,又重视体育意识、健康意识和体育兴趣的形成,完善他们的人格和个性。
      2.教学内容。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上。因此,生涯体育教学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调基本体育素质教育与职业体育素质教育的结合,突出专业性和特色性。
      3.教学课程设置模式。根据高职院校学制改革,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生涯体育教学学制可确定为三个学期(“1”代表一个学期,“2”代表两个学期,“3”代表三个学期),课程按以下四种模式设置:第一,“1+1+1”模式。在开设一学期基础课学习后,再选修一学期课程,最后一学期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开设生涯体育课。第二,“1+2”模式。入学第一学期先学习一学期体育基础课,然后再学习一学年两个学期的职业生涯体育课,这种模式是新学制背景下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调体育教学的实用性,是培养“准职业人”岗位体育课程比较理想的设置模式。第三,“2+1”模式。入学后进行一学年的选修体育课学习,然后一学期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生涯体育。第四,“3”模式。这是根据学生专业需要和未来职业特色设置的,即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准职业人”生涯体育教学。
      4.教学方法。笔者主张“培育式”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仅体现在生理、心理的变化上,还要体现在综合体育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与形成,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由于体育教学授课时数的相对减少,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学的时间有限,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开展教学。第一,“班级授课制”模式。一种由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授课教师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在自主选择的学习时间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兴趣体育基础和阶段性进行学习;另一种以教学班为单位,学校安排好指导老师,在固定时间内,学生接受统一教学内容。这样便于学校管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个性教育,体育项目局限、单调。第二,“课外体育运动制”模式。一种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和训练竞技水平为目的,不受授课节数和学分限制;另一种是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的不足或特点开设各类学习班,其特点是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但对学生管理难度大,实际操作受制因素较多。第三,“课外体育综合俱乐部制”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也被纳入到区域性的高校园区中。推行校际间课外体育综合俱乐部制,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体育资源和教学资源,达到资源共享。
      
      四、实践应用与反馈结果
      笔者对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04级法律文秘专业(60个人,每周2课时)和刑事执行专业(两个班120个人,每周4课时)分别按照生涯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1+1+1”模式和“3”模式,运用“班级授课制”与“课外体育运制”进行教学改革试点。2006年6月初学生实习期满返校,对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关于生涯体育教学影响“准职业人”健康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因素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表1、表2、表3各180份,每种表各回收168份。
      
      表1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受课程时数、课程设置模式不同,生涯体育教学对“准职业人”身体健康因素影响明显不同,是学生促进身体健康素质最主要的因素。
      
      表2说明生涯体育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
      
      表3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要求不一样,因而生涯体育教学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说明生涯体育教学是培养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一条主要途径。
      五、结论与建议
      如表中数据显示,准职业人员认为生涯体育教育对健康素质在职业工作中的作用很重要,在学校开展生涯体育教学非常必要。文中所设想几个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模式,可以单独或结合应用,根据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开设,实用性强。但是生涯体育课程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随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改革不断变化而改进。
      
      [参考文献]
      [1]海南大学课题组.1+1+2体育教学模式创新[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周登嵩.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J].人大复印资料(体育),2005(8).
      [3]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探析 教学模式 生涯 高职院校 体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