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粹红(第一部)

    时间:2021-07-12 12:01: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第一节南昌风雷震大地
      一
      一九二六年的前夜,华夏大地国无宁日:在西方列强环伺下,接替晚清政府的北洋军阀统治已近崩溃,全国大小军阀彼此混战,野荒民散。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开始首度合作。在苏联帮助下,国民党组建以蒋介石为校长的黄埔军校——风起于青苹之末,这所以“亲爱精诚”为校训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从此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着大批军政人才。次年,孙中山在广州改组大本营“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学习红色苏联“以党建校,以校领军”,黄埔军校被组建为国民革命军。拥有了国民革命军、国民政府的一九二六年,注定卓尔不群:七月一日,广州国民政府发表《北伐宣言》;七月九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誓师北伐。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伴随着嘹亮军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军气势如虹,短短数月,长沙被光复,武汉攻克在望。
      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革命巨浪,已自珠江流域席卷至长江流域,分崩离析的赤县神州,有望实现新的大一统!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革命的时代,万众苏醒期待着横空出世的雄杰。
      一九一九年,十八岁的四川青年陈毅,和哥哥一起考取勤工俭学官费留法。两年后,因在巴黎组织留法学生爱国运动,陈毅、蔡和森等百余人被法国当局武装押送,遣送回国。
      船过地中海,十一月的海风异常湿润,一望无垠的蔚蓝时不时雨袭雾来,鸥鸟遁去,海空苍茫寂寥,让人看不透、摸不着,甲板上的陈毅感觉一腔热血渐渐冷静,情不自禁地,他对法兰西发出诗问:
      我今东归,归向那可爱的故乡。故乡是我的情人,不知她而今怎样?
      欧陆的风云苍茫,一股横流东向。袖手空归的我呀,怎好,怎好还乡?
      去国的壮怀,只如今头垂气丧。曾记否少年的肩头,应担负什么分量?
      ……
      ……东回者带了什么?西来者又如何失望?
      文明的母亲呀,你试想,你这葡萄色的文明,究造出什么佳酿?
      一九二二年一月,为解决川籍学生在法学习、生计等问题,刚刚归国的陈毅在重庆设法面见当权者刘湘、杨森。气度不凡的留洋才俊获得杨森青睐,这位大军阀无意解决陈毅的诉求,但他表示愿意聘请人才到部队任职,被陈毅婉言谢绝。几位同仁又在成都奔走数月,同样毫无结果。
      劳而无功让陈毅深深认识到:依靠个人的努力,想推动或迫使任何一个封建政权或资产阶级政权来做有益民众的事,难于上青天!是年深秋,经共产党人、老同学蔡和森通信介绍,郁闷中求光明的陈毅加入刚刚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转眼年底,陈毅回到老家川中乐至县。离乡数年,陈家已赤贫,老屋早属他人。除夕夜,鞭炮盈耳,和亲友喝完年酒的陈毅踩着满地红绿碎纸,回到暂栖的陈家祠堂,捉笔写下对联: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事难成,事难成,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批:春待来年。
      一九二三年春,陈毅被聘为重庆《新蜀报》文艺副刊主笔。
      亲眼目睹军阀混战导致的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众水深火热,想“走文艺救国路”的陈毅,屡屡撰文抨击时弊……终于,一篇《论民众武装》的杂文,戳到杨森痛处,触怒当局,他被军警“礼送”出川。
      有着匡时济世之心的文学青年,被迫北上了。萧萧秋叶转烂漫,陈毅得以进入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不久,在留法同学颜昌颐、肖振声介绍下,陈毅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当娇媚的希望,
      挈着我们的手腕经过,
      只见她展翅飞扬,
      还回头含着微笑。
      人去何处?只随着心之所向。
      ……
      这是一九二五年四月,陈毅在北京香山翻译的法语诗,系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缪塞作品。
      “他说希望是一个不易捉住的东西,是极容易消逝的。可恨的是消逝了还要回头微笑。这一点留恋便成为我们痛苦的根源。”译者“附白”之点评,同译作一样精彩。
      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陈毅,此时一边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工会工作、学生运动,一边忘情进行文学创作。翻译之余,他写下不少小说:《归来的儿子》、《十年的升沉》、《报仇》等。其中,短篇小说《报仇》告诫读者:单枪匹马的个人复仇主义,往往行不通,只有投身于有组织、有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中去,才有真正出路。杰作《归来的儿子》,则鼓励青年打破小家庭的羁绊和旧势力围攻,为未来勇敢去反抗、投身火热斗争……《京报》副刊发表陈毅的散文诗《诗是救国主力军》,号召“有知识的爱国之士,与其在都市上出特刊、开大会,不如放身归田,或者投身工厂,去从事组织工农,这才是我们成功的捷径,这才是我们永远的办法。”
      来自天府之国的才子,就这样将革命文学锲入血脉,和自己的人生同频共振,内外呼应。
      一九二六年到了,北京西山的山桃花、杏花刚吐粉蕊,因参与组织反对八国通牒的爱国运动,陈毅经历了“三·一八”惨案血的洗礼,已不能在京城公开活动。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入夏,几番惊天动地雷雨后,轰轰烈烈的北伐拉开帷幕,在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的委派下,陈毅告别一生中文学创作的丰收年,告别长安棋局之中心,回到南方,从此踏上崎岖、辉煌的职业革命家道路。
      返回四川的陈毅,投身一项全新工作:兵运。
      具体目标是争取旧相识、川东军阀杨森加入革命队伍,协助北伐。
      八月二十五日,南归的陈毅到达万县杨森司令部,他没想到有英雄同道。
      此际,另一位川中好汉亦身负同样重任,他受中共中央派遣,以广州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代表的身份,抵渝“统战”杨森。此君叫朱德,原系滇军名将,四年前赴德求学,如今风尘仆仆刚从苏联归来。

    推荐访问:第一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