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长征:一场凝聚人心的万里征途

    时间:2021-07-12 04:00: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将士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多次濒临绝境,却总是绝处逢生,不仅在险境中保存了有生力量,还使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胜利。
      长征一路走来,红军看似孤军奋战,但似乎如有神助般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其中不仅仅是老百姓、朋友、同道,还有地方势力和军阀,甚至还有政敌。
      1934年9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0 月10日,中央红军主力开始撤离赣南闽西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考虑向湘鄂西苏区靠拢。在红军长征举步之时,蒋介石判断红军的行进方向是西进和北上,然而, 中央红军却迂回向南选择了被认为是“不利之路”的粤北山区为突围方向,打乱了蒋的部署。红军为何做出这个选择,其中发生了什么?
      与“南天王”秘密谈判
      国民党防守南线的粤军主将是以骁勇善战著称的陈济棠(1890-1954,广西人, 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其在广东一直是半独立状态,行拥兵自重、军阀割据之实,独揽广东的军政大权8年之久,人称“南天王”。
      面对中央红军日益临近的“大转移”,陈济棠开始心神不宁起来。一方面,粤北紧邻中央苏区,敢打硬仗、战术灵活的红军是他长期畏惧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陈济棠及其粤系与蒋介石南京政府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一直明争暗斗,陈济棠早就看出蒋介石有借刀杀人、兼并异己的心思。因此他虽派兵参加“围剿”苏区,但绝不远离广东,同时避免与红军过多纠缠,以防蒋介石的中央军乘虚南下,袭取广东。陈济棠视自己的地盘和实力为性命,一切均以此为重,从这点上讲,他既防共更防蒋。
      由此,当时中央“最高三人团”之一的周恩来从粤军的种种迹象间,把准了陈济棠的脉搏,认为利用蒋介石与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夺取长征的通道。于是,向陈济棠及其部下宣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应一致对外”的道理。陈济棠巴不得红军有此一举,爽快答应并愿意通过谈判来协调。
      1934年10月8日,也就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下达撤离中央苏区命令的前两天, 中共中央委派颇有谈判经验的何长工、潘汉年前去与粤军代表进行秘密谈判。何长工回忆道:“周恩来同志郑重地对我说:根据目前党的统战策略思想及政策,我们准备与陈谈判,这是中央给你的重任,望你勇敢沉着,见机而作。他还交代我联络密语等事宜。”
      为掩人耳目,何长工、潘汉年乘着两顶花轿到达陈济棠的独立第1师第2旅防地——地处粤北的平远县罗塘镇一处寂静的山村。经过三天三夜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五项协议:就地停战,取消敌对局面;互通情报,用有线电通报;解除封锁;互相通商,必要时红军可在粤军防区设后方,建立医院;必要时可以互相借道,红军有行动应事先告诉粤军,粤军撤离40华里,让红军通过。
      为了保密,协议没有形成正式文本,而是由双方代表各自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谈判即将结束时,何长工接到周恩来电报:“长工,你喂的鸽子飞了。”粤军代表很敏感地问道:“你们是否要远走高飞了?”何长工平静地说:“不是,是说谈判成功,和平鸽上天了。”
      其实,这是何长工与周恩来事先商定的密语:红军已经决定实行战略转移。而这次谈判的成果对红军突破重重封锁极为有利,特别是“借道”的协议。
      借道协议的达成,不仅周恩来高兴,陈济棠也是喜上眉梢:红军不在广东停留,蒋介石的中央军就没有借口进入。欣喜之余,他特向红军赠送步枪子弹1200余箱、食盐及医药用品若干和几张军用地图。他命令协议内容只传达到旅以上军官,告知红军只是借路西行,保证不入侵粤境。怕下面掌握不好,他又加了一道命令:“敌不向我射击,不许开枪;敌不向我袭来,不准出击。”这实际上就是在湘粤边境划定通路,“护送”红军通过。
      从 10 月 20 日开始到 11 月中旬,红军主力部队秘密集结,通过蒋介石指定粤军防守的区域,陈济棠基本遵守协议,使携带着大量辎重的 8 万之众的长征队伍, 得以在长征初期仅用1个来月的时间,就顺利突破了蒋介石在湘赣粤交界地区部署的三道封锁线。
      蒋介石觉察到陈济棠明为“追剿”、暗保实力的企图,以及私下违令给红军让出一条道路的做法,不禁暴跳如雷,在日记中指责陈济棠“纵匪祸国”。
      需要提及的是,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统战反蒋力量的认识,已经从争取某具体对象上升到策略高度,这对长征沿途争取其他政治势力有着指导意义。不久,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指导下的孤军作战的做法和“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的论调。
      在随后红军长征行至云贵川地区时, 面临的局势更加严峻。因为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而将要面对的敌人则是七八个师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及几十万川、滇、湘、桂、黔各省军阀部队。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继续利用对手之间的矛盾以减轻红军战事方面的压力,仍至关重要。
      由于西南各省的地方实力派军阀与蒋介石同样有着很深的矛盾,针对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曾发表反对中央军入川的声明一事,中共中央要求“必须尽量利用”“争取由中立到友好中立”。
      在进入云南之前,红军争取和说服了扼守北盘江的黔军部队让出渡口和通道,使红军顺利渡江入滇。进入四川后,刘伯承以故交旧友的名义,先后给许剑霜、邓廷秀等川康边防军旅长级军官写信,宣传中共的政策主张,劝他们勿与红军为敌。朱德也利用他在川军中的老关系,与集结在雅安、荥经一带堵截红军的杨森部队达成过暂不互相进攻的协议。朱德、刘伯承还几次派人与川军第 29 军军长孙震联络,希望他对蒋介石围歼红四方面军于川康地区的计划, 采取拖延和消极应付的态度。

    推荐访问:长征 人心 万里 征途 凝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