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试论毛泽东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品格

    时间:2021-07-10 04:08: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毛泽东的国家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并不断彰显出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与系统性的理论品格。
      关键词:毛泽东;国家学说;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性;实践性;系统性
      作者简介:师泽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732)
      杨 博,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9)
      毛泽东的国家学说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创设与完善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同时,毛泽东的国家学说存在着一个随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学术界大致从“史”与“论”两个角度探讨毛泽东的国家理论,“史”的角度侧重于从毛泽东国家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重点考察理论文献发展的历史条件与背景,阐述不同阶段时期毛泽东关于国家问题的内容变化与发展,强调毛泽东国家理论文献的全面性。“论”的角度在“史”的基础上,侧重于比较毛泽东的国家学说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述,探讨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贡献与发展,强调论证毛泽东国家理论的科学性。我们认为为了全面、系统地深入论述毛泽东的国家理论,必须在梳理毛泽东国家学说体系的同时,讨论毛泽东国家学说的生成方式和理论品格,以便更好地将毛泽东的国家学说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体系的发展。
      一、毛泽东国家学说的内容
      毛泽东的国家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立场与方法,围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如何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中心问题,形成了带领中国人民“争得民主”、“巩固民主”与“发展民主”的国家学说。立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开辟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向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道路;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构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国形态;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形式,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基础。学习毛泽东国家学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
      1. 新民主主义理论——开辟了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崭新道路
      在革命实践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此,毛泽东在概括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任务时精辟地指出,“历史给予我们的革命任务,中心的本质的东西是争取民主”{1}。在革命实践过程中,毛泽东具体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的力量、性质、“两步走”战略、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等基本问题,发展和完善了指导在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与通向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
      首先,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探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开宗明义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准确划分了中国各阶级,以各阶级在社会经济结构的地位与关系,进一步确定了它们在革命中的作用与政治态度。明确指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囿于自身先天不足与后发的妥协性,无法真正领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的无产阶级必须承担领导革命的重任;农民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也是革命的主力军,推动革命的力量,必须调动以无产阶级为首的,以农民大众为主体的最广大的社会势力。
      其次,科学地规划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提出建立崭新国家两步走的战略。毛泽东经过对中国社会基本情况地科学分析,清楚地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起点决定了民族与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现阶段革命的性质依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从世界形势、领导力量上讲,其根本区别于一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然成为了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作为坚定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始终坚持中国革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社会主义。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科学地发展了不断革命论与革命阶段论,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弄清两个革命阶段的不同性质就必须反对一蹴而就的“一次革命论”,切忌相互混淆。弄清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就必须努力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实现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发展并不断积累适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各方面条件,切忌决然对立。总之,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实现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做出必要准备。毛泽东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形象地比作革命的“上”与“下”篇。新民主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现实起点同社会主义阶段的衔接形态,为建构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提供了基本历史定位,也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演变理论的创新探索。
      再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标志着中国革命的第一步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此间,毛泽东进一步强调,革命必须进行到底,完成革命的第二步,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毛泽东具体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提出了革命转变的条件、任务和方式等问题。对此,毛泽东提出了实现转变的具体标准问题:在政治方面,夺取全国政权,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扩展到全国范围,有效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在经济方面,实现新民主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在文化方面,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要让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唯有这些条件的发展与成熟,才能取得革命的第二步,即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推荐访问:主要内容 品格 学说 试论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