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时间:2021-07-08 04:01: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是中文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这对于教师如何讲授该课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该课程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与学校课程设置、教育实习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密切相关。
      关键词:文学理论 教改 课程设置 教育实习 毕业论文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指出:“文学理论是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1]3可见,要学习好这门课程,就要把握该课程的精髓——文学中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的东西。众所周知,学以致用,中文专业大学本科生学习该课程的最终目的是用理论来指导自身阅读、鉴赏、分析文学作品,进而有助于试讲、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的顺利完成。因而,正确高效地教好此门课程及掌握好此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学校、教师与学生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笔者在从事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近三年来,针对凯里学院中文本科专业开设文学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一直致力思考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下文将从目前凯里学院中文本科专业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凯里学院中文本科专业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上文已谈到作为一名理论课程的开设,其直接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最终是为贯彻国家大政方针——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实践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服务。以此作为参考标准,笔者认为目前凯里学院中文本科专业文学理论课程的开设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阅读、鉴赏与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更难以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笔者从事三年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该课程都是被安排在大一年级或大二年级。令笔者记忆犹新的是2012级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及民族学方向的文学理论课程被安排在新生进校的第一个学期,由于学生刚从中学跨进大学的校门,他们习惯于中学的学习方法与模式,对于崭新的大学学习大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且由于我国中学阶级的教育基本都是应试教育,为高分而教学,因而学生在中学的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也遵循这一宗旨。不考的大都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学习,也就没有更多时间用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这就导致他们在进大学之前,文学作品阅读量非常少。而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一方面说明文学理论是从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抽象、概括所得出来的,来源于实践;另一方面,文学理论必须运用到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去,才能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也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决定学者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必须具备足够的文学阅读量,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为理论学习提供文学作品这一基本的评价对象。反之,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对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名著都不知晓的话,也会导致这样的问题出现,学了理论不会拿来运用——分析、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理论的学习只是应付式地完成任务,修满大学学习期间的学分,而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于此方面,笔者在给大学新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深有体会。
      (二)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文学理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也就决定在该课程学习之前除应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准备,课中,要把理论与具体作品结合起来学习。同时,文学理论还需与中文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密切联系起来,用文学理论课程相关知识去指导学生教育实习中对课文的鉴赏、分析及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文本的解读及文学现象的分析。而凯里学院中文本科专业开设的文学理论课程往往都在大一或大二年级,与学生开展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的安排时间大三相差甚久,根据笔者三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由于文学理论课程本身的枯燥无味而又晦涩难懂,大部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在这门课程开完后修满学分也就完事,很少有自觉运用课程一系列理论来分析文学作品或现象,也就直接导致为学习而学习的现状,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高度,且过了一年半载,文学理论相关知识也忘记得差不多。总之,文学理论课程的开设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服务。
      (三)开设课时偏少
      由于文学理论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典型的专业理论课,与中文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相比,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因而,一方面,任课教师如果理论讲授过少,学生由于本身理论知识的缺乏,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很难把握、吃透文学理论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唱独角戏,搞满堂灌,而应根据文学理论课程本身理论性强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思考采用特殊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生动、形象地讲解完理论之后,应留更多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分析、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也就涉及课时问题,像凯里学院中文本科专业本学期一周两课时的课时安排,要想完满地完成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还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
      导致凯里学院中文本科专业文学理论课程开设课时偏少的重要原因是相关领导人员对文学理论课程作用认识的严重不足。
      (四)对文学理论课程作用认识严重不足
      凯里学院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校应以培养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或研究型人才为己任这一方针政策,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认为作为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地方院校,主要是以培养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而非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研究型人才为主。因而顾名思义,错误地认为文学理论课程是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论研究,只有需要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院校才需要增加课时,把它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来学习。而像凯里学院这类着重培养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就没有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门课程。故学院相关领导在培养方案中毅然把本是一周三学时的文学理论课删减为一周两课时。殊不知,文学理论课程虽然理论性强,看似一门致力于文学研究的课程,实际上,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科品格,表明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它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从语言上来看,它提出文学的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区别,就是文学的语言是一种话语,具有话语蕴藉属性,它的这种属性一般是通过含蓄或含混这两种典范形态得以实现的。这一系列的观点为初学者把握文学作品提供一条红线,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作品。面对一部作品,文学理论提出文学文本的三层次说:文学语言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为初学者提供由表及里的把握作品的方式等等,使初学者在作品分析时能有的放矢。

    推荐访问:文学理论 教学改革 思考 高校 课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