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2015年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五个面向

    时间:2021-07-05 08:01: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有关深入改革的各项议程、路线图都开始按照预定时间表进入重要实施及攻坚阶段。本年度政治学研究领域的主流及热点问题同样延续了这一趋势,除了围绕重大议题进行政治学理论探索外,各项方针政策落实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及同一议题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中的实践成为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以实证研究为代表,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从总体上看,2015年政治学研究重点可以分为以下五方面:以依法治国为基础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治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从严治党与政治生态建设以及对民族整合及国家统一问题。此外,随着整个学界对民主问题“向外看”和“向内看”双视角研究领域的不断交融,国内学者有破有立的民主问题探讨得到了进一步延续和发展。
      一、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讨论
      从以往的各项国家决策看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建设法治国家,是总目标和子目标的关系。然而由国家治理被视为政治学概念,而法治虽然同时被政治学和法学关注,但两个学科对法治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目前,政治学界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日益深入,指出以司法改革为核心的法治转型是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强调法治中国建设与执政党的执政经验以及面临的治理层面的挑战是紧密相关的。经过30多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社会已经进入高度复杂多元和快速流动的大规模人群治理阶段。这对作为治理者的政府本身的复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现代法律体系,能够促进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和升级,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各种挑战。[1]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顶层设计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的重大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要途径,其内在逻辑结构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2]俞可平从政治学的角度对依法治国进行了阐释,分别对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与法制、法治与民主、法治与善治、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等方面对依法治国进行了阐述。[3]张贤明则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制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要求是治理主体对于公共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亦即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衡量标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和重要保障,必须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自觉守法等法治化途径加快法治中国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对于依法治国方略相关改革的政策选择,有学者也提出适应性民主改革和责任型政府体制改革可以作为过渡性政策的尝试,也可以在积累经验和制度完善后成为解决具体问题的长效机制。其中适应性民主改革应包括完善地方党政领导的换届选举、推进社会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以及激活地方政府政策过程中的协商民主机制。[5]
      审视和反思现有治理体系,其中不仅包括改革的宏观结构问题,还包括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改革等重要方面。此项改革被看作打破司法审判地方化和行政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本轮司法改革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针对司法地方化的积弊,本次司改的具体措施是将司法权的性质定位为国家事权,从而将人事权和财政权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进行切割,实行人事权和财政权的省级统管。同时,进一步探索司法管辖区划与行政区划分离的制度。
      此外,对于国家治理研究的政治学研究方法问题,房宁撰文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需要科学基础与引领,政治科学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发展当代中国政治科学应对于政治运行与治理实践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概括,提炼出操作层面的知识体系,即国家与社会治理的操作方式与规则。然后,再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与比较,逐步提炼出更具普遍意义和系统性的规律性认识。为此,必须改进与创新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应当运用“直接观察法”和“比较研究法”取代长期以来的“范式转换法”,立足于中国当代实践,以经验性研究为基础和手段,总结、归纳和概括、提炼中国新的政治科学。[6]
      二、地方政府治理问题得到关注
      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整体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步骤,对地方政府治理问题的探讨成为2015年政治学研究领域在国家治理领域深入研究的一大表征,这既是深化地方政府治理的内在要求,更是对国家“四个全面”战略的及时回应。目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指引下,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尚在探索阶段,并没有成熟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可供借鉴,对地方政府职能与职责、治理与民主、现实治理困境、腐败问题治理、治理现代化路径以及边疆治理等问题的探讨成为2015年5月召开的中国政治学会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学术研讨会的核心内容。2015年,政治学学界在上述领域也出现一批新的研究著作,对上述问题做出回应。
      城镇化过程涉及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对城镇化建设及基层治理问题的研究也正从多个方面协同推进。面对城镇化涉及的制度变革和社会变革,基层治理体系需要进行系统性重建,其过程涉及制度建设与社会建设,包括破解城乡二元分治体系以及消除由二元分治体系所造成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城乡差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治理体系要从传统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向现代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转型,包括建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民权利的制度保障,最终实现城乡居民之间的分配公平与分配正义。[7]当前中国农村内部已经出现了普遍分化,强有力的地方政府与主要由企业主和村干部构成的强有力的社会阶层之间达成默契,多数村民则被排斥在政治进程之外,基层民主实践面临着严峻挑战。

    推荐访问:国政 治学 年中 面向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