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和合”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

    时间:2021-07-02 12:03: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中国逐步崛起和各国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以“和合”文化为支撑开展我们的外交工作。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以“和合”文化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当代文化外交思想。
      关键词“和合”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
      作者简介:李艳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娟,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240-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全方位的融入世界,在与不同国家、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之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化外交已与政治、经济外交并称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三大支柱。中国历经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合”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一、中国“和合”文化的内涵
      “和合”之“和”意指不同元素可以共同存在,“和合”之“合”意指不同元素可以相容相通,二者合二为一,表示世间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仍然可以相互交融,达致和谐。
      针对“和合文化”,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合”学的倡导者张立文教授将“和合”文化定义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原理,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融突的文化,五大原理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五大中心价值①。学者吴新文认为“和合既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文化演化的客观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②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称“和合”文化不是使中国的文化内涵更加明确了,而是更加模糊了,因为“和”与“合”是两个不同且相反的概念,将二者组合在一起并不恰当。但是笔者认为:“和”主要是诉求和平的意思,并没有突出矛盾体之间的融合;而“合”则是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矛盾的化解,最终达至整体和平、和谐的状态;“和合”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充分肯定世界多样性的融合,相信用“爱”可以融突,实现天下和谐的终极目标等基本特征。
      二、“和合”文化运用于当代中国外交的时代意义
      改革开放拉开了现代中国崛起的序幕,目前这一事实基本得到国际认同。但另一种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声音——“中国威胁论”也愈演愈烈。在全球化的今天,将“和合”文化融入中国外交,实现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成为一种时代需要。
      (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需要以文化为主要构成内容的软实力的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迅速崛起。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2008年GDP达到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③,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逐步增强,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成就瞩目,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强。
      面对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各国态度不一,但基本上采取了两种态度:制衡和搭车。采取用均势来制衡中国的多是一些欧美等西方文明国家。选择搭车倾向的多是亚洲文明国家。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指出:搭车取决于信任的程度。而国际上对一个国家的信任除了取决于该国的发展等硬实力外,更多的取决于该国的文化软实力。目前中国正在逐步崛起,确保中国顺利走向复兴,需要增加国际社会特别是不同文明的国家对中国以和平状态崛起和崛起后仍以和平状态发展的信任。而这种信任需要建立在对中国文化及其历史的认识了解之上,因此,中国在外交中有必要打出中国的“文化牌”,宣扬中国的“和合”文化理念,为国家的崛起提供坚实的软实力支撑。
      (二)冷战结束后,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国际软实力的竞争尤为激烈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他认为“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④并指出,在文化断层线之间往往会发生文明冲突,并断言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将是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在文明冲突论的影响下,各国加强了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竞争。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明多样性的冲突在所难免,战争并不能解决所有冲突。实现世界和谐,需要寻求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融合,而这正迎合了“和合”文化倡导的理念。以“和合”文化为基础,开展新型的文化外交,将有利于中国和平形象的塑造,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以“和合”文化为基础,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为维护本国的战略利益借助本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的一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外交实践中以“和合”文化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当代的文化外交思想。
      (一)学习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任何民族的文明都凝聚着这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与感悟。各文明存在差异,但绝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各国都可以借鉴。
      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中国人逐渐摒弃了意识形态外交,批判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错误观念,开始学习西方,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和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1990年紀念“五四运动”报告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⑤这实际上承认了资本主义优秀成果与社会主义的相容性。他还将学习他国优秀成果提高到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指出:“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⑥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访问埃及时指出:“各种文明都具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⑦言外之意是指,各文明都具有中国学习借鉴的价值,要尊重、学习各文明优秀成果,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习他国优秀文明成果本身就是承认了多样文明的存在与融通。这正是“和合”文化的第一个基本因素。“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⑧各国必须正视它,尊重它。
      (二)开展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补
      在“和合”文化影响下,中国的文化外交所追求的是各文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流融合,达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一个国家,要重视广泛的国际交往,同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趋利避害。”⑨“趋利避害”就暗含着在文明交流中对于他国文化要仔细斟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深受封建集权思想的影响,缺乏民主,崇拜权威,往往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一两个国家领导人的威望上。邓小平同志认识到了潜在危险,开始将学习的目光放到了崇尚自由的西方。“水至清则无鱼”,江泽民同志将各文明的并存与互补看作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希望各文明在求同存异中共谋发展。这正是“和实生物”思想所倡导的文明观。胡锦涛主席则认为“不同文明交流借鉴、兼容并蓄,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⑩并提出了“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求同尊异文明观,主张各文明发展中的交流互补。
      (三)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发展
      中国的领导集体向来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并对如何推进世界文明多样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即必须充分尊重各国的文明,尊重各国自由选择的权利。

    推荐访问:和合 中国文化 文化与 外交 构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