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公民精神与国民形象

    时间:2021-06-27 08:02: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外民间往来也发展迅速。仅出入境旅游方面,2010年全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预计将达到5200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32亿人次。世界各国人民眼中的中国不再只是遥远而抽象的存在,而是真实可感的具体现实,每一个中国国民都在用自己的言行向世界传递着来自中国的信息。在国家快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融合了传统价值和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国民,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的关键因素。
      
      公民精神与国民形象
      
      国民是国家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形象传播的最生动载体。现代国民同时也是享有公民权利、承担公民义务的人。他们在关心个人的权利义务之外,还需要具备足够的公民精神。所谓公民精神,除了个人的良好修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指社会的集体价值,是所有共同体成员相互善待的共识和默契。一个公民社会,必须是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国家公民社会成熟与否的判断依据不在于民间团体的数量多寡,而在于公民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特定价值,也就是公民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的公民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提升。
      现代公民社会的核心,在于民族国家的共同体意识和共同体内部成员的平等身份意识。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需要种种抽象符号的介入,这些符号通过教育、广场仪式、媒体强化等多重社会化过程传达给每一个国民。经过上百年的历史过程以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洗礼,我国国民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已经具备了比较稳固的心理基础。但是,国民个人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想象和认同,并不必然转化为其对共同体内部成员的平等身份意识。而共同体成员平等意识的提升,正是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中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尽管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文化领域的发展还存在滞后现象,文化振兴的速度没有完全跟上经济崛起的节拍,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经过种种冲击尚未很好恢复,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又附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失范。具体表现为,不合时宜的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意识在许多领域依然明显存在,唯上是从、不尊重普通国民的现象并不少见,为了个人私利而破坏公共规则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诚信守法的观念尚有待充分落实,贪污受贿、钓鱼执法等不该发生的事情常常见诸报端。所有这些与现代公民精神都是格格不入的。
      如果把视野扩大到国界以外,我们可以看到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在内的许多国民还不能以真正的平等心态从容参与国际交往。在许多国际活动场合,人们看到的往往不是中国官员在活动现场的积极参与而是消极应付。许多同胞在海外旅游时似乎早就将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基本美德抛之脑后,破坏公物、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大声喧哗的坏习惯即使到了国外也依然故我。有的游客似乎因为有了一点经济基础就要傲视天下,往往因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就与外方人士大起争执。这些看似“小节”的国民个人举止,无疑都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的具体窗口,众多这样的小窗口加在一起,就形成了透视中国形象的巨大屏幕,它给我国国家形象带来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而究其根本,还在于公民精神的缺失。
      
      “全球公民”的理想与现实
      
      公民个人和民间组织跨国界交往的迅速发展,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和国际传播领域公认的重要现象。有人据此认为世界政治正在进入信息透明的新时代,传统的政府机构对传播信息的掌控越来越困难,个人和民间团体在世界政治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更进而认为一个新的“全球公民社会”(Global Civil Society)正在形成。所谓“全球公民社会”,可以说是各民族国家内部公民社会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与融合,跨国界的民间团体和社会运动当然是它的重要内容。但是,它之所以是全球的而不是国内的公民社会,不仅仅因为存在着大量跨国界的民间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所有共同体成员据以行动的“全球意识”日益增长的结果。也就是说,全球公民社会的核心,不仅是那些有形或无形的跨国民间组织,更重要的是其成员对世界现实(reality)及自身认同(identity)的重新认定,从而发展出新型的“全球公民”意识。或许可以说,全球公民社会是和谐世界的社会基础。在现代信息传播的技术条件下,全球公民社会与主权国家体系相互补充,将使得贫困、环境治理、毒品走私、艾滋病等全球性问题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
      当然,全球公民社会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里面既有建设性的力量,也有破坏性的力量,目前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着的种种跨国界的恐怖主义组织、跨国犯罪组织以及邪教组织等,就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此外,全球公民社会的地域发展也极为不平衡,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s)中,60%的INGOs总部设在欧盟国家,它们的多数活动也是在欧洲进行,而对许多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来说,全球公民社会不过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让全球公民社会成为真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而不是西方意识形态霸权的工具,就必须采取积极姿态大力推动自身社会力量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在国内建构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鼓励国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国际交往与合作,使全球公民社会中不仅有发达国家人民的声音,也有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声音。
      
      新型国民形象的对外传播
      
      公民社会的构建是一种没有止境的理想追求,世界上不会有彻底完成的、完美无缺的公民社会。国家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也并非只能有对抗的关系,在一国内部,“当国家成为了公民利益的绝对基础时,维护国家利益便成为公民的愿望与义务”。就对外传播而言,无论是公民精神的培育,还是国民形象的传播,政府都应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尽管政府不惜代价积极推动国民形象的对外传播,其成效也未必明显。根据美国新闻署估计,前苏联每年花在“公共外交”上的经费在35亿美元以上,而美新署每年的经费也在10亿美元以上。它们根据官方签署的文化交流协议,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但真正能吸引到的参观人数有限。而像旅游、留学等直接的民间往来规模就更是微不足道,在1991年以前,苏联在美国的留学生只有区区数百人。相较而言,我国目前与国外的庞大民间往来,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性力量跨国交往不断扩大的时代潮流十分契合,这既是我国政府摈弃旧的冷战思维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也是我国民间力量主动作为的结果,它为我国国民形象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重要契机。
      总之,自信、包容、具有全球意识的现代中国公民,是我国国民形象对外传播的基础。在这方面,政府和民间力量应密切配合,重新找回身为中国人能够对世界有所贡献的核心价值,让国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信心,以平等、开放心态,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建设国家的同时对外传递积极的国民形象。
      
      责编 谭震

    推荐访问:公民 国民 形象 精神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