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邓小平与《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时间:2021-06-24 04:02: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以全会的形式就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作出的第一个决议,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史上的纲领性文献。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根本性质、现实意义等论述,为决议的制定和形成奠定了基础:《决议》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谋划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回应各种思潮挑战和谋划文化发展道路的客观结果。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内容的论述,为《决议》的框架结构提供了指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道德风尚,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邓小平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为贯彻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指明了方向: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与《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使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
      〔关键词〕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决议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6)02-0103-10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或《决议》),是中国共产党以全会的形式就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作出的第一个决议,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原则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史上的纲领性文献。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为《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的制定和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性质、现实意义等论述,为《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谋划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程中的客观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内容。1979年9月30日,叶剑英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从总结历史经验和谋划发展布局的高度出发,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这个讲话稿是邓小平主持修改的。它明确把物质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内容。这为提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构想打下了基础。同年10月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重申了这一战略思想。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把“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基本经验之一。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专门设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节,初步论述了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主要内容和五年内实现党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等问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至少二十年内的四项工作之一。1985年9月18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高度,再次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正是在贯彻中共十二大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精神前提下,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2〕。在此基础和视野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决议》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程的客观结果。
      (二)《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客观结果
      自从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这一命题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探索为什么要建设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搞精神文明建设。其中,以邓小平的论述和探索最具有代表性。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邓小平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诸多内容。比如,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在论述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时,比较全面地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他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3〕包含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提出发扬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五种革命精神”,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邓小平的讲话具有指示和导向性质,需要上升为全党的意志;同时对于其中的逻辑关系,也需要上升到理论层次。因此,明确规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给实践工作以具体指导和方向,是客观形势的需要。1986年9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芬兰总理卡莱维·索尔萨时说:“我们的方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要同步建设。精神文明的内容是什么,需要明确规定。”〔4〕《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是顺应这种形势的结果。
      为什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也多次做了详细而有力的论述。其一,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革”的教训,邓小平认为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比如,20世纪60年代良好的精神文明支撑中国人民渡过困难时期,而“文革”对社会道德风尚、理想纪律造成严重损害。“提倡精神文明,就是要解决社会风气不良的问题。”〔5〕其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邓小平在论述精神文明的内容时指出:“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6〕把精神文明提到与社会主义共命运的高度。1982年4月10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必要保证之一。〔7〕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8〕其三,精神文明是保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的政治基础。邓小平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9〕他尖锐地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0〕

    推荐访问:决议 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