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全息育人”德育模式的构建途径探析

    时间:2021-06-23 04:01: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选择正确的德育模式,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成功实践的重要保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全息育人”德育模式,需要在稳定德育基本力量的基础上,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需要加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融会道德认知和内化过程、实现专业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的道德实践环节;需要优化道德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尤其要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关键词:德育模式;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7)02-0149-05
      所谓构建“全息育人”的德育模式,就是要在学校内建立起上下联动、全员负责的德育管理系统,建设一支适应德育现代化要求,具备现代化德育理念、现代化德育手段的德育师资队伍,寻求学校德育落实到实践、内化为自身素质的德育模式。这样一种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模式,就像一个上下畅通、左右相联的学校德育的“立交桥”,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顺利付诸实践的重要保证。
      
      一、全员育人:稳定一支队伍,动员全部力量
      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工作是全党的工作,不仅宣传部门要做,各级党委和企业、农村、学校、街道等基层党组织要做,各级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都有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责任。”[1]86学校政工干部、德育教师、班主任、教导员等专职德育队伍,通常认为是学校德育的骨干力量。但学校道德教育的繁重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内涵丰富、教学与管理相互融合渗透的体系,单靠学校领导和专职干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
      
      1.稳定德育基本队伍
      教师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认识德育过程、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决定着学校德育的成效。建设一支稳定可靠、战之能胜的德育基本队伍,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2]40“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3]211江泽民同志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各级党委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这支队伍,建设好这支队伍。”[1]253建设和稳定一支这样的德育基本队伍,一是要加强教育,正本清源,通过师德大讨论、理论学习等形式,坚定他们的政治信念,提高其理论修养,克服目前在一些教师中存在的不良习气,从而净化这支队伍,使其成为其他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榜样,达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其身正,不令则行”的效果;二是要通过专家讲座、进修、访学等形式,对其进行培训,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三是要从工作、生活上对其关心和支持,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四是严格组织纪律、人事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政工干部队伍的管理,坚决把道德素质较差的教师清除出德育队伍。
      
      2.形成全员德育格局
      现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虽然思想还不成熟,但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体验来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所以,教师的举手投足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都应该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责无旁贷地参与德育工作,形成全员德育格局。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坚持方向性,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二是广大专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但教书,更要育人,注意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增加思想性研究,把道德教育融入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三是教育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加强管理重在教育,注意在工作中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影响学生,切实发挥管理育人的职能;四是广大后勤服务人员要围绕学生的成才和成长、服务和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目的开展工作,注意在工作中摆正位置为人师表,切实发挥服务育人的职能。
      
      3.探索德育导师制度
      所谓德育导师制,就是把学校的全体教师和学生按照数量对应起来,每位教师都要和一部分学生建立长期联系,对他们学习、生活、工作和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在师生之间搭起互相信任、教学相长的桥梁,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便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教书育人的职能真正落到实处。首先,实行德育导师制是推行学分制的必然选择,是在班集体意识不断淡化的情况下,有效落实学校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其次,实行德育导师制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学校处理德育特殊性和课堂教学局限性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案;再次,德育导师的遴选和聘任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要在政策和待遇上对德育导师有所倾斜,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德育导师制可以按照班级导师制、专业导师制、兴趣导师制、宿舍导师制等形式组织实施。
      
      4.依靠学生干部队伍
      学生干部既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也是参与学校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高等学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得力助手,他们在学校与广大学生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生骨干,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学生担任适当的社会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对于加强学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靠学生干部队伍,一要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通过深入了解和考察,将那些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威信较高、作风正派、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选拔出来,根据各自特长和特点担任相应的社会工作;二是要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注意在实践中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不断提高其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三是要为学生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既不“抱着走”又不“大撒手”,允许他们出现错误而不能求全责备,同时引导广大学生支持、尊重和肯定学生干部的工作;四是要关心学生干部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决不能让他们因为社会工作而耽误或者影响学习。
      
      二、全程育人:实现四个结合,强化德育实践
      
      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德育认知转化为实践,内化到自身,落实到行动,克服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注重让学生在教中学、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在行中学的现象。为此,必须构建这样一条途径,既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指导;既注重学生接受和了解了多少道德知识,又注重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与践行;既注重道德教育的活动性又注重道德活动的教育性;通过全程和定点实践、教化与内省教育、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校内和校外教育的结合,动员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活动,不断提高其道德参与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1.全程实践和定点实践相结合
      学校德育的本质是超越,它的任务是要使社会的公民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4]210。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落脚点是学生的品德行为,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可见德育过程本身是一个实践活动过程,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也无一不是以实践为基础。目前,一些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实践的认识不够全面,他们特别重视举办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学生的德育认知,检验阶段道德教育的效果,而忽视了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连续性。有效的德育实践应该是全程实践和定点实践的统一,即把德育实践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同时,辅之以“定点”的德育活动,每项德育目标都有对应的德育实践活动,从各个方面检验学生的道德修养。比如,一年级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文明教育,二年级进行以谦恭礼让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修养教育,三年级进行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四年级进行以团结协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等等。 

    推荐访问:全息 探析 育人 德育 构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