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政策不是“灯迷”为何总要专家反复解读

    时间:2021-04-09 04:00: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国文化含蓄,中国人内敛,中国政策朦胧。这是中国特色显著特征的主要内容。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人,理解中国政策,就离不开“专家”。前两者可以理解,因为五千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讲究内醒,因此内敛,文化与人的共性也很复杂,所以需要在传承中解读,在交流中沟通形成共识。
      但政策是什么呢?简单讲就是当下政府的意图和策略,它需要人民能够迅速理解、接受并执行,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政策往往总是要让人民“猜测”并且非要请“专家解读”呢?这并不是政策的本质含义和政府的真实意思呀,因为这样会产生两个不良的后果:
      一是拖延时间,政策是讲时效的,解读来解读去,时间过去了,时机也就过去了,效率就打折了,按深圳的人说法,效率就是金钱,在发展是硬道理的今天,一切要抓紧时间呀,一出政策,必先解读,然后再落实,所用时间相对就长,显然,这不是政府的本意。
      二是可能并且往往会产生多种“解读”。这是最有害的。股市上出了很多“黑嘴”,房市上就没有吗?我们的政策不够明确吗?不够具体吗?财政金融政策不够透明吗?房地产政策不够清楚吗?可我们为什么却要听无数不同的声音,然后自己再去消化理解呢?“专家”代表政策吗?往往不代表,代表人民吗?好像许多也不是?代表谁呢?他的解读是正确的吗?有没有故意歪曲的成分呢?如果有?那人民怎么办呢?是谁让一些人成为解读政策的“专家”呢?有资格认证吗?
      通常来讲,专家是指一个人某个领域术有专攻,学有所长,见有所深。但我们发现,许多专家均为“通才”,什么都懂。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专家原本少,就像厨师,本来是做川菜的,需求多了,遇到吃粤菜的客人,他也能上。二是所讲问题相对简单,不然不可能什么都能讲,但跟着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民太笨,什么都要别人讲来听,自己不动脑子。在此也呼吁咱们百姓,“你就长点儿心吧”。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正如刚结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指出的,“现实中,立法质量不高,关门立法、基于部门利益立法并非鲜见”,出现或者“一字多义”,或者文法上的确难懂。
      中国历来有个传统,就是每每政策一出,各级部门,各地政府,各色人等,都要“学文件”,“领会精神”。文件当然要学,可“精神”为什么总是非要来“领会”呢?又不是猜灯迷。
      更可怕的是,一些部门或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为了个别人的利益,故意曲解上级意图,并且加上一些有利于自己却与政策相悖的“细则”,这种解读,经常是有违民心,自然就会使政策大打折扣,因为偏离了“为人民谋福祉”的大原则。
      刚结束的“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如果人民都不懂得各种政策和法的内涵,甚至连基本的消费维权都历尽艰辛,难以保障,那其他仍是空话。
      所以,我们就常想,如果像家长对孩子说话那样,准确、生动、形象、简明,象改革开放之初那样,“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像当年“真理标准大讨论”时那样,直截了当点明说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干脆利索,明明白白,人民心里,该多亮堂,那日子,不纠结,有奔头。

    推荐访问:总要 解读 反复 政策 专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