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物价上涨的金融法调控

    时间:2021-03-10 16:01: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宏观调控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宏观调控就是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总体的供求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即国家对整个国民总量进行调控,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方式之一,同样无法克服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所固有的局限性。所以,在物价不断上涨的这个经济行为过程中,为了规范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相关主体的行为,维护宏观调控秩序,保障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及其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宏观调控法正是调整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金融法在规制物价上涨现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物价上涨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透析
      
      从猪肉价格节节攀升,贵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随后,一向廉价的方便面也进行了联合涨价,虽然国家打击方便面企业的合谋行为,但是却带动了其他产品隐性的价格提升;而继光明、三鹿两大牛奶品牌获批涨价后,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4月1日又批准了金龙鱼食用油的提价申请;同时,油价上涨,带动了运费价格的上涨,工业品价格也随之有所拉动;房地产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带动着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价格不断上升;房地产的升温把人们的目光投向了购买房屋,从而使得房地产开发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受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部分农产品主产国减产、国际投机资金炒作及世界生物燃料产业迅速发展增加粮食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价格居高不下,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我国价格体系。
      从2003年开始,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大量增加,价格趋于上升,其中以我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面对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趋势,同时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可持续利用的生物质代替能源,大量的玉米、大豆等被用作生产生物质能源,而且其主产国因干旱连年减产,因此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美元贬值诱发全球性通货膨胀,随着次级债危机的不断扩散和恶化,美国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导致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的“供钞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过剩,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的身价相对上升。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连年大幅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不断加剧,导致了当前我国市场上货币供应过剩,超过了实际需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上升,社会总需求增长较快,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二)成本推动因素:原材料价格涨幅过高。原材料价格的涨幅过高对物价的上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食品等涨幅都是成本推动的因素。一是基础性产品费用提高。对于农作物的原材料,像化肥、种子、饲料等农资,都有了很大的价格上涨。而且我国大量进口原油、大豆等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上涨。二是环保治理费用提高和能源资源性产品的减少,资源“瓶颈”约束仍很突出。目前,国内环境污染严重,商品生产中的环保预防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大量消耗能源性资源,致使成本提高。三是全国职工工资和福利水平普遍提高的较快,刺激了消费,同时也抬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四是银行方面贷款利息的增加。为了防止我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中央银行已经连续多次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利息,利息的增加必然会带动价格的上调。
      (三)民间流动资金过多。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抬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国内高速增长的投资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强劲的出口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消费水平增长了,那么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就多了。首先是储蓄大于投资,这是基于实体经济运行的根源。只要国内消费率不得提高,即国内储蓄率不得降低,此种根源将长期发挥作用。其次是银行体系基于不断增长着的储蓄而进行的“贷款创造”,这是基于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倍数创造机制的根源,这是可以控制的。再次是金融创新和市场参与,这是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的根源。这类根源也是很难消减的,因为加快金融创新和提高市场参与度,正是我国金融改革所追求的目标。这样看来,所谓流动性过剩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有效消减。
      
      二、关于宏观调控法规制物价上涨现象的分析
      
      现行的宏观调控十分重视以经济手段为主,尽可能少地使用行政手段,这是宏观调控中应该继续坚持的一个优点。但是,我国在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行政手段还是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即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完全取消行政手段。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集中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提高存货款利率等方面,而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外汇政策等使用较少,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的实施空间。而且财政手段方面除了发行国债之外的,例如降低赤字幅度甚至可以不安排预算赤字、缩减投资规模幅度以及调整投资结构等各方面的考虑还可以有所加强。而具体到物价稳定措施,防止物价上涨转为全面通胀,把物价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则必须平衡市场形成价格与行政干预价格的关系,使用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将临时稳定物价举措与长远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结合起来。
      (一)财政法律调控。国家目前实行的是控制性财政政策,在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减少各级财政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尽量减少由于投资带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证农产品的供应。适度加大国债发行额度,同时根据存贷款利率的变动情况和变动预期,合理提高利率,使之成为具有吸引力的长期投资种类,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应当适度控制财政投资性预算赤字,为财政政策的扩张留下空间,最好不再安排预算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这有利于合理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的结构。其次,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这个问题,需要从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入手,要让普通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获得的份额逐渐增大。因此,“减税增支”应当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安排财政政策的基础之一。减税,即降低生产税税率和降低所得税税率;增支,应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以期同时实现增加居民收入和增加政府部门公共消费的目标。
      (二)金融法律调控。金融即资金融通,作为资金营运和融通的枢纽,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显现其天然的、不可或缺的宏观调控功能。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的,而这则必须有相应金融法律来规定。无论形成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而目前的宏观调控的货币手段主要集中在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发行央票、提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使用上还比较单一,系统性、综合性还远远不够,应该整体考虑宏观调控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方案。
      首先,针对市场上流动资金过剩的问题,应当适当考虑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幅度。虽然多次提高准备金率,流通性过剩的调控效果还是不明显,包括存贷款利率的提高,对抑制贷款需求的作用初见成效。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的时期,而且是经济转型期,不应盲目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例如频繁地调整利率,而应该就提高的幅度问题实施一些措施。另外,发行央票应该适当的以长期的为主,因为我国当前流通性过剩的情况受多种因素制约,比较复杂,调整难度大而且在短期内难以解决。
      其次,应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降低投资,进而减少物价上涨压力。加强资金的回收,控制银行的信贷,对于银行信贷体系来说,提高贷款利息、提高法定准备金、减少市场中流通的基础货币,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缓解物价上涨压力。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比例有过大趋势,这是当前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按照加快落实“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来严格监控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比例。而且目前的银行贷款体系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漏洞,短期内通过调整贷款利率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银行的信贷体系不完善,无益于信贷风险的降低,世界银行关于贷款的程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首先对于申请的审批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即使贷款申请得到批准,后期的发放贷款也是分期进行,并且有严格的监控措施。因此,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抑制物价有着深远的影响。
      再次,进行价格的宏观调控。200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明确表示要根据《价格法》的有关规定,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抑制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并且根据《价格法》的规定,采取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实行提价申报,达到一定规模的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制度。但是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价格趋势性变化的监测,密切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价格走势,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储备体系,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活用品的供应;合理把握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调整力度和节奏;切实做好农产品价格管理工作;落实好主要农副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税费减免政策。协调用好价格手段,采取适当干预的原则,规范价格体系,从表、本两方面入手,控制物价上涨现象。
      总体来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控制当前的形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气氛,物价上涨的趋势不可避免。

    推荐访问:物价 调控 上涨 金融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