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中国经济减速的性质与政策选项

    时间:2021-01-25 20:02: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237/zgsc2012370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237/zgsc20123703-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237/zgsc20123703-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237/zgsc20123703-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237/zgsc20123703-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237/zgsc20123703-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237/zgsc20123703-7-l.jpg
      摘要:中国经济已在事实上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减速期,但是对于经济减速的性质却存在显著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相对悲观但占据主流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减速是长期性的,且中国或有可能已经进入7%~8%的中枢减速区间,即使逆周期应对政策使GDP增速暂时经历反弹,也会很快落入这个区间;另一种相对乐观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减速是短期性的,中国经济仍有可能在2012年2季度触底之后实现持久的上升期。本文分析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减速具有双重性质,但就当前情况而言,周期性因素应该占据更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应对经济减速的政策选项也应该是“周期应对与促进转型并重”,即一方面着眼于中长期,实施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着眼于短期,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最后,本文梳理了中国经济周期触底的一系列积极信号。
      关键词:中国;经济减速;政策选项;经济见底;积极信号
      中图分类号:F124
      一、中国经济减速的性质:趋势减速VS周期减速
      关于中国经济减速,各方观点已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而对其解读,则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长期性、趋势性减速,一种是短期性、周期性减速。
      (一)经济减速已经发生,且减幅加大
      从回落周期的长度看,如果不考虑2008年底“一揽子危机应对计划”带来的刺激性增长,中国GDP增长率从2007年2季度15%的历史高点到2012年1季度8.1%的低点,已经整体回落了5年。如果这轮回落周期从危机之后2009年4季度12.2%的峰值算起,到2012年2季度GDP增速继续回落到7.6%,这个回落过程也已持续了11个季度,而危机之前的那轮回落周期为8个季度。因此,从各个方面评估,这已经是近年来最长的回落周期之一。
      从回落幅度看,虽然本轮周期持续回落了11个季度,GDP增长率从峰值到谷底的落差约为4.6个百分点,但是最大的回落幅度却发生在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最后3个季度,逐季分别回落0.5、0.8、0.6个百分点,换言之,这3个季度承担了超过40%的总体回落压力。
      (二)当前经济减速的性质仍存分歧
      中国经济已在事实上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减速期,但是对于经济减速的性质却存在显著不同的观点:一种相对悲观但占据主流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减速是长期性的,且中国或有可能已经进入7%~8%的中枢减速区间,即使逆周期应对政策使GDP增速暂时经历反弹,也会很快落入这个区间;另一种相对乐观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减速是短期性的,中国经济仍有可能在2012年2季度触底之后实现持久的上升期。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在最近的演讲中甚至断言,中国经济未来20年仍将保持8%左右的高速增长。
      1.第一种观点:中国已进入趋势性减速区间,从物价和就业、投资等判断,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回落到新的经济结构下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附近
      IMF、世界银行及海外投行等国际研究和金融机构倾向于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经历的减速是一种趋势性现象,而且这种减速是任何一个后发追赶型经济体无法回避的自然减速。通过仔细的跨国比较及分析,笔者得出的结论是:① 作为一个整体,中国距离这个自然减速区间仍有一段时间差,理想状态下中国最快将于2015年前后进入减速期。② 考虑到中国广泛的区域差异和跨度较大的产业光谱,东南沿海作为中国率先并成功实现追赶的“特色经济区”或已在这2007年前后进入这个减速区间。支持这个判断的依据依次是:
      第一,一国进入自然减速区间的核心驱动力是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下滑,而中国的TFP仍然存在较大的追赶和提升空间。来自NBER(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成果显示,全球有接近30个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6740美元时(以2005年不变国际价格计算),高增长时代趋于终结,这30个国家的平均GDP增长率由高增长时期的5.6%下降到2.1%①。然而,针对经济减速原因的核算分析却显示:在资本存量、劳动力增长、人力资本和TFP四个因素中,TFP对GDP增长率放缓的直接贡献度为85%。换言之,经济减速本质上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放缓。以日本为例,日本曾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经历第一次显著的经济减速,减速前后的GDP增速落差超过6个百分点,其中5.4个百分点的下滑来自于TFP的减速(表1)。
      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TFP仍然存在较大的追赶空间,这个空间表现在两个层次:其一是全球技术前沿的提升,目前它仍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在改进;其二是对全球技术前沿的追赶,如果把美国当成全球技术的前沿国家,并将美国的TFP视为100,那么中国只是这个技术前沿的15%~20%,持续的追赶空间仍然较大(图2)。
      然而,真正的忧虑可能在于存在追赶空间并不等于这种追赶会自然完成,这是因为:① 过去30年,中国处于初级阶段的追赶,处于从低收入水平到中等收入水平的转换,这个时期TFP提升的关键是将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转移到更高生产率的制造业。结果上,中国在这一阶段的追赶也非常成功,1998-2008年TFP平均提升了4%,为新兴国家之首(图1)。② 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东部沿海省市已经进入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转换阶段,这个阶段TFP提升的关键是将现有制造业的生产要素转移到更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中、实现劳动力和资本在城市内部的再分配、以及资源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当前情况看,如果不开启有效的结构性改革,东南沿海省市未必能够顺利实现TFP的持续追赶。
      第二,从具体的衡量指标判断,作为中国发达地区的东南沿海省市或已提前进入自然减速区。研究表明,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开始进入自然减速区间的判断指标是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左右,人均收入达到美国人均收入的60%左右,制造业就业比例达到25%左右。按照这三个标准衡量,2011年中国人均GDP(以2005年不变国际价格计算)为12000美元左右,假设未来5年人均GDP增速为8%~8.5%,也只有到2015年前后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才能达到15000美元;2011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到美国人均收入的20%,与美国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只有制造业就业比例这个指标相对符合衡量标准。

    推荐访问:中国经济 减速 选项 性质 政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