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猴子,真正的太空先驱

    时间:2020-12-08 20:06: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说起太空探索先驱,人们通常会想起1961年4月12日进入太空的加加林。但实际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灵长类动物并不是人。猴子和猩猩在人类探索太空的早期时代为人类承担了大量带有极高风险的实验任务,并且有不少灵长类先驱者为了人类的太空梦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猴年到来之际,这些真正的太空先驱是值得我们对它们进行一番纪念的。
      悲壮的阿尔伯特们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在远地点为301千米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他驾驶的“东方一号”飞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进入外层空间的航天器,就在他的108分钟的飞行过程中,加加林由上尉荣升为少校。在这次历史性的飞行之后,加加林荣获列宁勋章并被授予“苏联英雄”和“苏联宇航员”称号,并曾多次出国,访问过27个国家。有22个城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962年,加加林当选为第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如今,被制成标本的阿贝尔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中继续接受着人类的感谢和敬仰。

      这一段已经永载史册。但是,在大多数人把加加林认作是太空先驱,来纪念这个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的时候,可曾想到,早在加加林进入太空的14年前,在1948年就有一只猴子已经在奔赴太空的路上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一些德国科学家来到了美国继续进行火箭研究。而在当时的一系列航天项目中,有一个叫做“花蕾计划”的项目几乎可以说是最为大胆的。该计划准备用V-2导弹改造成的火箭将灵长类动物送上太空并用降落伞回收返回舱。在进行了2次成功的“无猴火箭”发射之后,该项目的负责人亨利博士决定使用猴子宇航员进行“载猴火箭”发射。
      1948年6月11日,一只名叫阿尔伯特的猴子被塞进V-2火箭中。实验人员给阿尔伯特配备了生命保障系统,包括氧气瓶、滤除二氧化碳的空气净化设备和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等硬件一应俱全。这使得原本尺寸就不大的V-2火箭太空舱内格外拥挤。
      随着一阵轰鸣,火箭飞向天空,完成了一次典型的弹道导弹的飞行。阿尔伯特飞上了6万3千米的高空后,随火箭一起坠落。可是,降落伞并没有按原计划在高空弹开。焦灼的实验人员一直等到了太空舱高速下降到距离地面只有8千米的时候才看到降落伞作动机构开始发挥作用。但是,当时人们低估了火箭从高空再入稠密大气的状态下,空气对降落伞的巨大冲击力。这使得采用单伞设计的降落伞刚刚展开就立刻被高速气流撕成了碎片。阿尔伯特就这样与太空舱一起摔到了地面上。牺牲的阿尔伯特成为当时到过离地面最远的地方的一只灵长类动物,为人类探索未知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第一只牺牲在奔赴太空的征程上的灵长类动物。
      通过检查监测数据,人们发现原本准备的生命保障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3.5千克重的小阿尔伯特在升空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了缺氧的症状。实验人员重新设计了功能更强大的供氧系统,并选取了一只体型更小的猴子,取名为阿尔伯特II。
      1949年6月14日,阿尔伯特II搭乘V-2火箭升空。这一次,缺氧的事件没有出现,阿尔伯特II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升到了134千米的高度,超过了100千米卡门线,成为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灵长类动物!但是,极为可惜的是,在返回过程中,降落伞还是没能顺利打开。火箭重重地砸到了地面上,发出了可怕的巨大声响。有些火箭残骸居然钻到了地下4米深的地方。阿尔伯特II成了第一只进入太空后,牺牲在再入返回过程中的灵长类动物。
      人们对降落伞系统进行改进之后,在1949年9月16日把第3只猴子,也就是阿尔伯特III放入第5枚实验用V-2火箭中。火箭发射顺利,但是在离地10 700米的时候,火箭尾部突然爆炸。3秒后,又一次更剧烈的爆炸使火箭成为了碎片。阿尔伯特III成为了第一只在火箭升空过程中因爆炸事故牺牲的灵长类动物。
      1949年12月8日,阿尔伯特VI踏上了征程。它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130.6千米,也进入了太空。但是,在再入返回的过程中,降落伞未能顺利打开,阿尔伯特VI也牺牲了。它是最后一只乘坐V-2火箭探索太空的猴子。实验人员意识到了要想成功完成太空发射和返回任务,需要重新设计一款火箭,在导弹的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贝克小姐与火箭模型的合影

      先驱者征服太空
      1951年,“太空蜂”火箭研制成功。火箭本身并没有太多新奇之处,但是火箭上的降落伞回收系统有了很大的创新。人们终于意识到,仅凭一个降落伞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开伞瞬间的巨大冲击力的。于是,在大量纸上计算和风洞测试之后,一种名为双伞回收系统的装置诞生了。
      这种装置的原理较为简单。太空舱在返回稠密大气的时候,先弹出一只直径2.5米的导引伞。为了增加强度,导引伞里面织入了金属丝。另外,这些金属丝随着导引伞的展开会成为一张金属网,能够强烈地反射雷达波,有助于地面雷达进行跟踪,可谓是一举两得。当导引伞把太空舱的速度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长长的伞绳会逐渐拽出直径达4米的主伞。通常,主伞的打开高度为5万米。随后,太空舱就会在地面雷达的严密监视下缓缓飘向地面了。这种伞降策略直到今天还被大量返回式航天器所沿用。

    推荐访问:先驱 猴子 太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