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范仲淹与范氏义庄】范氏义庄

    时间:2020-07-31 07:28: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范仲淹所建的范氏义庄,本质上是尝试用民间力量解决社会福利问题。尽管其中有宗族的局限,仅仅是对宗族的一种保护,但是在那个时代,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所谓“义庄”,是古代族中所置的赡济族人的田庄。因为是慈善机构,故此以“义”为名。儒家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仁”的践行,从自我修养,扩展到家族,最后延伸到天下。所以推究起来,义庄的创立应早有其事。
      不过,第一次出现在史籍中的义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所建的范氏义庄。范仲淹的文名事功,彪炳青史。而其所创的范氏义庄,绵延达八九百年。一个民间、家族性的慈善机构,能够延续如此之久,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足见其深广的智慧。
      《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范仲淹在平江府长洲、吴县置良田十余顷,将每年“所得租米,自远祖而下,诸房宗族,计其口数,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时为宋仁宗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
      根据范仲淹亲自订立的《义庄规矩十三条》所载,义庄赡济的内容包括口粮、衣料、嫁娶费用、丧葬费、科举费,此外还有义学、房屋借居、借贷等。总之,几乎涵盖了族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赡济的对象是居住于本乡的族人(子弟中有外出做官的,不算在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
      若范氏义庄事仅如此,历史上类似之举倒有很多,也没有什么稀奇。但是范仲淹创建的义庄管理制度,对于田产、仓房管理,以及领取制度,或者虚报冒领的处罚等等,都有细致的规定,足以被现今民间慈善机构所借鉴。
      慈善机构要想顺畅地运行,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范氏义庄是以大量田地为财产基础的。所有的田地都是由范氏宗族中有能力的人进行捐助,而田地所有权属于义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慈善机构的财产独立。这是义庄的经济基础。为保持义庄的规模,义庄所置的庄田是不许卖的。如果有外人赎回用典当方式所置之田,则必须及时置补,使田地的数量得以保证。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庄的产业逐渐增多。而义庄主要以田租为财政来源,所以田地的增加,可以极大地扩展义庄的收入。此外,由于范氏义庄并不仅仅是救济的机构,它还极力发展对族人的教育,力图通过科举来帮助族人摆脱贫困,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义庄的经济来源。在后世,尽管范氏义庄几经沉浮,但都因为范氏宗族重视教育,高官频出,而得以挽回。所以,范氏义庄一直到800多年后的清宣统年间,仍有田产5300亩,这在中国慈善历史上,堪称奇迹!
      范氏义庄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方法。管理者是从宗族各房中选择出的一名子弟,他具有独立的权限,有权独立处理义庄事务,不受他人干扰。管理人的报酬是以其工作成效为标准来确定的。在领取报酬前,要有族人证明他工作有效。族人有权告发管理人的不公正行为,最后由公众作判断。也就是说,义庄建立了决策独立的机制,以及与之相配合的管理监督机制。此外,为了实现公正,有很多管理上的约束,比如,族人不许租种义庄的田地,也不能购买族人自有的田地。
      正是靠着这种极具“现代管理意味”的方式,范氏义庄才得以长存数百年,一直到清末都不曾中断,成为各地设置义庄的典范。官绅们纷纷效仿,置田产、设义庄赡家族,蔚成风尚。明代陆树声说:“凡士大夫有意收恤其族人而加礼于学校者,过公之祠,或尚有兴起焉。”可见范仲淹创立范氏义庄,对后人从事慈善事业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影响深远。以至于清代冯桂芬说:“惟宋范文正创为义庄,今世踵行,列于旌典。”
      范仲淹所建的范氏义庄,本质上是尝试用民间力量解决社会福利问题。尽管其中有宗族的局限,仅仅是对宗族的一种保护,但是在那个时代,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而且,在当时,宗族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所以,保护宗族其实也是对于社会慈善活动模式的一种尝试。
      范氏义庄是非宗教性质的慈善机构,着力解决社会问题,这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按说是“犯忌”的。那时的慈善事务,一般都是由佛教、道教等宗教团体来进行。但是,作为民间慈善机构,范氏义庄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延续数百年,甚至将其章程在政府备案。而且,政府认定,损害义庄利益的人,要按照国法来论处。一个民间慈善机构,几乎上升到了官方的高度,这在中国的封建时代的确是一个特例。究其原因,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范氏义庄重学的传统,使范氏宗族中不断出现通过科举而获得权势的人物,对于范氏义庄的绵延保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范氏义庄的赡济对象,始终仅仅局限在一个宗族之内,不会形成影响政权的社会力量,所以去除了官方对它的猜忌,而将之视为儒学“齐家”的一种典范。实际上,范氏义庄得以建立和发展,固然有宋代经济大发展,而贫富分化、社会问题严重等因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范仲淹及其后人卓越的政治智慧,在官方和民间两者中取得了一个平衡。所以,如果一味以今日的慈善标准来衡量这个机构,指责其慈善对象的局限性,是有失公允的。
      王安石的《祭范颍州文》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诚哉斯言!范仲淹的文采举世公认,而他做起慈善事业来,也是独具智慧!

    推荐访问:范仲淹 范氏义庄 范仲淹与范氏义庄 范仲淹设立义庄的影响 范仲淹义庄背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