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新课标下的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堂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教学]

    时间:2020-03-13 07:18: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国各地都倡导教育革命,走出教育过去存在的教学误区――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个性;重智力,轻态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是新课程、新课改的直接实施对象,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素养将影响着改革的发展轨迹,因此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促进他们乐意探究,敢于创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体验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体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验教学的内涵
       “体验”在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都有不同内涵。在教育学中的“体验”既指活动的全过程,也指活动的最后结果。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它指学生亲身实践或经历的事;作为活动的结果,它指学生在实践或经历中获得的认知结果和情感体验。体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书中体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保证他们数学思维的连续性、纵深性,防止思维断层;让他们在书本知识的综合运用中体验,给予他们探究性学习不竭的动力源泉;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搭建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平台。
      二、体验教学法的重要性
      心里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成功,缺少不了体验的因子”。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说:“学生学习体验越多,智力生活越多姿多彩。”今日曰:“要想知道犁子是什么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这一切都说明了体验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没有体验,数学中的一切结论、定理、法则、公式靠死记硬背,学生就会失去创新的基础;没有体验,数学书本知识如一潭死水,失去了它本身的营养价值;没有体验,数学知识就失去了再生价值,它不能激发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创造火花。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尝试,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情绪、情感无形中已增加了几十个百分点。他们既体验成功的奥秘,又体验失败中的教训,学生便在成功中获得了成功,在失败中也获得了成功,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控能力都可以在体验中不断发掘, 对解决学生一生的发展和一辈子的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体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让学生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中体验
      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语言简炼,一般都是高度概括浓缩,是压缩的饼干,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让学生体验大多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对他们的形成背景,作初步了解,对他们形成过程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对他们形成结果作必要的归因索果,就能加强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与数学精神的培养。例如“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这看来学生识记这些文字太容易了,但它却蕴含着数学思维的深刻内涵。
      第一阶段:感性认识
      (-2)3=(-2)(-2)(-2)=-8
       (-2)4=(-2)(-2)(-2)(-2)=16
      (-2)5=(-2)(-2)(-2)(-2)(-2)=-32
      (-2)6=(-2)(-2)(-2(-2)(-2)(-2)=64
      学生通过做类似于上面的练习,看出了显现结果特征,明确了最后结果的正负与底数(-2)的指数奇、偶性有关系。
      第二阶段:理性认识阶段
      第三阶段:内化阶段
      把“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转化成数学符号语言
      学生通过以上过程的体验,方能把数学知识的具体与抽象,数学文字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融会贯通,才会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氛围,才会找到探索的基础和源泉。
       2、让学生在数学知识运用中体验
       宋代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需要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这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艺术走向,又特别是教师在理科教学中,要积极为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的疑问、好奇能激发他们的强烈求知欲,使他们从数学知识运用的体验转向内心的情感体验。例如: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20名男生,80名女生;参加英语竞赛的有120名女生,80名男生。已知该校共有260名学生参加了竞赛,其中75名男生两科竞赛都参加了,那么参加数学而没有参加英语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
      我鼓励学生用多种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一听到“多”字,心中尤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探索起来,听到学生沙沙地钢笔声,看到学生一种又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成功的喜悦,作为老师,我才真正体会到“教”就是为了“不教”。最后他们得出了三种不同的解法。
      解法1:
      由题意可知:只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是120-75=45(人),只参加英语竞赛的男生80-75=5(人),如图1。设两科竞赛都参加的女生为x人,则只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为(80-x)人,只参加英语竞赛的女生为(120-x)人,如图2。由题意及图1、图2可得:45+75+5+(80-x)+x+(120-x)=260,解得x=65,80-x=15(人)
      解法2:
      图3是解法1的图1和图2叠加,x为都参加的女生人数,若把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120+80)人作为整体,由题意和图3得:
       (120+80)+5+(120-x)=260,解得x=65,80-x=15(人)
      解法3:设只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为x人,如图4,
       则120+5+[120-(80-x)]=260,解得x=15人。
      这三种解法对初一(上)学生来说,的确已经令我很满意了。当我询问他们解题思路时他们都异口同声说,以两科都参加竞赛的学生人数为桥梁。接着我问学生还有别的解法吗?学生立即从兴奋中静了下来,我在黑板上画出各量间关系表:(设x为两科都参加的女生人数)
      学生一下明白了:200+200-(75+x)=260,故x=65, 80-x=15(人)
      学生问我怎么想到的?我回答到:“我的思维和你们一样,以两科都参加竞赛的人数为桥梁,只是接下来的思维分支不同罢了,因此只要你们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多”。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中体验,在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过程中体验,最后到达了在学生内在情感迸发中体验。
      总之学生的体验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的合作伙伴,才会使学生的体验有探究价值;才会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生活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黄忠主编《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3.颜冠群 “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的初步思考”《中小学数学》2004年7-8期.中小学数学杂志社出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数学课 新课标 堂中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教学 数学教学课标微观分析 初中数学新课标理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