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在“压迫”与“反抗”之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谁说的

    时间:2019-05-21 03:19: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古往今来对于人与人性的争论意志不休,艺术家作为社会特殊的存在有其独特的历史责任和生存价值。人们在热衷于他们杰出的艺术创造和精神贡献的同时,却忽略了艺术家们的生存环境。艺术家们一直生活在艺术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双重折磨中艰难行走,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人性”的压榨,而艺术家们却用“乐于艺”实现了“反抗”,艺术家就是在不断的“压迫”和“反抗”中完成集体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人性;压迫;乐于艺;反抗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94-01
      人为什么而活?这是一个永远不乏思辨的话题。人性是什么?有人说:人性是自由、解放、原欲。这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生物诉求”。西方经过黑暗中世纪的宗教教化,统一的社会准则即时“宗教”,这也正契合了康德的观点。人并无扩大的自由,一切行为都是义务的履行,关键在于作为个体履行义务的好坏。柏拉图自始至终的“神”观念贯彻着整个社会发展,人在二者的关系中属于彻底的从属和阶级下,在现实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中,没有“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而是绝对的神化。而中国因其独特的“儒道”影响而走向了“人化的自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没有一味的征服,而是追求一种和谐、平淡的宇宙观念。儒家的“乐活”,道家的“逍遥”,都是在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的“礼”形成的社会规范既维护了现世生活的稳定,也在“寓教于乐”中渗透着更高的精神追求。道家的“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的“天乐”,则道出了通往“逍遥”的“道”。
      那艺术家呢?艺术家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都是走在社会前沿的人,有时更是超前。哲学家、思想家的历史使命是透过阶段生存现象发现隐含的特定规律,并为人类更好的生存指出确定的道路;而艺术家就是实现这种道路的实践者,哲学家所持有的审美精神和审美目标,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在“艺术作品”(这里的“艺术作品”也含有艺术家本身)中表现出来的,由此可见,艺术家肩负的不仅是为世人创造美感,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因其他人的共鸣,更是为了整个文明在生命意味层次的薪火相传。艺术家有其独特的生活层面:既有艺术生活又有社会生活,困难之处在于两者之间的协调转换。黑格尔说:“艺术的要务不在事迹的外在的经过和变化,而在于它的伦理的心灵性的表现,以及通过这种表现过程而揭露出来的心情和性格的巨大波动。”①这就说明艺术家面对的是社会现象及社会积淀,但是要解决的是进一步升华,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能触及。康德说过,只有天才才能创造艺术。李泽厚先生认为:“他讲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而是指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有将深刻的人生内容转化成艺术形式的伟大才能,以造成伟大的意味层: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②这里的重点在于“意味层”。这里的意味层存在着中西方的差异,尽管都是讲现实进行转化,但是转化的目的有较大差异:西方的转化目标是为了实现“自然的人化”,而中国是为了实现“天人合一”的大宇宙观,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精神追求,是对人类精神情感本体的向往。伟大的艺术家往往能清晰把握时代精神的发展动向,通过作品实现“意味”与个人性灵的沟通,抒写个人情感和秘密,表达绝大多数人的人性需求和精神向往,从来引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发展进步。
      艺术家的贡献是卓越的,艺术家的追求是高尚的,但艺术家的生活往往是压抑的、痛苦的。收拾一下人类历史,许多贡献卓越的艺术家往往是在忍受艺术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双重折磨。文森特满怀对艺术的憧憬,却在沙龙面前屡屡下低,不仅要面对艰难的生存困境,更重要的是他自认“美”的艺术却不为人接受,活在嘲讽和白眼间;徐渭才气纵横,修养广博,但却一生坎坷,屡遭不幸,残酷的现实使其精神失常,甚至误杀了其妻子;明朝遗孤朱耷,19岁面对亡国丧家之痛逃入山林皈依佛门……一个社会人在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之前,“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乏其身,乱所为”看起来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世人认为)啊!但是这种血淋淋的“人性压迫”在他们看来只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他们会将其看成一种特有的生活积淀,一种实现终极目标的方式。而正是这种生活积淀,将时代精神融入作品,使作品显得充满人情味。正因如此,文森特的艺术价值被世人所崇拜、欣赏,尽管他并不知晓;徐渭才有了“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中的生活意趣……曹雪芹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托尔斯泰的“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之末和苦难,卡夫卡的可怖的异化人生,都是透过形象层传出的深刻的人生意味……”。③艺术家就是在不断的“压迫”和“反抗”中实现其意志,在过程中,“乐于艺”尤为重要。
      李泽厚先生说过:“‘活’的如此艰苦凄怆,‘活’本身便是件大好事。”只要不拘泥、束缚于那些具体的困扰、乱象中,何不享受呢?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②③李泽厚.美学三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46页.

    推荐访问:压迫 反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