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东北民居建筑特点 [从建筑类型学角度看东北民居的发展]

    时间:2019-05-17 03:28: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东北三省总体上是由七个民族构成的。汉族居多,然后是蒙族和满族、朝鲜族,其次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还有少量的回族。这些民族在有的方面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风习俗,如文化教育、生产生活、居住习惯等各有民族特色。
      【关键词】民居, 现状
      【 abstract 】 the northeast three provinces in general by seven national form. The han nationality is in the majority, then is the Mongolian and manchu, Korean, followed by olunchun, ewenki and daur, and a small amount of the hui nationality. These national in some ways still has the original folk custom, such as cultural education, production life, living habits and so on various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 key words 】 residence, the 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来源于人类的知识。而人类的知识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实践与认知。建筑同时又是客观实体, 并可视地存在于我们周围, 我们从设计者角度来辨别建筑, 一般都会给每一幢建筑贴上历史和风格的标签。但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因为我们不能抹杀建筑具有统一性的内涵。以风格为标准的评判不能从根本上解释建筑的统一与多变的问题。建筑如同语言, 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尽管每个人说话的具体形式不同, 但这些形式都必须遵从一定的语言逻辑法则, 不然, 话就不能被人所理解, 也就不成为语言了。建筑也是如此, 限定建筑形式的法则不可能脱离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而存在, 它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类型之中。
       一、建筑类型学理论及其发展
      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三个方面:
      (1) 类型选择。它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有些时候, 创造过程也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 选择时应该依据的是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 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2) 类型处理。对于选取的类型进行几何简化,使之具备普遍的抽象性。简化还原后的类型元素可以直接应用在建筑形式处理上, 也可以进行类型转换, 以产生多样性的效果。简化还原后的几何元素还可以经过图形换喻等方式达到类推的处理阶段, 从而使简洁的图形被赋予历史的含义。
      (3) 类型与城市形态。从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看, 类型的选择和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连接。城市的最终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组群, 而建筑和建筑组群之间的关系则要由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联系。所以, 类型学也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手段。
      当代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现代结构主义的思想理论。结构主义认为: 第一, 一个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 能够建立起自己说明自己的结构。第二, 是实际找出来的结构要能够形式化, 并成为公式而作演绎法的应用。这样, 结构就具有三个要素: 整体性、转换规律性和自身调整性。
      建筑具有整体性, 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建筑的整体性只有在建筑变换体系内被认识。我们并不强求建筑的终极形式, 而这一形式也不可能存在。但是,杰出的或一般的建筑都是互为变体的, 变换是建筑体系得以存在的原则。“类型”并不意味着就是建筑的最终本质, 它本身也是建筑变换中的一个媒介, 通过这一媒介, 新形式才得以产生。而建筑的自身调整性也确保建筑师的选择总是围绕着建筑本身而展开。
      所以, 当代建筑类型学认为: 对于建筑的解释只能来源于建筑。变换是建筑体系存在的基本原则, 它只能依赖于先存的“类型”而实现, 因此, “类型”是变换产生的根本。也即是, 在人与建筑的关系上, 人总是根据某种原先的“类型”而创造出建筑, 我们的创造只是为建筑的变换实现提供了动力。建筑师在创造建筑时, 只是在他的头脑中先存在建筑的类型, 继而再将之变换。建筑师不可能去凭空创造一个建筑结构模式或一个与历史的建筑结构模式相违背的原则。这是当代建筑类型学的基本哲学思想。以类型学的思想具体指导建筑设计时, 一般来说, 采用的是类型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分类”, 总结已有的类型, 将其造型化为简单的几何图形, 并发现其“变体”, 从变化的要素中寻找出固定的要素。据此固定的要素即简化还原后的城市和建筑的结构图式, 设计出来的方案就与历史、文化、环境和文脉有了联系。
      二、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及总体状况
      东北三省俗称东北或关东。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东北三省是我国老牌的工业基地和粮食主要生产区,它不仅具有综合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还有较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雄厚的科教人力资源等优势,是一片极具潜力的富饶之地。土地总面积78. 94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 2%,人口10792 万人,占全国的8.4%。东北三省在我国是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一个窗口,北临俄罗斯、东临朝鲜、韩国及日本等国。
      众所周知,中国的地图呈金鸡状,东北地区所处的位置是金鸡版图的鸡头处,是在我国的最北面。由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构成的东北地区。
      地理位置是东经120 度,北纬15 度。北面挨苏联,东邻日本和朝鲜,西面是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南面是与祖国的河北省接壤。地理环境属于丘岭地区,东低西高。因受西北部的贝加尔湖的影响,四季分明,多干旱,少雨雪,风沙大,地域辽阔,土地较肥沃,是我国产粮的主要地区,冬冷夏热,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春秋两季温度较适宜。
      三、民房居构建及格局
      东北地区民居构建不管是半山区、还是平原地区总体走向是坐北朝南的正房。常见的有土平房、砖瓦房、北京平房、草房、砖瓦房、木房、楼房。二十几年前连体得较多,近年来都是独门独院的。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冬天抵御严寒的西北风雪;春秋躲避西南的大风沙天气,夏季不让西南风雨入室淋墙,民居正常都是开南门。为了方便与不同辈分人的起居方便,民居大致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钱褡式的;一种是口袋式的。
      1. 钱褡式的构建模式:这种民居三五间不等。以适用性和房主人的经济条件来决定的。它的构建模式是中间朝南开门,分老少间。有东大西小的民俗之说。东间由前辈居住,西间是晚辈的卧室。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东西屋的两个锅台,所说的厨房。七行的锅台连着八行的火炕。锅灶和火炕中间由间壁墙隔开。锅灶上放置六韧、八韧不等的铸铁锅。锅台后靠马窗户处放有简易的碗盆厨。取暖做饭以秸秆、树枝、柴草为主要燃料。东西两屋各有一扇门。两屋的南侧分别设置上下或梯形的对开窗户,窗户下紧挨南墙处搭成火炕,供睡觉休息,冬季御寒之备,还可以放炕桌吃饭。东屋的东侧、西屋的西侧和各屋的北侧都放置家具。很少有留北窗的,若留也是很小的。
      2.“口袋式”住房构建的模式:这种模式与“钱撘式”的主要区别就是它在住房正南东侧的第一间开门。同样分老少间。一进屋先看到的是厨房和锅台,锅台连着屋内的连二炕,均在屋内的南墙窗下,朝阳。三四间的居多,正屋的第一间是长者居住,里间是晚辈的。中间分别用舢板被格式的屏风隔开,间壁墙极少用。室内地面宽敞,两屋连接处有调控梁和下面的柱角支撑。北西靠墙处摆放家具。门窗的格局与“钱撘式”相仿。
      
      [1]杨永生,王莉慧.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地域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4.
      [2]杨锡春.满族风俗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3-15.
      [3]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推荐访问:民居 角度看 类型 建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