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深浅的拼音_历史深浅谁人知

    时间:2019-05-13 03:28: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纵观中国史学史,凡是经典的通史著作,如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等,无不是“成一家之言”的作品。读过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之后,你会发现他的“另类”与出众,近五十年来,几乎没有人像他那样以宏大的治学气魄和求新的治学精神,对中国历史做出高屋建瓴的解释。令人欣慰的是史学界出了一个黄仁宇,令人遗憾的是黄仁宇只有一个,惟愿黄仁宇治学的精髓被发扬与传承,使像《中国大历史》这样的精彩史书不至成为绝唱。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历史学家,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即现费正清研究所)。参与《明代名人传》、《剑桥中国史》、《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集体研究工作。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MacroHistory)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2000年因心脏病发逝世于纽约。他的著作近年来在海峡两岸颇受欢迎,但也有许多学者质疑与批判其观点。
      【作品简介】
      这是黄仁宇先生以往关于中国历史论述的总和。全书短短二十余万字,勾画整个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全貌,将浩瀚如烟的中国历史高度压缩,又与欧美史纵向比较,指出了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经济体制的原因。
      主要讲述了中原地形对农耕经济形态及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作用;统治者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的过程;描写了皇权及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历程以及中国在旧有的体制下由盛转衰、沦为半殖民地,同时不断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历史。最后作者提到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迎来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
      写作此书的本意是能使此书接近初学者,让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然而由于黄仁宇独立的立场、独特的视角,使本书具有不同于其他同类著作的风采。
      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法令又被称作“常平给敛法”?答案:青苗法
      刘邦为了保护自己的爱子刘如意,命谁去辅佐刘如意?答案:周昌 【精彩摘录】
      秦始皇的评价
      传统的中国历史家一向在褒贬品评人物。在临到秦始皇头上时则觉得题材之大,牵涉之多,不容易随便处置。他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一个思想周密的读者可能因秦始皇和他的随从的野蛮行径而感到困恼,可是在另一段文字里,又为他不断地努力企图实现他超过匹夫匹妇所敢于想像的计谋,甚至冒着无限的危险,不折不挠地执行而感动。
      历史记载中的始皇,显示他虚荣心重,有时尚且行止古怪。在当日一般情形之下,所述迷信的趋向很可能是事实。史书中提及他有一次因风受阻而不能渡湘水,归罪湘君女神作祟,于是遣发3000囚徒,去砍伐山上的树木以资报复,可见得他在和超自然的力量作对,而不是震惑于超自然的力量。他以黑色代表帝国之色彩也是超时代的独创。从他所树碑文看来,他除了重视域内长久的和平之外,也极端注重性道德,认为与全民的休戚有关。他有20多个儿子和至少10个女儿。史籍上除了提及他多夫的母亲之外,对他一生有关的女子只字未提。始皇帝游历极为广泛,他不仅履足于市尘,而且遍历名山大川,他曾在夜间微服巡行国都之内。虽说始皇爱征伐,他却从未统帅三军。此外他是一个不畏疲劳的工作者,他预定每天必须过目的竹简,以重量作进度,不到目标不得休息。在有关国家大计的场合他总先咨询下属,可是最后的决策,始终出于他本身。可能最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铁腕统治全国12年的时间,从未发生重大的事变。这是一个泱泱大国,前后遭兵燹几十载,而且追溯到以往的震荡局面,尚可以包括几百年。
      他遗留下的位置,没有人能接替。他刚一去世,丞相宦官和皇子以阴谋和政变彼此残害。一年之内,全国各郡里揭竿而起的叛变不知凡几。又3年后秦亡,始皇帝的亲人和重要的随从也全部丧生。
      【关键解读】
      何为“大历史”
      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
      黄仁宇先生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进路,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黄仁宇先生作为“大历史”的倡导者,他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中国大历史》的特色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一部通史,它仅用二十万余字就举重若轻地将历史的主干包揽无遗,且并非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流水账。没有高度的综合、概括、归纳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正是以“大历史观”为指导,黄仁宇先生对资料披沙拣金,高度压缩,宏观综合,从而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历史演变的大体轨迹。
      该书之所以能畅销十余年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在历史理论上有所创新。应该说,《中国大历史》并没有发现什么前人所没发现的史料,它靠着“大历史”和“数目字管理”这些黄仁宇独创的概念,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历史在读者面前耳目一新。
      文笔也十分出色,它的文字通俗、洗练,有着极好的节奏感。阅读时,就好像有人对你将中国的历史娓娓道来。在谋篇布局上,黄仁宇也下了一番功夫,其精巧的构思处处可见。例如开篇第一章“西安与黄土地带”并不从三皇五帝讲起,而是以古都西安为历史的制高点,从《长恨歌》谈起,对中国的历史作一总的俯瞰。   当然,作者的特殊经历也是成就这部著作的关键所在。黄仁宇先生是在中国出了名的历史学家当中,唯一一个进大学以前有过漫长,非学院生涯、底层生涯的人士。而在进了大学以后,他没有把进大学以前的记忆作为包袱,而是作为财富,点石成金。
      读懂《中国大历史》的两把钥匙
      《中国大历史》以短短二十余万字勾画了从夏至今五千余年历史的轮廓,着重探讨了中国历史的统一与分裂和朝代的兴衰更迭两大问题。黄仁宇先生依据经济赋税体制的不同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帝国时期,即秦汉帝国、唐宋帝国、明清帝国。三大帝国是统一时期,其余则处于分裂时期,统一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关于中国历史的统一与分裂问题。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强调地理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从土壤、风向和雨量等方面分析了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他对秦朝统一的分析,战国时,“葵丘之盟”提出各国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但各国不遵盟约各行其是,水害难以有效治理。治理时常泛滥的黄河必须通力合作,需要由强有力的统一帝国来执行。否则一遇黄河泛滥,战争便在所难免,而战争必然导致土地的兼并,其后秦始皇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强调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长期侵扰是促成中国统一的另一个地缘因素。气候不利时,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侵,中原国家忙于自身兼并而无力抵抗。面对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原国家在国防上也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三大帝国间隙,中原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必然遭致北方少数民族的烧杀抢掠。
      关于朝代的兴衰更迭问题。黄仁宇先生从赋税、吏治等方面对此作了分析。朝代兴起之初,由于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在赋税徭役上对百姓的盘剥较轻,但是随着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恢复、生产发展,王朝统治者必然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掠夺,必定会逐步加重赋税。这样激起政府和民众的对立在所难免。政府与民众的对立必然导致朝代的兴衰更迭,我国五千余年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
      上述两大问题是《中国大历史》一书探讨的主线问题,也是我们走进这本书,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两把钥匙。黄仁宇先生对这两大问题的讲述贯穿全书,虽未能对历史的人物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但他抓住了中国历史的两大核心问题,以高度抽象化、浓缩化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
      唐朝的两税法是由谁建议推行的?答案:宰相——杨炎
      颜真卿死于哪位叛乱者手中?答案:李希烈 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与文化不能不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读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会带领你在优美的文字享受中穿越上下五千年,让你深刻领悟到历史的魅力与精彩。
      不信?现在就开始阅读吧!

    推荐访问:深浅 历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