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多媒体课件制作步骤 [探析多媒体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04 03:19: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多媒体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既有优势也有弊端,如何扬长避短,更好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在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时,精心选择,合理利用。  关键词 多媒体 外国文学教学 存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高科技教学手段也随之进入教学活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成为了高等院校的一种普遍趋势,以外国文学为例,在一些大专院校中,多媒体技术几乎成为了每一堂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多媒体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但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笔者发现高科技教学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尤其是在五年制大专的学生中间,问题尤为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兴趣方向转移,由学习转向休闲娱乐,多媒体课堂成为学生观看影片的场所
      在多媒体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一些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或者反映特定时代精神的纪录片文艺片是教师的一般做法。这既弥补了学生观看文学作品偏少的缺陷,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西方国家不同时期的独特风俗文化。但这些影片中,存在忠于原著精神和商业化改编的两种不同倾向,商业化改编更注重视觉音响的感官效果,这符合现代人观看影片的趋势爱好。这类改编影片轻视甚至忽视原著精神,为了“好看”,故意制造吸引观众的噱头,大幅改动故事情节,颠覆人物形象。但这类影片在学生那里颇受欢迎,观影态度积极热烈,相反忠于原著文艺性较强的影片却备受“冷落”。例如在讲授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浪漫主义思潮对西方整个文化的影响,播放了一段有关音乐大师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的影片欣赏,影片忠实再现了音乐大师克服万难、实现理想的过程,但恢弘激昂的《欢乐颂》演唱场面并没有激起学生对自由平等思想的理解和向往,相反学生兴趣缺乏,反应平淡。这表明了学生观看影片的兴趣倾向是重视觉娱乐,而轻课堂学习本身,缺少视觉冲击场面的文艺类影片难以引起学生高昂的兴趣。同时,在多媒体教学中,笔者多采用的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观看片段视频的方法,但学生不断要求播放完整的影片,如果满足了学生的要求,的确能持续引发学生的兴趣,却会打乱教师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而学生的一再要求,也说明在多媒体运用中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仍然不是文学知识文学作品本身,更多在于娱乐休闲。因此,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偏移,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2 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时,浮于表面,缺少深入思考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多媒体课堂上,学生在观看时兴致勃勃,但只看“热闹”,不看“门道”。例如,在讲到莫里哀的戏剧一节时,笔者选择了由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奈斯自导自演的电影《悭吝人》,电影塑造了法国电影史上唯一的阿巴贡形象,学生在观看时对这个电影形象也是十分认同的,时常被剧中的阿巴贡逗得哄堂大笑。在看完影片后,笔者以电影中的阿巴贡来分析莫里哀喜剧强调形体动作,通过人物身体动作的表演获得戏剧性效果的艺术特点。先让学生们举出其中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形体动作,然后分析这样设计动作的好处和作用,但学生们表情茫然说不出所以然,视频播放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学生在观看影片之前并没有将课程学习内容代入视频之中,观看时也没有注意重点之处,观看之后更是缺少相应思考。观看完影片哈哈一笑之后,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了解也就到此为止了。怎样解决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只观看而无思考的问题,也需要教师注意。
      3 多媒体不恰当的运用,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也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文学的学习中,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与学生之间是双向互动的,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眼神和肢体动作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完成对一种文学现象或一本文学名著的深入理解,由感性到理性,产生一种文学学习的共鸣现象,使学生获得心灵深处的感悟。教师在这个良好的氛围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映也会产生更为积极的教学思考,对教师优化完善教学过程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双方都可获益。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喧宾夺主”的现象。多媒体课件本身信息容量大,再加上大量漂亮的图片和视频的使用,使得多媒体课件在视觉效果上十分漂亮,“精美”的课件吸引了学生眼球,会使学生忽视教师的讲解与分析,偏离文学本身,陷入只重审美不重学习的怪圈当中。另外,再美丽的文字图片也无法完全代替人这个媒介实现传达情感、沟通心意的作用,学生的目光只集中在屏幕上,教师在传达感情时却缺少了接收对象,正常沟通就被打断了,太过炫目的课件有时反而会成为阻隔师生感情交流的屏障。
      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安置不合理造成的。以本校为例,多媒体屏幕占据讲台的正中心,操作台以及教师的位置在屏幕的一侧,偏离学生视线的中心,教师在操作时必须采用坐姿,教师的身形大部分都被遮挡,行为与肢体语言受到极大限制。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看不到教师,视线又都集中在屏幕上,教师也观察不到学生的反映,两者没有办法进行眼神交流和感情沟通,教师只能单调的照本宣科。自身的感情就难以调动,怎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如何既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消除其中的这些不利因素呢?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1)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师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强调文学学习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方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不能取代教师的教授,教学课堂也不能完全是多媒体展示。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科学合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恰当运用图片及视频。完整的影视作品要有选择的给学生播放,改编较大的作品可在教师引导分析的情况下播放,将学生追求视觉刺激的兴趣变为比较带有现代思想的改编作品和原著精神之间的差别的思考,通过这种对比加深学生对原著精神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十九世纪初期格林童话这一章内容时,就可将忠于原著和改编过的影片同时给学生观看,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探寻为何会产生这些不同。   (2)真正树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建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的一点。在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和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不确定,是造成学生将多媒体课件当热闹看的重要原因。多媒体信息容量大是它的优势,但不加节制的展示各类文字图片材料,使学生应接不暇穷于应付而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就是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理解吸收,观看视频材料更是被当做娱乐休闲。要转变这种现象,首先切忌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多媒体教学,更不要因为学生现有能力上的差距就全权替学生说、替学生做、替学生想,把教学内容全部在多媒体上展现出来。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中倡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行动的教学方式,并告诫教育者切勿用自己的头脑去指挥学生的手,要留给学生动嘴动脑的机会和时间,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其次,要在课件中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采用活动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视频,同时开展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悭吝人》的视频观看中,截取片段视频,根据莫里哀喜剧特色的分析设置问题,再依次播放相应的视频片段,更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带动学生思考,从而得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
      (3)多媒体教学中坚持以文字材料的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运用图片视频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严格挑选,讲求实效。
      西方美学家阿莱斯·阿尔雅维茨在他的著作《图像时代》中探讨了“读图时代”使“词语钝化”的现象。信息时代人们在阅读时追求方便和快捷,以读图为主的“浅阅读”代替文字阅读成为了社会的主流,直观、浅显的“读图”阅读方式消解了文字的意义,使得文学经典被束之高阁。然而文字阅读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艺术感受能力等方面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切忌一味追求视觉上的效果,课件的内容要以图释文,据文解图,重视课件的实用性,学会利用图片而不是依赖图片。文学学习需要想象和联想,过多的图片和视频会将文学形象和文学思维固定化,使学生习惯被动接受。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通过品味文字而不是视频画面来构造个人的文学形象和文学理解。
      参考文献
      [1] 让·雅克·卢梭.爱弥尔[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 刘华.浅谈多媒体在《外国文学》中的教学运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4).

    推荐访问:探析 外国文学 多媒体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