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打水漂 [莫让质疑打水漂]

    时间:2019-04-22 03:15: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前不久,笔者所在的学校组织语文优课评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好几位教师都在教学中安排了学生质疑的环节。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无疑是令人欣喜的。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语文课堂应该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成为通过对话寻求真理的地方。
      但静心审视课堂,如何处理好质疑这一环节,尤其是准确把握质疑指导策略,是能否提升质疑实效的关键,否则只能流于形式,让质疑无奈地打了水漂。下面,笔者选取课堂的一些具体案例,进行了追问、思考。
      一、虚情假问,有思维的价值吗?
      案例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片断。
      师:(板书课题)同学们,读读课题,你的头脑里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生1:哲学家是在哪里上最后一课的呢?
      生2: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主要讲了什么呢?
      生3:哲学家为什么要上这最后一课呢?
      师:好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开始读书吧!
      以上一幕,我们并不陌生。很多教师都热衷于在课始对课题进行质疑,认为通过对课题的质疑让学生去思考、发现、探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恰恰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这早就变成了一种时尚;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思维,形成问题意识,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积极思维的一种方式。
      这样的质疑看起来真的无可厚非吗?课间,笔者询问了其中一位提问的学生: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孩子天真一笑,说:“其实我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我知道哲学家在哪里上课的。不过,我要积极发言哦!”原来,这样的质疑不过是孩子们善意的“配合”。只要我们轻轻地把这些问题再抛回给他们:“哲学家是在哪里上最后一课的呢?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主要讲了什么呢?哲学家为什么要上这最后一课呢?你能回答吗?”他们的手一定会争先恐后地举起来:在旷野里,讨论怎样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学生。这样的回答,我们其实也不必惊讶,孩子们早就打开课本,反复读了自己感兴趣的课文。课前教师也一定布置了预习,这点小问题又岂能难得倒他们呢?而这一切,很多教师也心知肚明,这样的质疑也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热身环节,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消退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助长了思维的惰性,失去了质疑的本真价值。所以,我们必须从学生本位出发,真切地关注他们的学习起点,鼓励他们提出最真实的问题。我们不妨换个设疑的方式,问问孩子们:在预习中你提出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学习的是什么?
      二、满堂开花,有思维的聚焦吗?
      案例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关于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
      生1:我想知道“繁衍”是什么意思呢?
      生2:为什么让宋庆龄搬新家,她却不肯呢?
      生3: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樟树的生命力很旺盛?
      生4:樟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同呢?
      生5:为什么作者写樟树,还写别的树呢?
      ……
      师:大家的问题可真多呀,这些问题谁能解决?我们先讨论一下。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使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也活跃了学生们的思维。细细分析大家所提的这些问题,贯穿全文,类型众多,既有理解词义的,也有关注内容的,还有有关写法的。这么多的问题一拥而上,显得庞杂而繁多,学习的指向性也并不相同,这样实际上就弱化了质疑的整体功能。这样质疑之后的学习,也是零散琐碎的,学生的思维结构内显为散化状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松松垮垮。这样满堂开花、漫无边际的质疑,必然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疲惫,影响课堂的学习效率。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进行聚焦和整合。教师应该抓住文本重点,扣住主要内容让学生们质疑,从而培养学生提炼文本重要信息,进行思维聚焦的能力。如本课中关于宋庆龄舍不得离开故居的语句以及人们在参观时怀着崇敬的心去参观故居的部分,教师进行重点出示,引导质疑,一定可以激起孩子们更为璀璨的思维火花。
      三、平铺直问,有思维的纵深吗?
      案例三:人教版五年级年级下册《桥》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
      生1:为什么老汉要揪出自己的儿子呢?
      生2:老汉先到桥旁,为什么不先走呢?
      生3:课文为什么以桥作为题目呢?
      生4:他的儿子为什么躲到队里呢?
      ……
      看似很多的问题,仔细读读不难发现,基本都指向文本的表面内容,质疑缺乏深度。“问”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善问、会问,问得精、问得巧,让思维不断走向纵深。要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一定要加强疑问切入点的指导。
      1.就词句的隐性含义处提问。《桥》一课始终没有提及老汉和年轻人的关系,只在文末点出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丈夫和儿子,学生重点关注就可以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2. 就文本反复处提问。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总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在文章多次反复处提问往往能挖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需要缘疑而问。在《桥》一文中,反复使用了短句的手法,如写雨“像泼。像倒”。这些短促有力的表达手法,引导质疑,细心品味,不难读出文本表达的深意。
      3. 就文本反常处提问。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进而产生疑问。《桥》一课中,按照常理,面对洪水,人们不会产生美感,但是作者却在这种审美反常中写出了“水在跳舞”,充分展示了独具的匠心。
      4.对文本的空白处提问。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质疑发问,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四、泛化指导,有思维的推力吗?
      案例四: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生命 生命》教学片段。
      生1: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粒瓜种会在砖缝中生长起来呢?
      生2: 可能那缝里还有一点土吧!
      生3: 我认为是种子把砖缝顶开得大了一些。
      生4: 扫地拖地的时候可能会洒一点水的。老师,你说为什么呢?
      师 (若有所思)你们讲的都挺有道理的,大家可以再讨论一下嘛!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又热烈争论起来)
      质疑固然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但教师的点拨指导也必不可少,否则学生很容易走入误区。在上面的案例中,“瓜种怎样生长出来”的猜想,并不是一个主要问题,即便再多的猜想与争论,也对学习的文本主题没有太大的帮助。教师应该大胆取舍,进行引导:其实,我们不必过多猜想瓜种是怎样长出来的。我们只要知道,它生长的环境缺少泥土、阳光、水,你就明白这是一颗怎样的种子,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见解吧!这样自然而明确的引导,巧妙地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转回关键处,有力地推动思维进行有益的碰撞与提升。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主动提出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远比向学生灌输十个、百个知识更为重要。对学生的问题,智慧的教师总是适当留白,让他们带着“问号”与“省略号”走出课堂,这样就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只有给质疑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学生才会在有效的质疑中思考、探究,更沉静、智慧地徜徉在语文的学习之林。
      (责编 韦 雄)

    推荐访问:打水 质疑 莫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