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透水性材料 提高城市的“透水性”

    时间:2019-03-31 03:22: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场豪雨,北京成了座水城。据说去年也发生过类似的灾难。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直到三十三岁才离开。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北京下雨更厉害,现在要干燥得多。但是,从来没有记得北京这么频繁地被水淹。按说,北京属于干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620毫米左右,降雪量仅7.6毫米。我所居住的波士顿地区,则年平均降雨量为1080毫米,年平均降雪量为1060毫米,全加起来是北京的数倍。我曾经目睹冬末春初波士顿大雪长期堆积、突然赶上暖空气被豪雨冲洗融化景象。当时郊外有些地区洪水滚滚,但城市却并不见积水。怎么北京会偶有豪雨就被水淹?
      为什么现在的北京城如此脆弱?看看一条城市生态的简单定律就明白:一英亩的城市停车场,比起一英亩的自然草地来,在雨后所产生的排泄水量要高16倍。北京几十年来发展迅猛,到处是高楼、公路、停车场,成为一个混凝土的城市。柏油或水泥路面,无法吸收水分,公路、屋顶、街道等等也是如此。自然草地(不是人工草坪),则如同农田、森林、湿地等等一样,主要的降水被土壤吸收,泄水很少。
      大凡排水效果较好的世界城市,除了发达的排水系统外,都非常严格地保护湿地。即使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你也会不时看到一些沼泽湖泊,大量的公园绿地,市中心的中央公园多是自然土壤和绿地,仅有几条小路穿插于其间,几乎看不到大面积的水泥或石砖广场。有研究表明,美国一般的居住区,不透水性为25%到60%之间。但是,大型购物中心和路面,不透水性可达100%。自然土地上的降水,有40%被蒸发,50%被土壤吸收(其中25%是深层吸收,25%是浅层吸收),只有10%形成地面积水。而在不透水性达到75%到100%的都市区,降水只有30%被蒸发,15%被土壤吸收,55%则形成地面积水。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对于湿地的保护、排水设施等等,都有严格的约定。不久前,南洛杉矶耗资2600万美元,历时三年,把一大块停车场彻底改造为湿地公园,首要的考虑就是提高城市的透水性。
      北京的发展,自70年代以来湖泊沼泽越来越少,农地越来越珍稀。连护城河都已经填得差不多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东北护城河的一个河段终于被保留,但整个河体竟是钢筋混凝土的,河底根本不透水,大概是考虑到北京水少,要保住水位吧。结果河水发臭,河底淤积。80年代我大学记毕业刚参加工作时,还参加义务劳动为河底清淤。
      其实,湿地也不仅仅是大面积的沼泽湖泊,还以袖珍的形态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北京,难得看到暴露出来的土壤,特别是在小区内,角角落落全铺满了水泥、石砖或柏油,停车位见缝插针,乃至行人走路的地方都时常被阻断,更不用说孩子们游乐的空间了。
      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这绝不仅仅限于北京,恐怕是全国普遍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彻底整备大城市的城市规划,尽快恢复被填的湿地、湖泊、河流。再有,保护农地并不仅仅是个粮食供应问题,而且是个生态问题。在城市周围甚至城市内部,农地必须受到适当的保护。市中心有小片农地,无疑会形成宝贵的都市绿洲。近郊则应该有相当规模的农地穿插在居住点和公路之间。另外,对于微型湿地,也要有严格的规约。比如,在北京市中心的小区内,本来应该裸露的土地被铺上石砖或混凝土,再装上停车位的锁。自然形成的沟沟坎坎就更不见了。每个小区都这样,北京的路面就被封得严严实实。一旦遇到豪雨,水往哪里走?
      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北京等大都市未来面对的不仅仅是城市内涝问题,而且还可能有各种伴之而来的生态危机。

    推荐访问:透水性 提高 城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