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林语堂早期小品文中的文化解读] 林语堂的小品

    时间:2019-02-02 03:25: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行为过程必然受到文化因素及语境的深远影响,那么译作与原作之间自然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从文化解读的角度来诠释林语堂先生早期小品文的中英文本的差异,从中看出文化对于翻译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 林语堂 中英小品文 文化解读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译者。自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很多的闲适散文和幽默小品,其大多数是先用英文创作,一般英文文章先刊行于The China Critic Weekly上,而后来翻译的中文小品文则随后陆续在《论语》、《人间世》及《宇宙风》等里登载出来。既然用两种语言来表述,英文文章和中文译文自然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则正体现了文化因素,文化语境在翻译行为中的影响。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手段,从交际的角度看,它实际上是一个译者将源语中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的过程。然而“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它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此外,文化环境是文化解读和跨文化翻译中关键的一环。成功的交流取决于正确的文化解读。但“由于一个人从幼时起就受到他所处文化的熏陶,其言行举止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的约束,并被纳入相应的轨道”(戚雨村,1994)。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中介,译者就必须将其他民族的文化行为放入其所属的文化环境中去解读,并用适当的方式介绍到译入语中去,架起沟通与成功交际的桥梁。
      下面我们就从文化解读的角度来看看林语堂中英小品文的差异之处。
      1.从中英小品文的内容和文字详略来看,大多是中文比英文更加丰满。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因素考虑的原因是,林所写的内容主要为中国事物与中国环境,这里面所包含的东西自然用中文表达起来比用英文更顺利更方便,因而也就容易写得更详尽。
      2.凡我国民族特色特别强的部分,其中文文本都更为详尽。比如《言志篇》、《有不为斋解》和《中国究有臭虫否?》等。就以这最后一篇来说,它开篇近千字的一大段关于臭虫的考证,涉及诸如《抱朴子》、《韩非子》和《淮南子》等一大串古籍,翻译起来既非易事,英美人读起来也未必太感兴趣,因而在Do Bed-buffs Exist in China?中也就全部略去了。此外,因考虑到表达出来会有损我国在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是略于英文而只见于中文。比如《春日游杭记》第一部分中有一大段关于一个特别能吃牛肉的中国官员的描写,这一节在英文原文中并未出现。再有,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中国人视为正常的或有趣的,而西方人则有可能相反,这也会略于英而详于中。例如同上文章中有一段林氏对有人在西湖边上乱盖洋式建筑不满的话:“后人必定有诗证云:
      西湖千树影苍苍,独有丑碑陋难当,
      林子将军气不过,扶来大炮击烂疮。”
      这首诗在其原文The Monks of Hangchow中就未出现。
      3.外国特色重的则中文部分简略。比如在A Talk with Bernard Shaw中曾有关于香港与上海的路透社企图秉承其英国政府的意图按下萧伯纳来华访问的消息,以及高尔斯华绥请萧参加笔会和对辛克莱・刘易士来华的推测等情况,这些在其相应的中文文本《水乎水乎,洋洋盈耳》中则被略去。再如The Beggars of London一文开头有近两页半讲英国人脾性的文字,但在《伦敦的乞丐》中则这部分全部删去。再如在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中有一大段涉及当时英国首相麦唐纳及财政困难等问题的评述,这些在其相应的《中国文化之精神》中也被删去。很可能是因为他觉得一些纯属外国人的事物,我国读者未必感兴趣。这些,表面上看是同一内容的两种文本上的此详彼简的问题,但从文化解读的角度来看,都是文化因素和文化环境对译者在翻译行为过程的影响。
      4.遇到涉及中国当年政局过于直接或过于强的地方,中文部分往往比其英文原文简略。这方面特别突出的例子是Han Fei as a Cure for Modern China一篇,这原是一篇对外国人的讲演,长达七八千言,但稍后以《半部韩非治天下》在《论语》上出现时,则已不足千字。What is Face?与《脸与法治》的关系也是如此,后者不过前者的三分之一。再比如More Prisons for Politicians这篇文章,其言辞极为激烈,但这篇则没有相应的中文文本。可以这样说,就是全篇内容后来毕竟还是以仅仅一句话――“若不速速多设囹圄,安放官吏,道德仁义再讲一千年,散沙仍是散沙”而被塞进《半部韩非治天下》那个短篇里去了。
      5.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在内容上灵活替换。比如在I Committed a Murder一文中有这样一段:Now I have had many conversations with these gentlemen....A perfectly conducted conversation run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like a Beethoven symphony.It has four movements.Unlike a Beethoven symphony,however,the theme or the real business,does not come in the first movement,but at the end.
      相应的中文为:
      凡读书人初次相会,必有读书人的身份,把做八股的工夫,或是桐城起承转伏的义法拿出来。这样谈话起来,叫做话里有文章,文章不但应有风格,而且应有结构。大概分为四段。不过谈话并不像文章的做法,下笔便破题承题;入题的话是要留在最后。(《冬至之晨杀人记》)
      这里贝多芬的交响乐及其四个乐章还有主题等竟换成了八股功夫或桐城义法的起承转伏了。
      再比如My Last Rebellion中有这样几句:
      I doubt whether this race of matter-of-fact people would ever be capable of luning up their souls in ecstatic response to Shelley’s Skylark or Chopin’s Nocturne.
      它相应的中文部分为:
      辛稼轩之词,王摩诘之诗,贝陀芬之乐,王实甫之曲是与他们无关的。庐山瀑布还不是从上而下的流水而已?(《我的戒烟》)
      英文里的洋事物到了中文里面便几乎全变成了中国东西了(除了贝多芬外)。
      总之,文化在林语堂先生的中英作品中的体现是无处不在的,他的小品文无论英文还是中文文本,都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而林语堂先生的语言及翻译造诣早已出神入化,将语言文字完美地融入了中西不同的文化之中,这实在是译者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Deng,Yanchang and Liu,Runqing. Language and Cultur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1989.
      [2]Hu,Wenzho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1988.
      [3]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第1版:14.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第1版:3.

    推荐访问:文中 小品 解读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