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一个也不放弃_放弃

    时间:2019-02-02 03:22: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面对班级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心理状态不一的教育现状,教师如果能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昭示,去除光环效应的影响,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深入学生,注意学生情绪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就一定会成为他们爱戴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 多元智能 光环效应 学生情绪
      
      2011年的6月7日是明星邓超和孙俪牵手走上红地毯的日子,就在那天晚上我在网上看了由李静和戴军主持的一期《超级访问》,嘉宾正是邓超和孙俪。作为他们的忠实观众,我观看了那期的整个视频,其中邓超的成长转折深深地触动了我。少年的邓超原本在江西某艺校学习,留着长发,带着耳环,整天吊儿郎当,一副社会小混混的模样,经常干一些打架之类等不务正业的事情,差点因此而被学校开除,是他的一位老师挽救了他。这位老师名叫邓学军,他恳求学校留下了邓超,并找他谈话,从理想、邓超的特长表演入手,使得邓超逐渐改掉了一些恶习,改变了发型,改变了穿着,改变了心态,积极投入学习,报考中戏,后来成功走向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邓超感谢这位恩师,我也敬重这位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像他这样,不轻易放弃一个学生。
      一、多元智能的启示
      近日重温了一些心理学的书,再次研读了中国科学院张梅玲研究员的一篇报告――《弱智测试引发的思考》。文章指出,人的智商确实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有的人智商很高,有的人智商一般,智力测试要考虑人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以统一量表测不同背景的孩子显然是不合适的。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每位教师都应该了解的。他提出了多元智慧,认为人的智慧可以分为八种:音乐智慧、身体运动智慧、数学逻辑智慧、言语智慧、反省智慧、人际交往智慧、空间智慧和自然智慧。他认为,通常人们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强调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我命运的重要性。如邓超的这位老师,把其他人都认为朽木不可雕也的无望学生找来谈话,帮他分析自身的特点,找到自己的长项,鼓励他努力发展,从而获得这方面的成功。几年来,我从不在教学中仅用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我常对他们说:“不管你以前的基础是什么样子,只要你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老师就很高兴。”在实践中,几年来我也一直在践行这一多元理论,用全新的眼光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因此,每接一届学生,我都会向他们灌输这一观点: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情,努力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在几届学生中,我们都开展过“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弱项”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通过查找分析,他们在身边找到了一些人具有较高的音乐天分,一些人的身体运动智力较高,一些人的数理逻辑推理能力较强,一些人语言能力较强,一些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二、克服光环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有关专家曾经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心理学实验。1950年凯利进行的印象形成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即分别向两组不同的学生介绍同一位教师,甲组的学生被告知这位老师是“热情的”,乙组的学生被告知这位老师是“冷漠的”。在学生看完两份材料后,新教师来到课堂授课,并领导两组学生分别进行20分钟的讨论。下课后,让每位学生填写一份问卷,说明自己对新教师的印象,发现结果存在显著不同。甲组的印象是:有同情心,会体贴人,有社交能力,富有幽默感,性格善良等。乙组的印象刚好相反,认为该教师严厉、专横。这就是说,两组学生对该教师的印象都有自己的推断成分夹在其中,由“热情”的特点推出一系列的优点,由”冷漠“的特点推出一系列与”冷漠”有关的缺点。实验的另一个现象是,认为老师热情的那组积极发言的达56%,另一组发言的只有32%。这表明,学生对新教师不仅有一定的看法和印象,而且在行为上有一定的倾向。对老师的印象好,发言就多,印象不好,发言就不积极。凯利的这个实验证明,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推断的作用。光环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扩张的结果。由于光环效应,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退到光圈的背后被视而不见了。
      另外一个类似的心理学实验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意从某校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发展的确优于一般学生,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就是著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它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从以上两个实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学生对于老师,还是老师对于学生,彼此都需要克服这种光环效应,防止盲人摸象的现象发生。只有教师建立全面的学生观,才能够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三、注意学生情绪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如果把青少年的情绪都视作急风暴雨、骤然突变的模式,那么我们常常会忽略青少年情绪特点的另一个侧面:心境化和文饰现象。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情绪状态,这与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现象正好相反。青少年,尤其是进入青年早期的高中生、职校生,会出现情绪反应时间明显延长的情况。这种延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延缓作出情绪反应,二是延长情绪反应过程,从而出现情绪反应心境化的趋势。例如:有的学生在班上受到老师的批评,心里很不愉快,但当场并没有发作,老师也不在意,谁知事后往往有些学生会为此闷闷不乐好几天甚至几个星期。这种情况在儿童时期是没有的。儿童的情绪反应快,转变也快,但到了青少年时期,这却成为常有的事。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种情况,便是情绪文饰现象,即个体内部的情绪体验被外部的情绪表现所掩饰,出现表里不一的情绪现象。儿童的情绪表现是明显而真实的,高兴就是高兴的样子,不高兴就是不高兴的神态,外部的情绪表现与内部的情绪体验是一致的。但青少年则会出现内心很难过却脸带微笑,明明很得意却装作若无其事,心里爱慕班上的某位异性却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十分冷漠的情绪文饰现象,从而使青少年的情绪生活变得复杂化,令人难以捉摸。
      表面看,这种情绪特点与兴奋性高、易波动起伏的特点都存在于青少年中,似乎这两者是矛盾而不可思议的,其实这恰恰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过程中,情绪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表现。情绪心境化和文饰现象是青少年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随着这两种意识的发展,他们既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表达的适当性,以保持自己在他人心目中良好的形象,又逐渐具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使强烈的情绪反应得到一定的调节。因此,老师要了解这一点,透过层层表象,真正了解个体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发挥教育的作用。
      学习和运用多元理论,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做到不骄不躁、不气不馁,教师更要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深入学生,做他们的指引者兼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抓住教育契机,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高玉祥.人际交往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张梅玲.《“弱智”测试引发的思考》心理报告.

    推荐访问:也不 放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