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跨文化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_跨文化语用学

    时间:2019-01-28 03:27: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通过中国人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在称赞行为中的不同表现,分析了这种跨文化交际下的特定的语言行为,阐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称赞语言行为使用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最后揭示了跨文化语用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学 称赞 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当今多元化世界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为了使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成功地进行交流,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适当和成功地运用语言来进行我们的日常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学习跨文化语用学的知识。
      
      一、什么是跨文化语用学
      
      在我们试图了解跨文化语用学的定义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语用学。语用学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定义,反应了研究人员们的理论重点。Crystal [1]从语言使用者的角度认为语用学是对于语言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人们说话时对于他们所选取的语言的研究。在进行社会交流时所遇到的言语因素以及语言使用时对于对方所产生的影响。
      Paltridge [2]认为语用学是对于一个人在一定语境下说或者写时意思的研究。这种语境除了包括不同语言使用者的背景知识语境,也包括社会,情景和上下文语境。但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彼此交流,在一种文化里可能是合适的交流方式放到不同的文化背景里可能就变得不合适了。这种跨文化语言使用的研究就是跨文化语用学。
      何自然[3]认为跨文化语用学是研究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的语用问题。跨文化言语交际指交际一方或双方使用非母语进行的言语交际。由于在这样的交际中所使用的第二语言总或多或少地伴随着母语的文化特征,所以称之为跨文化言语交际。它包括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社交-文化的语用研究、对比语用研究和语际语言的语用交际。本论文中是通过对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的分析来展现跨文化语用学在交际中常常存在的问题,言语行为包括、询问、命令、称赞、道歉、感谢等。
      
      二、分析和讨论言语行为――称赞
      
      我们主要从称赞的模式、称赞常选的话题、以及对于称赞的反应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称赞这一言语行为。本文企图从分析称赞这一语言行为,展示中西方在表达称赞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各自所含的社会价值观。最后分析跨文化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称赞模式
      美式英语中的称赞本质上是格式化的。对于表达称赞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三个,其中第一个模式占这三个模式的50%[4]。
      NP is/looks(really)ADJ
      Your dress is beautiful.
      Your hair looks nice.
      I(really)like/love NP
      I really like/love your car.
      PRO is(really)(a)ADJ NP
      That"s really a nice dress.
      关于称赞所使用的语义词汇方面,最常用的称赞词汇类型是形容词和动词。其中60%以上的形容词通常是“nice”“good”“beautiful”“pretty”and“great”,而动词最常用的词多是“like”and“love”。
      中国人通常用形容词,静态动词,和副词来表达他们对别人的称赞。如:
      你的衣服真漂亮。(Your dress is really beautiful.)
      饭做的不错嘛!(You cook very well)
      从上面所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称赞人或物时通常都会使用形容词。
      除了使用形容词,美国人在表达称赞时也通常喜欢使用动词(like/love)来表达,中国人经常使用副词(好,不错)而不是动词来传达他们的赞美之意。因为英语里相当的词“喜欢”在汉语里有很多的含义。所以模式“我喜欢”通常被看作是一种间接的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迷惑常常会导致语用语言学交际的失败。例如下面的一则对话由于二国文化的不同引起了语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交际的失败。
      (A是一位美国人,B是一位中国人)
      A:Your dress is very pretty.
      B:Thanks.
      A:Really,I like your dress very much.The pattern and the color are both very pretty.
      B:I"ll get one for you when I return home.
      A感到非常的震惊然后马上转变了话题。
      在二人的交际中,A的第一句话很成功地表达了对于B的衣服的赞扬,但是当A又不断重复她对B衣服的喜欢时(这对于作为美国人的A来说是很正常的,这种重复表明了A非常喜欢这件衣服),却引来了B提出要送给A一件的回答。对于A来说,她只是把英语中“like”这个词对等地传达给B,来表达她对这件衣服的赞扬。在这个过程中她犯了社会语言交际学的一个错误,因为她不明白这种重复在中国文化里有要求,请求的言外行为意义。那么从B的角度来分析,她不了解A只是简单地把英语中的“like”直接对等地转换成汉语来表达称赞,从而在对话中导致了语用语言学的交际失败。
      2.称赞常选的话题
      美国人称赞最常用于的话题是个人的长相和所取得的成就[5]。下面这些称赞在美国和中国都很常见:
      Today you are so pretty.
      You do this kind of writing so well.It has just the right one.
      今天真漂亮啊!
      你真能干!
      对于西方和中国人来讲,人的容貌和成就通常被拿来称赞。在中国,特别是女人的容貌和男人的成就常是人们值得高度评价的,这充分体现在汉语的谚语中: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西方国家里,对于女士容貌的称赞也是极其重要的。
      尽管中西方都对女性容貌进行赞扬,在赞扬女士容貌上还存在些区别。在中国,很少有男士对女士的容貌进行赞扬,一般是女士之间来进行赞扬。男士对女士的赞扬则被看作是违背了社会准则,被人认为男士有什么不良的动机,甚至还要冒上被起诉的风险。这可能源于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谚语:男女授受不亲;而在西方国家,男士赞扬女士的容貌是一种礼貌的行为,而且也被女士所喜爱。
      这种文化差异由于社会语言交际的失败将会导致交流的中断。很多中国女士经常抱怨说:当每次西方男士当面称赞她们很漂亮时让她们感到很尴尬;而相反很多西方的女士则常抱怨说中国的男士很不绅士、不礼貌,因为经常感受不到中国男士对她们的赞扬。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不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从而不能根据彼此的习俗来行使称赞这一言语行为。
      3.对称赞的反应
      很多研究学者对于称赞的反应策略进行研究并对此进行不同分类。Chen[6]从礼貌的角度对比性地分析了对称赞的反应策略。他的研究很详细地描述了美式和中式对于称赞的反应策略。他把美国人十种具体的称赞反应策略分成了四大类:接受、回报、偏斜和拒绝;又把中国人五大反应策略分为三种:拒绝、感谢和诋毁、以及接受三种。
      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和中国人面临赞扬都采用拒绝的策略来避免自我赞扬,中国人随着文化交流和社会的变化也逐渐地采用接受赞扬的策略,但是在反应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美国人对于赞扬倾向于接受而不是拒绝;然而大多数中国人在面临赞扬时多采取拒绝。不管中国人在听到赞扬时多么得高兴,他们一般都会控制自己的得意心情。
      这种表达差异体现在他们对于自己文化价值的社会语言学角度不同。在西方文化里,同意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很盛行,所以人们倾向于接受别人的赞扬。即使人们想避免自我表扬,通常也会间接地表示接受。如对于赞扬一个人的容貌的回答:
      “Thank you,do I really look that great?”
      “Oh,you are just saying that.”
      但他们一般不会像中国人那样说一些明显于事实相反的话。如:
      “No,I am older and uglier.”(Chinese compliment)
      上述第二种反应通常是中国人所采用的策略,因为在中国人的文化里,谦虚是最重要的,否则你就会被认为太骄傲。这种在表面对于美国人看似不合适的回答在汉语里有其言外之意,并且能增进和加强被赞扬人的自我形象。对于中国人来讲,这种拒绝并不代表真正的拒绝。然而对于不了解这种拒绝言外之意的西方人来说将造成误解,并认为中国人太虚伪。实际上是由于社会语言学的失败导致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误解。各方在对方的语言文化环境按照自己语言文化标准来进行交流。
      
      三、跨文化语用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交际者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跨文化语用学知识的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经常会遇到来自另一文化交流者的误解和被误解。外语学习者通常在实现成功的交流中面临着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传授学生跨文化语用学的知识来提高他们的语用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明白言语行为实现策略的跨文化准则,教会学生分析技巧,实现他们自己对于跨文化语言适当使用的能力。
      首先,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详细讲解有关跨文化言语交际方面的知识,并通过我们日常的语用交际话语来进行理论的结合。使学生进一步分清跨文化语用学的几个跨面研究。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社交―文化的语用研究,对比语用研究和语际语言的语用研究。在学生理解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例子更深层次地掌握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
      其次,老师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身处目的语的语言环境中。由于有限的目的语环境,老师可以收集有关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资料。例如称赞这一言语行为,为了使学生清晰地理解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实施称赞着一行为,老师可以收集相关材料向学生展示这一言语行为分别在母语和目的语语境下是如何进行的。老师需要在传授使用不用的语言形式时要强调情景变量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参与者的信息(如言语行为发生时情景语境以及参与者彼此的身份、地位)。这些用语提高语用意识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母语和目的语的跨文化语用特征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Crystal,D.(1997).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2nd e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Paltridge,B.(2006).Discourse analysis:London:Continuum.(p53).
      [3]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 Wolfson,N.,& Manes,J.(1981).The compliment formula.In F.Coulmas(Ed.),Conversational routine (pp.115-132):The Hague:Mouton.
      [5] Wolfson,N.(1983).An empirically based analysis of complimenting in American English.In N.W.E.J.(Eds.) (Ed.),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pp.82-95):Rowley,MA:Newbury House.
      [6] Chen,R.(1993).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 Journal of Pragmatics,20,49-75.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学院外语系

    推荐访问:英语教学 跨文化 影响 语用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