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拒绝贪污腐化,学习传统文化,树立良好人生观】

    时间:2019-01-24 03:24: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由于我们国家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或漏洞,所以往往不能很好地依法治理各种社会矛盾,人治大于法治,尽管我们出台了很多规章、制度、条例、要求等,结果往往流于形式,成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留在了口头上”。
      关键词:贪污腐化;树立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169-01
      下面我用数据来说明我国近年来的贪污腐化案件趋势:2010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情况:立案139621件,结案139482件,处分146517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19527人,给予政纪处分38670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08年立案贪污贿赂案件32439件41531人,案件比09年减少增加3.3%,人数增加0.9%,查办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70人,其中,厅局级204人、省部级8人。三年来贪腐人数和涉案金额甚至有抬头趋势。如何在现行法律体系和制度下,加大反腐倡廉的教育,加强对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法制观念的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有上千年人治传统,先哲们在五千多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许多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特别是儒家文化,在指导执政集团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方面,儒家思想对维护其执政地位极其重要。儒学指出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要严于律己,并提出:欲平天下,需擅治国,欲治国,须会齐家,所谓齐家,善于团结他人,能够带领大家为既定的目标去奋斗,要做到这点,就要懂得自我修身,这是起点。怎样修身?大学篇中对如何修身有很好的定位和格式,“正心、诚意、自知、格物”八个字。
      一、何为正心。所谓正心,就是心术要端正,为人要正派,品行要好,做人要有道德,做事要有操守,有韧劲,百折不挠。曾国藩是晚清中兴之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精神领袖,孙中山、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都有赞溢,毛“愚于近者,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完满乎?” 并认为曾是“办事兼传教之人”由此感慨“帝王,一代之,圣贤,百代之。” 他为什么获得这么高的赞誉,因为他是恪守“修齐治平”的人生发展轨迹以少击众,十一年如一日,剿灭了太平军,使清王朝苟延残喘多生存了50多年。他有什么魅力?文弱书生,带兵打仗屡屡失败,梁启超评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最后怎么所“成就震古烁今莫与竞者”,我认为其成功的根本就是正心。
      二、欲正心诚意为先。大学篇“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是说心术正必须先讲诚意,所谓诚就是待人真诚,对事业忠诚。曾国藩对于“诚”的体会和认知是极为令人称道的。他成就大业用的是“正心”,而功夫就在“诚意”上。曾的“诚意”,是对信仰和事业的忠诚和不动摇,具体表现在对封建清王朝的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上。1854年10月,曾率领湘军第一次夺下武汉时,捷报奏疏传到北京,咸丰皇帝非常高兴,即令曾为湖北巡抚,但曾还没来得及高兴,咸丰皇帝另一个圣旨到了,让他仍以侍郎衔襄办军务。什么原因呢?就是有军机大臣说,曾国藩一在籍侍郎,蛰居乡里,振臂一呼,决从者万人,恐非国家福也。咸丰皇帝听后,脸色大变,久久不语。随后,收回成命。以后4年多间,曾始终处在尴尬处境,遭尽折磨和屈辱。1858年7月咸丰皇帝重新起用曾带兵,但仍不受实权,直到1860年3月,咸丰皇帝于四月份授曾国藩两江总督职,节制四省军务。随着战况不断的好转,湘军威名鹊起,这更引起朝廷的不安,不断制造曾的湘军与友军和同僚的矛盾和摩擦,到1864年7月,湘军攻克南京,湘军及曾的威名达到顶点,而朝廷及慈禧太后对曾及湘军不安及恐惧也达到了顶点,频频下诏谴责其过失。这时,为了释疑,表明自己忠诚与清白,曾毅然攻克南京二个多月后主动遣散湘军。引起了湘军将领不满,一日晚,将领们麇集曾之大帅府,群情义愤,曾默坐一言不发,最后,在案台上写下“依天照梅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明”后离去,化解了一场危机。显示出一种忠心血诚和过人的智慧。
      三、欲诚意先致其知。如何做到诚意,克服“嫉妒”心理的人性弱点呢?按曾的说法是“刮平自己”。这就要有“致知”,所谓致知,就是贵有自知之明。人不可能完美的,所以必须多方位多视角地看待自己。我们对他人不能不服气或看不起,要用“平等”的眼光看他人,你就能看别人的长处,找到自身的不足。有了这种心态,自然就会变得谦虚好学。论语“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也可。”有“致知”的意识,就能用心地学习和改造,能够明辨是非,做到“止乎理,”把握分寸。所以我们处理公干时,在公的问题发生私的诱惑时,一定要头脑清醒,把握好分寸,不给自己开口子,“刮平自己”,你的自律大坝不回溃堤,没有后悔莫及。
      四、致其知在格物。如何做到“致知”?就在于“格物”,何谓“格物”?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穷追一切真理和知识,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学习涵盖两个方面,一部是书本上和课堂上的,学习的是前人和他人的经验和总结,另一部是自己在现实社会上历练和经历。两者都非常地重要,不可偏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秉持的人生理想,在这样人生纵式发展结构中,修身,也就是自我思想改造是第一位的,不可动摇的。换句话来说,是从自己做起,才能够磨练意志,锻炼思维,增长才干,才能够达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最高理想或是一种境界。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注重自身细节的改造,才能够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是一个人的成长基础。通过人生观的改造来不断完善自己,这个过程横亘于每一个人生阶段,用现在实时髦话来说,就是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在这个不断充电的过程中,需要慎思,明辨和笃行,需要不断学习和反省。
      
       作者单位:惠州广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推荐访问:贪污腐化 人生观 传统文化 树立良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