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浅析“孤岛”电影创作风格的演变|黑暗 丧 风格头像

    时间:2019-01-23 03:27: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抗战时期上海租界区的“孤岛”电影成为电影史上一个特殊的繁荣时期,电影创作题材由最初的古装片到后来的现实题材影片,不仅保留了那个年代特殊的印记,也为电影史留下了瑰丽的艺术财富。
      关键词:“孤岛”;现实题材;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G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293-01
      
      一、“孤岛”电影的历史境遇
      对于抗战时期的影坛乃至整个中国电影史来说,上海“孤岛”的电影现象可谓是一处令人称奇的特殊风景。1937年11月中国守军撤离上海后,日本军队碍于外交原因而暂未进入上海苏州河以南的法租界和公共租界。这样,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上海的租界区便成了一座既被敌军围困又偏安一隅的“孤岛”。而其时其地的电影生产和创作现象,史称“‘孤岛’电影”。这个小小的孤岛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面制作了近200部电影,并且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无论是在电影的数量还是制作技术上,孤岛时期的电影业都达到了高峰。“孤岛”影坛惊人的产量和浓重的商业气息,是由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制片环境所决定的。回头再看当时的历史环境,电影的繁荣其实并非偶然。当时的电影已经基本解决了技术上的所有基本问题,可以拥有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而另一方面,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同步上映也为国内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样本,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孤岛上海具备了电影业繁荣所必需的多种要素。
      二、“孤岛”现实题材影片的突围
      (一)泥沙俱下的古装片热潮
      综观“孤岛”影坛,在现实题材影片创作高潮之前最为突出的创作现象便是“古装片热潮”。据初步的统计,各公司在整个“孤岛”时期共拍摄了80余部古装片,约占所有出品的三分之一。作为商业电影的重要类型,古装片继20年代下半期之后在“孤岛”的再次盛行是有它的现实原因的:制片机构和发行放映机构的营业需要;严厉的审查制度和暗杀、绑架事件时有发生,创作者们无法针砭时弊地正面表达抗日内容,他们只能在商业片的“包装”下,采用机警巧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需要的纠结和交替中,“孤岛”的古装片创作呈现出良莠不齐、甚至两极化发展的状态。所以确切的评价,为数众多的影片以庸俗取材和粗制滥造的方式体现出商业至上的倾向,而也有一部分影片如黑夜中的星火点亮了孤岛电影古装片的天空,或强或弱地传达出了时代的声音,也表现了电影在复杂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量。
      由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是“孤岛”时期成就显著、影响最大的一部古装片。它于1939年春节在新落成的沪光大戏院公映,几乎场场爆满,创下了在同一家影院连续放映85天的营业纪录。影片叙述的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古代女英雄的故事:花木兰自幼习武,在外敌入侵之际,她毅然替年迈的父亲应征从军,并屡建战功。毫无疑问,这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本身即有相当的“卖点”。但是,创作者无意“依样画葫芦地搬上银幕了事”,而是在进行了较多的创造性加工。
      (二)古装片的庸俗化及现实题材影片的突围
      1939年到1941年底的古装片大潮中,以新华影业公司(近四十部古装片)、艺华影业公司(近十五部古装片)、国华影片公司(十三部古装片)为代表,可见“孤岛”影坛在近三年的时间里被古装片充斥。然而,泥沙俱下的后果是不可避免的古装片庸俗化。除新华影业公司的爱国古装片较多且质量较好外,“艺华”、“国华”等其他公司的古装片更趋向于商业利益,成品较低,且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取材、摄制、表演均开始走向庸俗化。如艺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古装影片中,除《楚霸王》、《刺秦王》和《梁红玉》三部带有爱国抗战意义外,其余十几部如《新盘丝洞》、《王宝钏》、《碧云宫》、《阎惜姣》等,其余多为避世求安、风花雪月之风;国华影片公司在“孤岛”时期拍摄的十三部古装片中,除一部《乱世英雄》略具爱国色彩外,其余均庸俗商业化。此时,各大电影制作公司为争夺此类题材而明争暗夺,直至导致了1940年“孤岛”影坛的一宗宗的“双胞案”。古装片的庸俗泛滥,直接暴露出“孤岛”时期的相当一部分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一味的淡化民族危机,追求商业利益,大量创作题材的低格调雷同使得“孤岛”时期的古装片艺术性急剧下降。
      当“孤岛”影坛的古装片已经达到白热化的时候,当时的“孤岛”影评界已经开始对此现象做出批判,并大力呼吁创作现实题材电影。《大晚报》指出:“现实题材电影虽为环境所不许可,但决不能因害怕而畏缩,电影制作者应严肃地去集体讨论现实电影摄制的新方法。譬如题材方面,我们尽可除了正面描写抗战外,采取社会上发生的大众问题如二房东、奸商垄断等;在形式方面,则技巧地表现现实题材,不一定用露骨的平铺直叙的正面描写”。
      1941年,现实题材的“时装电影”开始掀起另一波潮流。仅在1941年,“孤岛”影坛上映的八十多部影片中,现实题材影片就占了六十多部。“孤岛”时期的言情片、喜剧片、歌舞片、侦探片、鬼怪片和恐怖片作品,大多是在时装片的名义下走上银幕的。所谓“时装片”,是当时人们对现代题材影片的一种统称。而事实上,时装片还包括一些根据中外文学名著改编和直接反映“孤岛”现实生活的影片。这一部分影片由于较少染有商业运作色彩,体现出了杰出的艺术价值、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和艺术家执着的品质,因而在“孤岛”影坛占有特殊的地位。“孤岛”上的这些现实题材电影如戴着镣铐坚毅的舞蹈着,为电影界留下了瑰丽的文化财富。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王文婷(1982.03― ),女,现就职于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访问:孤岛 浅析 演变 创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