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高校要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社会主义荣辱观

    时间:2019-01-18 03:18: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应该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当前高校在荣辱观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特性,规定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基础,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高校的干部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阵地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85-02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1.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作为人类生活世界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理所当然地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荣辱观,就要造就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新风气,好的社会风气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一旦形成,就会腐蚀社会的健康机体,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人的道德标准下降或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损人利己、欺诈巧夺、见利忘义、追求享乐、奢侈腐败等行为时有发生。因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大家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所倡导的,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摒弃的,这对于涤清社会风气、重树社会纲纪、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公民特别是高素质大学生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支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但在我们的大学生中却出现这样的现象:讲理想奉献的少了,急功近利的多了;讲艰苦奋斗的少了,追求享受的多了;讲集体主义的少了,崇尚个人主义的多了;讲社会主义的少了,强调自我价值的多了。如此等等,与祖国的期盼、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学生作为代表着知识和先进文化的特殊群体,不能也绝不应该成为社会公德的违背者甚至践踏者。因此只有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扎根在大学生的心中,反躬自省,励志奋勉,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德育为首,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在本质上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德育为首是相统一的。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伟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顺利实现。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大学生中存在着拜金主义、诚信缺失、人情淡漠、侥幸投机、好逸恶劳等不良现象,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性及其价值基础
      
      应该说“荣辱观”具有普遍性的,它不分国界、不分制度、不分意识形态,它是作为人类本质的体现。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念,在不同的国界、不同的时代是有区别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由我们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因此,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问题上,必须毫不犹豫地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克服三种不良倾向:其一,排斥社会主义的倾向。目前普遍存在着一种意识形态的虚无主义的问题,谁要提意识形态,似乎是可耻的,刻意与社会主义保持距离。其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上,强调初级阶段,忽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质与初级阶段量的结合,但在现实生活中,谈初级阶段的多了,谈社会主义的少了。其实在进行以荣辱观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强调社会主义的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方向。其三,把社会主义仅仅当成手段。社会主义应该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现在有一种实用主义对待社会主义的倾向,实用主义对待社会主义表现之一就是仅仅把社会主义当成手段。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基础可以从五个方面概括:其一,在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上要以一元为本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然要提倡文化的多元,强调包容,但是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强调主旋律,必须有明确的导引,这种主旋律导引性的东西应是一元的,否则就会出现混乱,使人们在荣辱观上出现茫然和无所适从。其二,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必须强调以社会为本位。其三,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必须以权利为本位,必须明确权力是源于权利,权力要服务于权利,这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非常重要。其四,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必须以义务为本位,每个个体,不论是普通公民还是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与职责,那就是光荣的。其五,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应以公平为本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政策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在短时期内有其合理性,但不宜长时期地推行,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里,就立法精神而言,却是强调公平、公正。我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应该适时退出政策领域,取而代之的是“公平与效率并重”或者说“公平与效率的优化组合”。
      
      三、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措施
      
      1.高校是文明的高地、道德的圣殿,是正确荣辱观的维护者和光大者,应成为宣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阵地。首先,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周济部长在出席教育部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联合举办“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座谈会时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教育系统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同时在其他学科中,特别是专业课、基础公共课中也要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其次,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荣辱观的教育。要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避免空洞的说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贴近现实,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不搞“一阵风”,提倡换位思考,要从大学生们关心、关注的问题人手,结合实际讲清楚立德立人的重要性,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克服教育内容的简单化,教育方式死板化的倾向。
      2.高校的干部教师是文明的代表、道德的楷模,是正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荣辱观的创造者和示范者,应该成为践45%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归根结底是人影响人的过程,中国教育学会与家庭教育学会秘书长赵刚研究员说,在全社会应当由干部带头影响群众,在学校应当由老师做表率,影响和带动学生,在家庭中应当由父母严于律己影响孩子,其中,干部、教师等更应当要求自己具有高于一般人的道德水平;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正人先正己;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些话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在要求别人做某件事情时,自己要先模范地做到,要求别人不做某件事情时,自己首先不做。因此,我们的干部教师在教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应该自觉地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座右铭,先从自己做起,争做践行“八荣八耻”的典范。
      3.高校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传播者、守护者和发起者。大学是现代知识、思想的集中地,是现代文明的“动力站”,大学生对荣辱观的接受程度、自觉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青年学生要勇于向社会展示在他们身上始终蕴藏着爱国、为民、诚信、进取、团结、守法、勤劳、自强等优秀品质,并不断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最根本的是知行统一,为此应该突出三个重点:第一,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时代性。把“八荣八耻”的要求与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结合起来,并融入到高校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里面。第二,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出现的不良思想和不好的现象,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青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丑恶,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第三,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对学生党员和班集体等活动的开展和引导,深入把“八荣八耻”教育落到实处,落实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们不仅要积极倡导和身体力行,而且还要主动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守护者和发起者。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主动同各种错误和丑恶现象作斗争。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在实践中丰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使之始终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和全民族的精神支柱。
      4.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是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为国之本,在于明赏罚,辨邪正”,这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所言。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干部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传播与守护,又要有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更要有长效的法规制度。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法规制度不完善、各种价值观并存的阶段,真正实现并完全做到践行“八荣”、鄙视“八耻”仅仅靠宣传和教育是解决不好的,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认真实施相关的法规制度。近年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和普通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2001年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5年初又出台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法规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就整体操作而言,更多的措施是宣传教育、靠自觉,有关干部群众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方面的法规制度还不健全,一些人觉得能钻法律、纪律、规章的空子就表示自己有能耐,瞧不起遵纪守法的人,这种美丑不分,是非颠倒的荣辱观对社会祸害不浅。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将践行“八荣八耻”情况作为党员干部、教职员工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把培养大学生行荣拒辱的意识和行为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大学生的评优评先相结合;要特别注意奖罚分明制度的建立,对于好人好事要有激励机制,对于坏人坏事则应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要不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人们积极向上;要把“八荣八耻”的要求有机地融入到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完善和执行过程中,为长期树立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胡继民(1966-),男,江苏邳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法学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张家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荣辱观 高校 主阵地 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